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2021-09-17苏丽萍
苏丽萍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层异步教学法,可充分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避免出现数学水平的两极分化。但具体的应用方式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本文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简答阐述了分层异步的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运用
分层异步教学指的就是先对学生分层,然后针对每一层次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令其在能力范围内逐渐获得提升。这种教学方式获得了广泛重视,且已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应用。对小学生而言,分层异步教学可有效避免因能力限制而无法理解,进而逐渐落后的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此进行分析并做好实际运用。
一、做好准备工作
运用分层异步教学之前,准备工作必须做好。这要求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层次,一般可分为三层,用a、b、c代表。其中a层的学生成绩优秀、学习能力强,而且在课堂中的表现十分积极;b层的学生成绩中等、学习能力一般,能够专心的听讲;c层的学生成绩一般、学习能力较弱,表现不积极,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b层学生的数量最多,c层次之,a层的学生最少。学生分层结束后,教师可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为其布置学习任务,而且要尽量针对该层次学生的特点,比如a层的学生以提高和巩固为主,b层的学生以激发潜力为主,c层的学生要同时激发兴趣和潜力,这样所有层次学生都能在其能力范围内获得提升。另外分层结束并不意味着不发生任何变化,要结合学生能力变化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学生能力确实得到了提升,那么对其应采取其他层次的教学策略。
二、分层教学
可在正式开始教学之前准备分层教学的内容,这一点应结合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具体以能够促进学生能力提升为准,但要注意一点,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讲解极不现实,因此教师可在原有授课方式基础上进行调整。比如;教师可让所有学生在课前利用微课进行预习,然后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巩固,然后以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为基础布置练习任务。为每一层学生布置的任务都可稍高于其能力,这样即可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获得提升,但要注意,由于c层学生有可能无法独立的完成任务,因此教师要加强观察,必要时要给予帮助。在课堂上还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引导,可向不同层次学生提出问题,问题要接近其能力,以能够激发潜力和兴趣为前提。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例,可向a层学生提出平行几种图形关系的问题,向b层和c层学生提出图形特征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独立解决相关问题。为了提升学生兴趣,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与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结合,以此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的距离,帮助学生轻松理解。
三、分層的课后巩固
课后巩固是教学活动中极为关键的一环,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应布置不同的课后巩固任务。比如;为a层的学生应布置教材中的难点内容,然后结合适当的课外题目,以此令其在能够充分掌握教材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提升。为b层学生的布置的课后巩固任务应以重点内容为基础,同时结合适量的难点内容。为c层学生布置课后巩固任务应以基础内容为主,同时少量结重点。这里有一点要注意,由于c层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偏移,因此教师应告知家长对其进行监督,保证其能够及时完成课后巩固任务。回到课堂以后,教师可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任务的情况,如果学生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那么证明前期所采取的策略正确,如果因为难度过高导致不能完成可进行调整,同时如果有的学生因为个人原因没有完成课后巩固要在了解过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分层的教学评价
在传统教学评价中,教师一般会通过成绩判断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这种评价不能科学反应每一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评价可进行分层,将评价和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让所有学生都能通过评价得知自身在哪方面存在不足,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比如;教师可结合前期的分层教学,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完成其层次范围的学习任务,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等。同时评价内容也要进行调整,应重点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变化,比如在课堂中的表现是否更加积极,数学水平在一段时间是否得到了提升等,如果学生的数学能力确实得到了提升应予以鼓励,以此提升其继续努力的信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异步教学是促进所有学生共同提升的有效手段,小学数学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应用,以此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惠卓萍.浅析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好家长:创新教育,2018,32(9):102-106.
[2]何瑞云.浅析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求知导刊,2017,16(33):69.
[3]鲁朝艺.浅析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03(15):84-86.
[4]陈瑞金.浅析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J].教育,2017,21(8):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