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1-09-17钱晶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负性情绪睡眠质量

钱晶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12 月心血管外科收治的 290 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145 例)和分级护理组(145 例)。常规护理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分级护理组术后进行心理分级护理干预,两组均护理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负面情绪情况。结果:护理后,分级护理组患者轻度疼痛占比 62.76 % 高于常规护理组 49.66 %,差异显著(P<0.05),重度疼痛患者占比13.10 % 低于常规护理组 24.83 %,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分级护理组睡眠时间、催眠药物、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入睡时间、日间功能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降低,且分级护理组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睡眠质量,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心脏介入手术;负性情绪;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6-0163-02

冠心病是老年常见慢性心功能疾病,其发展至终末期常引发多种合并症,以心力衰竭最为常见。心脏介入手术能开通冠心病患者狭窄的血管或完全阻塞的血管,恢复心肌再灌注,但由于手术费用较为昂贵,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加剧患者术后疼痛,影响患者睡眠质量,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可通过在术前根据患者心理分级而对患者进行不同级别的护理,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护理服务[1],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心理分级护理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其对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290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145例)和分级护理组(145例)。常规护理组男75例,女70例;年龄49~67(58.27±3.28)岁。分级护理组男73例,女72例;年龄48~69(59.11±3.1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诊断标准》[2]中冠心病诊断标准、并经心脏介入手术治疗者;(2)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Ⅱ~Ⅳ级者;(3)年龄>60岁者;(4)无精神障碍、语言障碍、听力障碍等影响研究进程者;(5)治疗依从性好、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等。

排除标准:(1)既往心脏手术史和慢性心功能不全者;(2)合并出血性疾病、心房颤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者;(3)主动脉夹层者;(4)严重肝肾功能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者等。本研究获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遵照医嘱对患者心电图、血压等进行监测,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根据其生活习惯制定营养食谱,保证患者日常营养供应满足的同时维持正常肠胃功能,保证大便通畅;遵照医嘱按时、按计量对患者进行用药,并关注患者用药后生命体征变化。

分级护理组术后进行心理分级护理干预。术前队患者进行心理分级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不同心理分级的护理。(1)心理分级一级:术前根据患者是否有打鼾习惯和睡眠质量对患者进行分病房居住,详细记录患者睡眠质量;控制病房温度和湿度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争取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术后将手术效果及其對患者心脏的改善情况告知患者,促进患者放宽心态;减少外部环境对患者的刺激。(2)心理分级二级:术前通过采用多媒体宣传、举办患者交流会等方式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纠正患者关于疾病和手术的错误认知,通过音乐疗法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或减少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术后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通过转移话题的方式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必要时对患者使用适量的镇痛药物。(3)心理分级三级:术前叮嘱患者家属全程陪伴患者,缓解患者孤独、紧张等情绪,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促进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术后对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进行重点预防,严格按照医嘱对患者使用镇痛药物。两组均护理至患者出院。

1.3 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护理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判断,分值0~10分,低于或等于4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等于或高于6分为重度疼痛。(2)睡眠质量:护理后,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对患者睡眠时间、催眠药物、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入睡时间、日间功能进行评估,各项总分3分,分值越高患者睡眠质量越低。(3)负面情绪:护理前和护理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负面情绪进行评价,两项总分均为50分,分值越高患者负面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分析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n(%)]、(x±s)表示,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当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

护理后,分级护理组患者轻度疼痛占比(62.76 %)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49.66 %,P<0.05),重度疼痛患者占比13.10 %低于常规护理组24.83 %,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睡眠质量

护理后分级护理组睡眠时间、催眠药物、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入睡时间、日间功能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2。

2.3 负面情绪

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HAMA、HAMD评分降低,且分级护理组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3。

3 讨论

心脏介入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术式之一,其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且具有安全性好、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部分患者在围手术期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情绪,患者术后疼痛加重,同时睡眠质量降低,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3]。因此,通过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和睡眠质量进而巩固手术效果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十分重要。

心理分级护理模式是一种以患者实际心理状态为依据,进而对患者进行分级别针对护理的护理模式,其通过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分级而使得护理工作更加贴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护理期间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更加规范、更有针对性[4]。本研究结果显示,分级护理组患者轻度疼痛占比高于常规护理组,重度疼痛患者占比及睡眠时间、催眠药物、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入睡时间、日间功能、HAMA、HAMD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说明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降低术后疼痛,减少负面情绪的发生。分析原因在于,心理分级护理可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住院环境,避免外界因素对患者睡眠造成影响,同时通过对患者进行湿度的交流沟通,降低患者机体对疼痛的敏感度,进一步减少术后疼痛的发生;此外,心理分级护理可根据患者心理分级对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如对心理分级一级的患者主要保持患者居住环境舒适,避免环境因素对患者心理状态造成影响;对心理分级二级的患者则主要做好疼痛和不良情绪的针对性护理,对心理分级三级的患者则主要调动患者家属、朋友的力量,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5-8]。

综上所述,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睡眠质量,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陈晨,仲崇俊.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对择期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23):3678-368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 319-201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诊断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3] 王琴丽,刘娟.基于心理分级护理模式的干预策略在择期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3):3528-3530.

[4] 马静.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对择期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7):785-788.

[5] 丁春戈,張春慧,张振香,等.居家脑卒中病人护理分级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2020,34(5):801-805.

[6] 王莉莉,王蓓,肇毅,等.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与效果[J].现代临床护理,2017,16(10):49-56.

[7] 孟祥蓓.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对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3):160-161,167.

[8] 张凤英.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对择期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作用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2):3-4.

猜你喜欢

负性情绪睡眠质量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高职新生睡眠质量调查分析
新疆地区民汉中职护生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研究
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团体辅导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