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隋唐时期四川道教石窟及摩崖造像特征探究

2021-09-17申蕾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5期
关键词:道教

申蕾

摘 要: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四川作为道教的发源地,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受道教发展历程的影响,四川道教摩崖造像在不同时代各有其特点。文章结合考古资料与道教古典文献,探究隋唐时期四川石窟及摩崖造像的表现特征。四川道教石刻以天尊像为主,三清与老君造像也开始逐步出现,加上隋唐时期宗教政策鲜明的时代性,出现佛道合龛与女真造像,侧面反映出道教在该时期开始向世俗化发展。

关键词:摩崖造像;道教;神祇特征

《辞海》中对“石窟”的记载,是一种就着山势开凿而成的寺庙建筑,内含造像或壁画,对摩崖造像的解释则是直接开凿于岩壁上的龛像及附属题记。①石窟寺源于印度,我国的石窟寺约3世纪初建于新疆,随后逐渐向东、向南传播,公元5至8世纪较为繁盛,而后衰落。北方地区石窟数量多、内容丰富,南方地区石窟较为分散,由于地理与社会经济等因素,四川地区多摩崖造像。②

对四川摩崖造像的研究中,诸多学者仍以佛教造像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对道教造像研究甚少,最早由法国学者色伽蓝考察绵阳西山观后撰写了《中国西部考古记》,该书将隋唐道教造像误认为是“龙门唐派”的佛教作品。③在国内王家祐较早梳理出了道教在四川的发展历程,并对道教造像点位进行依次介绍。胡文和与曾德仁等也以时间、空间为顺序分别阐释了四川道教摩崖造像的内涵,仅有少数学者对石刻神祇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文则从隋唐时期道教造像的神祇特征入手,结合考古資料与道教古典文献,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天尊像众多

道教因派系不同,其神灵体系也较为复杂,南北朝时期天师道分为上清派与灵宝派,上清派以元始天尊为最高神祇,不信黄帝与老子;灵宝派则以老君为最高神祇,但在葛洪之后灵宝派也转而信奉元始天尊。隋代继之,《隋书·经籍志》曾载:元始天尊“每至天地初开,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穷桑之野,授以秘道,谓之开劫度。”④唐初门阀观念依旧盛行,李氏皇族为了提高门第,假托道教老子为先祖,神化其统治权力⑤,为了印证唐代是“奉天承运”,《旧唐书·高祖纪》载“会霖雨积旬,馈运不给,霍山神称奉太上老君命”言李渊“汝当来,必得天下”,李渊在太上老君的神助下,“引师趋霍邑,斩宋老生,遂平霍邑。”⑥故而对老君地位多加尊高,高宗时尊老君为“太上玄元皇帝”,以《老子》为上经令百僚学习。玄宗鉴于武氏依靠佛教覆唐的教训,不断神化道教,广建庙宇造像,并为老子多加尊号,民间也因此开始出现不同规模的老君造像,道教信徒利用统治者与老子同姓的借口,在民间大肆宣扬道教,打击佛教势力。刘宋前四川地区在张道陵的影响下,一度以太上老君为最高神,而隋初由于上清派的缘故又改认元始天尊,且并未因唐朝尊老子而改变,其他诸神如“天皇真人”“太上老君”等都是由元始天尊“度化”而成的仙者,地位低于元始天尊,且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师徒关系。⑦

表1为隋唐时期四川道教造像神祇内容统计表,四川民间天尊造像数量庞大,对于唐王朝的最高神太上老君却鲜少供奉,能辨识出的老君像仅有5尊,可见在巴蜀地区民间信仰与官方信仰存在差异,同时由天尊、老君合龛可见天尊居左。中国古代以左为上,故老君在四川民间的地位仍没有超过元始天尊。

2 佛道造像趋于融合

隋唐时期佛道二教此消彼长且相互融合。隋代施行佛道并重的政策,唐虽有继承,但更倚重道教,唐太宗曾于贞观十一年(637)下诏规定道士、女冠的地位在僧尼之上,②道教因统治者的支持而获得发展优势。武则天利用佛教发展武周政治,刺激了佛教兴盛,而会昌灭佛后,佛教大受打击一蹶不振,所以在整个唐代,佛道关系始终呈现着此消彼长的状态。尽管如此,二教并未彼此分离,佛道两教教义相互渗透,道教造像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中国美术史》记载:“道像原仿佛像修建,成有夹侍的三尊龛,有宝珠形或圆珠型的背光,手相全与同时代佛像相同,其所异者,道像有须髯而带冠,右手持符,左手扶轼,而座前雕出香炉、狮子、供养人,与佛像无异。”③隋代造像绵阳玉女泉大业六年龛,为一天尊二胁侍,主像坐于莲花台,其下又有藤形装饰与兽头,天尊像身后有大背光,这些均模仿了佛教造像艺术。唐代道教造像又由原先的三尊龛变化为五、七、九尊龛,尊神造型基本无法脱离同时期佛教造像的影响,如安岳玄妙观11号龛中老君像,脸型扁圆,眉眼平直,手印仿佛是佛教的无畏印。

