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药物自我管理技能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21-09-17李芳
李芳
【摘要】目的:分析药物自我管理技能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5 月收治的 10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50 例)采用药物自我管理技能,对照组(50 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 BPRS 评分及 ITAQ、NOSIE 评分,并评价两组生活质量与服药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ITAQ、NOSIE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药物自我管理技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用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门诊精神分裂症;药物自我管理技能;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5249(2021)06-0225-02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3.8 %-8.4 %,美国有研究表明,其终身患病率高达13 %;我国1994年调查数据显示,城市患病率7.11 %,农村4.26 %。并且由于现今社会和家庭给人们所造成的压力,多数人变得越来越内向,对于自己的负面情绪不愿发泄出来,常憋在心里,这就导致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不仅会对自身健康造成影响,还可能会伤害他人和社会[1]。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为主要表现,且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精神疾病,主要从年轻人开始[2]。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是需要的,但是一般的药物依从性很差,因此,本研究选取100例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藥物自我管理技能对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配合本研究的100例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研究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18~46(31.26±5.22)岁。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8~46(30.98±5.3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属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且配合研究者。
排除标准:其它精神疾病、恶性肿瘤及非门诊、不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疾病进行用药护理,告知其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等,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研究组实施系统性护理:(1)对患者进行改良后的用药指导方式(2)由专管护士带门诊患者到药房取药并帮助患者分别放置在自制式药物提醒装置中。(3)由专管护士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告知药物名称、剂量、服用方法等,并告知如何使用自制式药物提醒装置,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出清晰、易懂的服药指导计划。(4)专管护士为患者取出其第一个时间点所服用的药物,并解释如何使用自制式药物提醒装置;待患者服用后,将这一时间划掉,表示已经服用。(5)下一个时间点的药叫患者自行取出并服用,然后划掉时间,表示已经服用,并进行监督和评价。(6)如果病人没有错误服药或者停止服药的情况,不进行参与指导。(7)让家属监督患者服药,专管护士进行后期服药错误率的计算。服药正确率为:所有药物种类的累积次数减服用错误和遗漏药物患者的累积次数与24 h内每个时间点需要服用药物的次数累积的比率。如患者早上6:00药物种类为5种,下午14:00药物种类为4种,晚上18:00药物种类为6种,那么患者一天共需服用药物种类为15种。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满意度。
(2)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3]。
(3)自知力与治疗态度表(ITAQ评分)[4],共11个项目。
(4)住院精神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分)[5],分值越高状态越好。
(5)生活质量:如睡眠、饮食、身体机能、心理功能等,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6]。
(6)服药依从性[7]。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纳入SPSS 20.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率(94 %)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BPRS评分,ITAQ、NOSIE评分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ITAQ、NOSI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服药依从性(98 %)高于对照组(8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精神病学中常见的精神障碍,早在19世纪就被研究过,20世纪被正式命名为精神分裂症。目前,这种疾病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它倾向于多基因遗传。从神经生物化学的角度来看有许多假说,如多巴胺过度活跃、环境和心理因素等。精神分裂症常发生在青年人中,往往在思维、情感、行为等重要方面存在障碍,如常说的受害者妄想、幻听、情感不和谐、行为障碍等,一般未表现出智力和意识障碍。精神分裂症是以精神活动,如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互不协调,精神活动脱离现实环境,也就是精神分裂症现象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病。本病为各种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占一般住院精神病人的一半以上,一般人们常说的神经病和疯子多指此病。目前,在我国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仍在采用护士配药、口服的方式,因此可以确保患者在医院的依从性。但由于这种服药方式导致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赖性增加,从而对出院后门诊随访服药依从性带来影响。
随着医疗成本持续上升,特别是在医药领域,病人将更多地参与药物管理。慢性病自我管理系统中提出了医患共享决策和联合管理的概念,且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研究证实。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通过对住院患者进行深入的药物教育,证明了药物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以提高出院后患者的藥物安全性和依从性[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服药依从性98 %,护理满意度94 %;且BPRS评分,ITAQ、NOSIE评分均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药物依从性主要是患者的行为符合临床指导的程度,主要讲述特定人群中某些治疗失败或不良事件的基本特征[9-11]。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还能帮助患者养成按时、按剂量服药的习惯;此外,它可以鼓励患者及时与家人或医生进行有效沟通,解决治疗中的问题,培养患者的自主性,保持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
综上所述,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药物自我管理技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用药依从性高,护理满意度高,护理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范亚硕,廖化波,孙明杰,等.健商理念下的健康教育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3):1659-1662.
[2] 周晨曦,李峥.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认知—心理模型构建[J].医学与哲学,2018,39(4):69-73.
[3] 陈声云,夏晓伟,赵崇邦,等.认知功能与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关系的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9,18(7):668-673.
[4] 黄智前,黄吟.药物技能综合干预对提高社区精神病人服药依从性r影响效果研究[J].心理医生,2018,24(11):337-338.
[5] 李丹.药物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用药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22):136-137.
[6] 周红丽,李岳朋,尚正君,等.药物自我管理技能对社区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6):1143-1145.
[7] 马琳吉,张燕,陈霞,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8,1(5):42-46.
[8] 郑宇婷.自我管理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9,38(8):158-160.
[9] 程新强,童桂贞,王玉玲,等.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1(1):108-110.
[10] 周秀娟.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2017(15):66-67.
[1 1 ] 林连英.药物管理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2013(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