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农业博物馆在培养“一懂两爱”型大学生中的作用

2021-09-17刘崚嵘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5期
关键词:培养

刘崚嵘

摘 要:高校农业博物馆作为弘扬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枢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承担着为“三农”事业发展作贡献的重任。应充分发挥农业博物馆馆藏资源和特色,主动担当,助力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助力农业教育,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型大学生人才,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高校农业博物馆;培养;“一懂两爱”型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希望全国涉农高校能牢记办学使命,精心培育英才,为国家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农业博物馆作为弘扬文化、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场所,应以“三全育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一懂两爱”型人才,不辜负新时代赋予涉农高校的历史使命。

1 培养“一懂两爱”型大学生是高校农业博物馆的职责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关系国家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型人才队伍。解决“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是抓手,人才振兴是前提和保障。“一懂两爱”型人才的培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队伍的基本要求,更是对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要求。高校农业博物馆根植于大学,在弘扬文化、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农业博物馆作为知识、历史和文化的场所,是人才培养的聚集地,应坚守高等农林教育的初心,重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中国传统农业文化进行展示与传承,积极开展与农业传统文化相关的科学研究,助力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助力实现乡村振兴,主动发挥优势,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知农爱农型人才,这是历史的责任、时代的呼唤,也是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盼。

2 高校农业博物馆在培养“一懂两爱”大学生中的作用

农业博物馆陈列着丰富的藏品,每件农具、论文、著作、图片、视频、音像等文物都叙述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历程,讲述了一代又一代先贤为农业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这些具有农业特色的馆藏资源成为大学生收获知识、接受教育的渠道,成为高校的第二课堂,对培养知农爱农型大学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 传承农业传统文化

文化需要传承。几千年来,勤劳勇敢的先民们在广袤的大地上所创造出的农业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浓缩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社会变迁,为现代社会保留了历史记忆。习近平总书记很重视传统农业文化,曾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要发扬光大、代代相传。无论是远古的农业发展进程、农业技术,还是农民生活习惯、风土人情、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等历史资料,都有利于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大学生在博物馆接受农业传统文化思想教育时,会潜移默化地树立保护农耕文化遗产的意识,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今后参与新时代“三农”社会和新农村的建设中,会重视发掘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并利用农村的自然风貌和乡土风韵,建成的美丽乡村将有山、有水、有历史、有文化。

2.2 传授农业专业知识

走进博物馆农业展示厅,仿佛进入穿越到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前的时空,藏品琳琅满目。机汲、踏犁、秧马、木车轮、风车、耧车、石磙、粮食囤,从农具的创造和推广到农田水利的建设,再到耕作栽培技术的改进、经济作物的栽培利用、家禽家畜的饲养等,涉及学科的方方面面。学生从这里可以了解到机汲原来是唐朝时期广东先人利用架空索道和滑轮创造的,是用来机械灌水的一种装置(当时的农民能将上下传动改变成大跨度的斜面运动,体现了当时的农业技术水平)。踏犁是宋代发明的用足踏人力翻土的一种工具,能解决牛力不足的问题。秧马则是水田作业中用于拔秧、插秧和运秧多用途的工具。木轮车是古代用于交通运输的工具。通过参观,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状况、农业技术发展水平以及相应的农业技术原理,让学生学到历史知识、农业知识和农业科学技术。

2.3 传播爱农业、爱劳动的思想

劳动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内容,但是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高校的课室、食堂、运动场、图书馆等场所公共卫生的打扫,以及浇花、种树等劳动陆续转给物业公司负责,劳动与劳动教育在高校日益淡化,劳动与劳动教育离大学生也越来越远。高校不重视劳动与劳动教育,大学生不珍惜劳动成果,不会劳动、不愿劳动、不想劳动的现象比比皆是,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劳动与劳动教育的缺失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①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高校对大学生除了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还要组织他们进行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参加各种生产实践锻炼,通过动手劳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进而珍惜劳动成果、强健体魄、磨炼意志。这些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农业博物馆是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课堂,它呈现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农业、经济、文化展品,在时间与空间、文物與人物、科学与技术的交织中,让学生去感受、思考、体验那些文物、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所蕴含的农业历史与文化②,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农业发展进程,体验农耕乐趣,赞叹勤劳勇敢的先贤们创造的光辉农业文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爱农业、爱劳动的意识。

2.4 培养爱农村、爱农民的情结

文物是记忆,是情结,更是文化。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每件用于生产、劳动的工具,都留下了农村、农村文化生活的痕迹,也寄托了农业先贤的感情,是农民勤劳与智慧的象征。一面面浓墨重彩的农耕文化墙,一排排的织布机、纺线机、榨油机、风车、石碾、石磨、犁、耙等农具,把学生们带入古老的年代,接受历史和远古文化的熏陶,能让人即刻爱上乡村、记住乡愁。相比书本的学习和老师讲授的课程,博物馆内文物这种独特的教育资源更能培养学生爱农村、爱农民的情结,让大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产生对农业、农村、农民的真爱和真情。学生爱农民,就会把农民当亲人,关心农民疾苦,关心农业发展。爱农村,就会对农村充满情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发自内心地为农村着想,脚踏实地为乡村谋发展、谋振兴,推动农村、农业发展,使乡村在发展振兴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成长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且立志农村建设的青年人才。

