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

2021-09-17李志强

语文建设 2021年8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文言

书名:文化取向的文言文课程内容重构

作者:童志斌

出版单位: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

ISBN-9787544491143

定价:59.8元

长久以来,文言文教学都以提升文言阅读能力和学习文言知识等实用取向为主导,甚至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直接降格为文言语法知识和写作技法的解析,严重忽视了体制、章法等文言文特有的辞章元素,使得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言文附庸为应试阅读和写作的“套路”。尽管课标分别从文言、文学、文化三个向度来表述文言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但囿于考试大纲,三个向度的目标难以整合于教学实践中,甚至给文言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困扰。于是,寻求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上的突破,成为新课改以来又一热点课题。

童志斌著的《文化取向的文言文課程内容重构》一书,为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打开了全新思路。该书梳理了百年来文言文教学目标转变的历史脉络,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与建构了当代文言文课程的取向、目标、内容与方法,为文言文教学内容的开发与确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书在开篇绪论部分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下文言文教学实践中的诸多困难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 7年版)》修订带来的新困扰,得出“以‘言文统一为药方难有作为”的结论,为全书的论述阐明了研究背景。正文分为上、中、下三编,分别从历史脉络、路向调整、建构路径三个维度探讨以文化为取向、以辞章为核心重构文言文课程内容。在上编,作者以历史的视角剖析文言文学习的“退变”之路:民国时期的国文课标原本对文言文辞章颇为重视,但随着白话文地位的不断上升,文言文学习渐变为文言学习,体制、章法等文言文特有的辞章元素被弱化甚至被忽略,而古文语译则成为文言文课程的主要内容;尽管20世纪50年代古典文学短暂回归,但自1963年起,文言文课程开始以单一的阅读能力为取向,文言知识的学习成为课程主导内容;其后,文言知识中的语法知识又由手段变成课程内容本身,文言文课程内容进一步窄化。通过审视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历史演变脉络,作者阐发出文言文课程内容的路向调整和路径建构的启示。中编主要阐述了新课标、新教材对文言文课程目标的调整,从而提出在文言文课程的文化取向下,阅读与教学的着眼点应转向辞章。下编则从文言课文的课程价值、辞章知识、文言文教学的侧重点三个维度,具体说明文化取向下文言文课程内容重构的路径:依据功能差异区别对待文言课文,合理发挥不同类型文言课文的课程价值;从传统教材中吸纳古文辞章知识,借鉴“以古治古”的教学思想以构建文言文特有的辞章知识系统;文言文教学的关注点应由语法转向辞章。

《文化取向的文言文课程内容重构》一书深化了文言文教学研究,对语文学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作者所说:“文言文不是接受文化遗产的‘凭借,阅读文言课文本身就是接受文学文化遗产。”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本身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山东省滨州市第一中学 李志强)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文言
走向学科育人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对《文言是母语吗?——解读内地〈课程标准〉一思》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