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数学深度体验的教学设计
2021-09-17张丹
张丹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按照学科教学计划设计课堂教学。进一步地讲,深度体验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更有兴趣,更容易地理解知识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创新教学方式以及开展错误反思等深度体验方式,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数学学科;深度体验;教学设计
数学学科的深度体验,是指让学生发挥其行为认知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高效投入到学习状态,并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这一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此,教师设计数学深度体驗教学方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采用“过程+结果”、教学过程的反思等教学方法,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要求数学教师应立足于班级学情,清晰地定位教学目标与优化设计教学内容,挖掘该阶段数学教学的重难点问题,设计多种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与能力。
一、数学深度体验的基本内涵
数学深度体验,简单来说就是学生通过情感认知或行为等更深入的参与数学活动,由此获得数学意义以及数学情感。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深度体验,第一,从学习主体来看,数学深度体验的学生往往会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会对数学充满好奇心,带有强烈的求知欲;第二,在学习过程中,数学深度体验更加强调参与式学习,让学生将问题带入实际生活进行实操,增加体验感;第三,从学习结果出发,数学深度体验是一种反思性学习,强调引导学生自我反思的教学。
教师掌握及应用“深度体验”概念,为教师观察和分析课堂现象提供了新的方法与视角。教师评价课堂教学效果,不能完全取决于教师“教”的能力,还应综合考虑学生“学”的能力。对此,教师应将评价教学成果的重心,转化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上,灵活使用观察与分析的方法,来构建教学评价体系。可以说,学习是多维度知识的积累与应用的过程,学习也是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培养能力的过程,这些都是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深度体验探索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学习习惯。
二、高中数学深度体验的教学设计
(一)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
虽然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在不断地深入,但有些教师还是习惯性地在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应试教育技巧上花费大量时间,教师牢牢地抓住教学课堂,使得数学课堂变得越发沉重,严重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过程过于表面化,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数学概念以及数学的乐趣,久而久之不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深度体验”的引入,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法,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指数函数及性质》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画出函数图像,再归纳函数的性质,为学生提供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学生对指数函数的性质印象更为深刻,更能培养学生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教师只有不断引导学生,才能让学生融入教学课堂,从而体验学习的乐趣,由此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设计模块化教学环节
教师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指导学生利用手机APP或者是电脑来绘制思维导图或PPT,教师再对学生梳理的数学知识点进行评价。比如教师可以将“等比数列、等差数列、平面图形、立体几何图形”等数学课件或试题库上传到校园在线平台,方便学生随时下载学习和整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数学教学”的深度教学法,也可以利用简短的视频介绍图形画法,将教学知识点长传到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在手机或电脑终端可以设计思维导图的分支,操作过程中进行“删除、添加”等梳理知识点。又或者是以其他方式整理知识点、习题集等,方便学生系统地总结数学知识点。
(三)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思维
“数学抽象”是提取凝练数学对象的一种重要方法,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分析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借助于数学符号,联系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发现背后的一般结构与规律,用数学语言和符号加以表达。进一步地,剔除课堂教学情境中非数学的因素,促使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数学抽象化符号间的逻辑关系。
(四)强化反思“错误”与总结经验
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动力与核心,无论是数学学习还是其他学科的学习,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同时,教师应该允许有学习上的错误,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在错误中吸取经验。进一步地,教师再纠正错误和改正错误中总结与领悟方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抓住“悟”的要领,才能深化到体验的高度。
三、结语
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深度体验更加强调重视学生的情感、认知以及行为,突出学生的中心位置,要求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孙雅琴.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实践与认识[J].华夏教师,2018(24):40-41.
[2]蓝艺明.深度体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积极追求——“三角形的认识”教学思考与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2017(34):41-43.
[3]张延华.“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渗透与实践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4(32):233-234.
[4]毕铭超.浅谈生活化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J].才智,2015(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