3 发挥高校农业博物馆教育作用的几点思考

3.1 重视农业博物馆在人才培养中的教育作用

我国高校农业博物馆建设大多数起步比较晚,对博物馆的育人内涵和育人作用不够重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提升。首先,高校应重视博物馆的作用,充分发挥农业博物馆的独特功能,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任务,教育和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才,使学生步入社会后既有“顶天”的魄力,又有“立地”的情怀。其次,学校统筹指导,打好组合拳。将学校各学院、各部门联动起来,围绕一致目标,从开设课程、开展科研、实践教育等方面入手,将传统文化教育、专业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等有机结合。最后,要不断创新农业专业相关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专业课程的设置。

3.2 创新农业博物馆的服务育人机制

3.2.1 创新农业博物馆育人合力

农业博物馆是富含育人资源的地方,首先要应积极发挥优势作为,充分挖掘自身育人元素,挖掘历史资源,讲好中国农业故事。其次要主动与校内相关部门、学院密切合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创新创业和文化传承服务,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创新载体,成为文化育人的文博基地,更是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的教育平台。最后要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博物馆进行合作交流,多联系、多沟通、多学习、多借鉴,在藏品吸纳、展品陈列、整合育人资源、培育人才等方面取长补短,增强活力和吸引力,使农业博物馆育人工作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3.2.2 创新农业博物馆“第二课堂”的育人模式

深入挖掘博物馆馆藏资源,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探索育人新路,将高校专业优势、教学优势、人才优势、校园氛围、情感和使命等要素与博物馆收藏、研究、教育的三项基本功能紧密相连,互相配合,互相渗透,互为补充,将培养三农人才的要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责任融入日常教育和校园文化中,将博物馆的藏品资源直接转化为课程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人爱好自由选择第二课堂的学习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参观、学习展陈内容,并进行研究。还可以通过举办“农业历史大讲堂”、名家讲座等特色文化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精神食粮,给学生教育熏陶、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第二课堂”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自觉性,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农业历史、农业科技、考古等知识,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3.2.3 创新农业博物馆育人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落实习总书记的这项战略育人方针,高校农业博物馆应积极探索创新文化育人载体,突破现有的功能和框架,突破室内展区布局的局限拓展服务项目,将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和设备引入博物馆,提升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收集、展出、教育、研究、交流和休闲为一体的学习参观场所,展示农业发展历程及农业科技历史,弘扬农业先贤勇于开拓、自强不息、无私奉献、躬身育人的精神。同时增加农业文化体验环节,让学生参与互动活动,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收获知识。从“农业藏品陈列”为中心转向“教学科研、传承文化和社会服务”为中心,突出农业教育底色,建成思政教育特色,实现文化育人功能,鼓励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让学生领会科学理论的实践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力量榜样作用,对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农业博物馆服务“三农”的实践教育模式

4.1 探索建立农业启蒙教育的平台

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很快,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农村走向城市,学生接触农村和田间地头的时间越来越少,接触农业、农业知识、农业技能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对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农业知识都不了解。很多学生甚至是大学生都认不出麦苗和韭菜,分不清禾苗和杂草,不知道餐桌上的米饭是怎样种出来的?土豆、黄豆、辣椒、西红柿是长在地里还是树上?在这种背景下,农业博物馆有义务成为学生接触农业知识的窗口,应打破校园围墙,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结合馆藏资源,承担一些农业教育启蒙工作,受益者不仅是本校大学生,还包括中小学生、外校大学生、专家学者、校友、社会各界人士。

4.2 探索农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高校农业博物馆在农业科普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应利用本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秉持学农和知农相结合、学术和实践相结合、学校和乡村相结合的理念,制订农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探索大学服务“三农”实践教育的新模式,发挥育人载体的作用。开展农业文化展览,师生农业作品展览、毕业设计展、科技创新成果展、自制农业标本展等多种形式的展览活动②,努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广大师生传播科普农业知识,弘扬科学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凝练学校师生服务“三农”“乡村振兴”的经验与成果,以劳动促德育,以体验促实践,以探究促创新,以个性发展与特长相结合,探索劳动育人的新路。

4.3 培养高素质的服务“三农”的志愿者服务团队

以博物馆为平台,以文物为载体联合学生社团开展各种文博活动。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指导志愿者服务团队参加博物馆的建设、讲解、沟通与宣传等工作。让大学生参与举办各种农博专题展、巡回展、专题讲座、论坛、峰会、学术报告等活动。学生通过参与志愿者社会服务工作,增强农业知识、专业认知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锻炼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提升整体综合素质。

4.4 着力构建服务“三农”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业博物馆可以从自身特色出发,积极发挥学校文化育人载体的作用,构建服务“三农”实践教育基地,让大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大学生的农业意识、农业知识和劳动意识,鼓励学生寒暑假开展农村社会实践,到农村或农业示范园参观学习,比如到农村去做社会调研、受教育,了解传统农业、农具和现代农业科学知识。深入田间地头,参与农业生产的播种、施肥、除草、收割等劳动,并参與农村经济和文化建设各项活动,在劳动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塑造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③

猜你喜欢

培养
中等职业教育名师培养与名师成长探析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