分析对癫痫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对其不良情绪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2021-09-17郑敬
郑敬
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法在癫痫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2月份至2021年2月份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84例癫痫患者,随机分组法,每组42例。常规护理法用于对照组,预见性护理法用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方法应用于癫痫疾病护理中,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癫痫;预见性护理;不良情绪;不良事件
癫痫作为一种神经内科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在科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头痛,患者身体出现极大的不适感,对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引发癫痫疾病的产生与大脑神经元出现异常有直接关系,患者的大脑功能出现障碍,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肌强直、抽搐及意识障碍,在疾病治疗期间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本文将84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预见性护理法所取得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20年2月份至2021年2月份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84例癫痫患者,随机分组法,每组42例。对照组,男、女为21例和21例,22-48岁,均值(35.7±3.3)岁;观察组,男、女为20例和22例,23-49岁,均值(36.2±3.5)岁。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法,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对其进行心理干预,给予科学的用药指导及饮食指导。
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法,(1)预见性风险评估:护理人员应全面评估患者可能存在的吸入性肺炎、跌倒、舌咬伤、擦伤、脑水肿、肺感染风险事件,以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给予患者护理服务。(2)预见性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疾病发作期间的临床症状及主要表现,观察患者的瞳孔及意识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患者出现烦躁、流口水、手脚颤抖及易激惹等症状时,则说明患者存在病情发作倾向,并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向医师进行汇报,叮嘱患者应及时按医嘱服用癫痫药物,以降低癫痫疾病发生率。(3)健康宣教:对于一些精神状态好及意识清醒的患者,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为患者详细讲解癫痫疾病相关知识,并告知患者癫痫疾病在发作后对自身所造成的危害及癫痫发作期间的自我保护措施。对患者的生活习惯、运动方式及饮食方法给予指导,确保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癫痫疾病的产生。(4)安全护理:在床旁安装防护栏,避免疾病发作导致患者出现意外坠床。在床头放置压舌板,当疾病在发作之后,需要将压舌板放入到患者的口中,以避免患者咬伤自己。对患者的咳痰方法进行指导,并对呼吸道进行雾化湿润处理,确保痰液能够快速排出。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不良情绪,焦虑使用SAS量表进行评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焦虑心理情绪越严重。抑郁使用SDS量表进行评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抑郁心理情绪越严重[2]。
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吸入性肺炎、跌倒、舌咬伤、擦伤、脑水肿、肺感染)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2.0软件,不良情绪评分用( ±s)表示,用t检验;不良事件发生率用(%)表示,用X2检验,差异显著(P<0.05)。
2结果
2.1不良情绪评分对比
不良情绪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2.2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癫痫作为一种精神疾病,通常在大脑神经受损后发作,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均造成极大的影响。在发病后若不能对患者进行治疗,将会加重患者病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在癲痫疾病治疗中倡导给予患者预见性护理方法,以此来有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并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使不良心理情绪得以改善,以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3]。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将预见性护理方法应用于癫痫疾病护理中具有可行性,通过对患者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能够直观的了解到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有助于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焦虑及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增强了患者对癫痫疾病治疗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并且掌握了自我保护方法。通过给予患者科学的生活、运动及饮食指导,确保了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复,降低了疾病复发概率。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方法应用于癫痫疾病护理中,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茹.预见性护理对癫痫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西藏医药,2020,41(05):105-106.
[2]祖晓堋.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西藏医药,2020,41(02):132-133.
[3]赵拥军.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患者癫痫发作和意外伤害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0):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