在四川比较显著的特点是佛道合龛数量的增加,安岳县有大量佛道合龛分布,安岳玄妙观63号龛即为佛道合龛,龛内二主像坐于三层莲花台,左为天尊右为释迦佛,安岳65、67、75、76号等龛与63号龛大略相同。仁寿牛角寨造像也是四川盛唐造像的精华,47号龛为佛道合一群像窟,共29尊;69号龛也为佛道合龛,正壁刻三尊主像,正中为元始天尊,有山羊式短须,其左为老君,脸型与元始天尊相似,两像均身着道袍,右为释迦牟尼佛,身着袈裟,顶有高肉髻,左右壁均刻佛、道立侍④,这些合龛是隋唐统治者佛道并重政策下的产物。

3 造像尊神的世俗化

隋唐时期是宗教世俗化的启蒙,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与民间道教的变革,道教神灵也迎来了世俗化的发现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3.1 崇尚功能性神灵

隋唐继承了道教重气的思路,将自然界能激起人依赖感的自然现象加以拟人化,使人产生依赖的同时,又将这些自然现象异化为高高在上的神明⑤,杜光庭在《道门科范大全》中取消了列于“太上老君”后的“高上玉皇”,提前了“十方已得道大圣众至真诸君丈人”,推崇世人可以通过修道成仙。⑥民间信仰中对神仙的存在更为笃定,通过俗神升仙让民众更加相信修道成仙的可能,神仙不再不食人间烟火,反而转向入世与救世,通过仙法解决人们生活中的世俗琐事,除度化成仙外,也开始出现问疾赐药、保佑安宁等功能。四川道教石窟中也供奉功能性神灵,以满足人欲为出发点,司职更加明确。如表1唐代蒲江飞仙阁44号窟、安岳玄妙观62号窟十方救苦天尊,《太乙救苦护身妙经》载:“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数……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应物随机。”称十方救苦天尊是生命的来源,其普度众生,誓愿救度一切,更多体现了神祇的人文关怀。剑阁鹤鸣山2号龛刻长生保命天尊,文献记载“长生保命天尊……命由天福消灾愆。生天生地更生仙,延福延寿更延年”可见该神灵有保佑长寿、消灾解厄的功能。当时四川民间为了祈福避祸供奉功能性神灵,在获得心灵抚慰的同时也推动了道教神祇的世俗化。

3.2 女真石刻大量出现

隋唐四川道教造像不同于其他地区,最主要区别是女性形象多作女真、胁侍像出现。如丹棱龙鹄山8号龛,龛内和龛门内侧左右各刻护法神将与女真,9、11、14号龛形制相同,1~7号龛内刻一天尊二胁侍二女真。②安岳玄妙观11号“老君龛”内也刻有老君、胁侍、女真等形象。隋代因未发现完整的女真像,难以确定其造型,而唐代女真与同时期佛龛的菩萨大概相同,较为区别的是佛教女真赤足。女真造像的大量出现,笔者认为与唐代女冠数量骤增有关,由唐代墓志铭可见妇女奉道情况,从表2汇编的墓主来源可知唐代奉道女性来自不同阶层。

“凡天下观总一千六百八十七所。一千一百三十七所道士,五百五十所女道士。”③唐代女冠广泛出现直接影响了民间道教造像的修建,女性形象被引入道教造像体系中。女道士的加入使道教不再局限于清修,女冠们借助托身道门来规避纲常伦理,达到纵情声色的目的,上至公主下至平民均披着宗教的外衣,实则是为了自身愉悦,且社会舆论对唐代女冠的“风流”行径十分宽容,女冠们在关注情感与性自由的同时,也为道教增添了世俗元素。

4 结语

综上所述,川渝道教摩崖造像的发展与同时代道教轨迹紧密相连,蜀中仍以天尊为造像的主要内容,太上老君等造像逐步出现,均与隋唐时期统治者对道教的态度有很强的关联性。由于佛道关系发展的复杂性,使川渝地区出现了大量的佛道合龛,与隋唐佛道两教此消彼长的历史相互印证,道教造像也在佛教艺术影响下具有相似的美术特征。道教在隋唐时期开始向世俗化的变革,至两宋时期真正完成世俗化,形成完整的神灵系统,而女真形象的出现也为道教世俗化增添了更多内涵。

猜你喜欢

道教
《中国道教通史》述评
略论《今言》背后的道教因素
魏晋南北朝文学中道教对其影响思考
道生万物:楚地道教文物展
传承中的宫观与音乐仪式
道家道教研究
全国首次道教刊物座谈会在延安召开
中国道教学院将于2001年改建教学楼
道教门派介绍2
道教诸神的新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