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才能更好地传承
2021-09-17胡根林彭晓
胡根林 彭晓
编者按
革命传统类作品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继承革命传统、传承革命精神、形成爱国主义情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考察当前教学实际发现,革命传统作品教学面临学生情感陌生化、教学内容浅显、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本期主要探讨相应的解决策略。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胡根林、上海市进才北校彭晓从目标设定、情境创设、活动探究、精神成长四个方面入手,阐述如何找到学生与课文之间合宜的联结点,实现学生的“共情”。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欧阳芬、郭培庚提出创设历史情境、紧扣文本特性、延伸文本内容等教学路径。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王浩、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荣维东对革命传统类作品的大单元教学作了初步探索。希望这几篇文章帮助大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革命传统类作品,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摘要】革命题材类课文在培养学生继承革命传统、传承革命精神、形成爱国主义情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避免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沦为政治说教,课文教学要改变学生与课文的联结方式,目标设定上要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情境创设上能真实还原历史人物,活动实施中要能引发个体情感体验,语言品读中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努力实现同频共振、同理共情。
【关键词】革命题材,共情,传承
据统计,统编语文教材中与革命传统直接相关的课文有近百篇,大致按4:3:3的比例分布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它们整体上以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矢志不渝的百年奋斗为主线,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光荣传统,展现出革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发展性和时代性。这些课文可分为四类:革命英雄人物代表作及反映其生平事迹的传记和文学作品,反映党领导人民走过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程的作品,有关革命传统人物、事件、节日纪念日等方面的新闻、通讯、报告、演讲等,阐发革命理念和革命精神的论文与杂文。同时,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革命圣地、革命旧址和文物等摄影作品以及国画、油画和书法作品等也以插图形式纳入课本,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这些课文在培养学生继承革命传统、传承革命精神、形成爱国主义情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这些课文,一线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避免上成思想品德课;二是如何避免枯燥乏味的政治说教。解决这两个问题,关键是要改变学生与课文的联结方式,找到学生与课文之间合宜的联结点,努力实现同频共振、同理共情。
一、目标设定:要有鲜明价值导向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向来都有鲜明的价值导向。革命题材类课文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载体,自然承担着传达重要价值观的任务。备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深刻理解其价值观的内涵,而且要尽量寻找这些价值观和学生的精神生活的联结点,使之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路标和明灯。
首先,理解革命题材类课文共同的价值观。统编语文教材的编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将有关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辈们为理想而奋斗的小说、散文、诗歌等纳入教材,并积极探索革命题材类课文的编辑方式和组元方式,意图很明显,就是为了对孩子们进行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革命领袖和革命传统类文章有着非常鲜明的价值导向,不应该做多元化的注释,文章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随便做出改变。”课文有“定篇”,解读有“定解”。对教材编者而言,解读好这些课文是教材编写工作的重心;而对教师而言,让学生把这些解读理解到位是教好这类课文的着力点。
其次,挖掘不同课文独特的价值取向。革命题材类课文尽管体现了一些共同的价值观,但教师备课时不能停留于抽象解读,而要关注每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充分挖掘其独特的教学价值。如《纪念白求恩》从介绍白求恩的生平事迹入手,论述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最后号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在多种价值取向中,毫不自私自利是其核心。《邓管先》的教学价值是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感受人物的崇高品格,文中肯定了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高度赞扬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其价值取向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技创新精神,但其核心是科技创新精神。《白杨礼赞》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其核心价值取向是身处困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
最后,更重要的是建立课文与学生精神世界的价值联结。学生是一个个成长的个体,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很丰富的。教师备课时既要充分考虑青少年发展的整体特征,又要结合自己所教班级孩子的独特性,找到课文与他们精神世界的联结点,建立起语文学习与个体成长的意义联系。如《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作者怀着真挚的深情回忆了母亲的一生,歌颂了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勤劳朴实、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崇高品德。很多教师的文本解读只停留在这一层,没有看到母亲的这些品德对“我”成长的重要影响。其实,在表现母亲的崇高品德这条明线背后,还暗含另一条线——“我”的成长经历:“我”幼年受母亲熏陶而养成一些好习惯,少年受母亲激发而发债求学,青年获母亲支持而参加革命,现在母亲逝世,而“我”树立了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的伟大志向。因此作者在结尾处忍不住要说:“在这条道路上,我一天比一天认识到: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够做到的,一定能够做到的”。这种慈母眷眷之心和赤子拳拳之心,不正是一般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受得到却体会不深的地方吗?这才是本文的核心价值所在。
二、情境创设:能真实还原历史人物
传承革命精神往往要从感受和触摸具体的革命历史人物入手。因时代差异,生活变迁,教学中对革命历史人物作介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学习《纪念白求恩》一文,由于学生都是“00后”的孩子,他们对白求恩知之甚少或竟完全不知,所以教師非常有必要好好介绍白求恩这个人物。很多老师是这样介绍的:
白求恩,全名亨利·諾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生。1938年,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冬天,白求恩在抗日前线涞源摩天岭抢救伤员时,手指细菌感染医治无效,于1939年11月12日不幸逝世。
这是白求恩的一份个人简历,准确地说是份人物索引。这样介绍有错吗?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说,没有任何错误;但从感受人物的角度来说,学生无法对他“触之也温,即之可亲”,因为这是一个抽象、平面的人物。要让人物在历史中站立起来,成为一个立体、鲜活的人,就需要补充一些材料,如下所示:
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白求恩随部队辗转于荒凉的大西北,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用他的话说,过的完全是“高强度的生活”。在私人通信里,他偶尔述及1938年一年,其实不到一年的工作量:“去年我共行军3165英里,其中有400英里是徒步穿行于山西、陕西和河北三省。我共做了762个手术,检查了1200名伤员。我还重组了部队的卫生系统,写作和翻译了三本教科书,建立了一所医疗培训学校。”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如此繁重的工作、卓著的效绩,不要说一个人,就算一个小分队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这则材料把白求恩作为一个医生,一个国际主义战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工作状态和忘我精神作了直观呈现。如果再加上白求恩写给“军事指挥部聂将军(即后来的聂荣臻元帅)处”的一封信,学生对白求恩的人格和精神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亲爱的同志:
今天晚上我收到了林大夫带给我的301元钱。这笔钱中的100元好像是付给我的个人津贴,另外的102.20元似乎是用来偿还我在药品上的垫支,而剩下的98.80元似乎是用来支付我在纱布和药棉上的开销。关于这第一项100元,我在8月12日发给延安军事委员会的电报中已经表示过拒绝接受并且建议将它用做伤员们的烟草专款。其他的医生每月只有1元的津贴,而聂将军本人每月的津贴也只有“可观的”5元,在这种情况下,让我接收每月100元的津贴是不可思议的。
另外,因为我需要的所有东西都是免费提供给我的,钱对我没有任何用处。
致同志似的敬礼!
白求恩
而白求恩写给聂荣臻元帅(时任司令员)的另一封信,不仅描述了他逝世前的状况,更展现了他真实丰富的内心世界作了细致的:亲爱的聂司令员:
今天我感觉身体非常不好,也许我要和你们永别了!请你给加拿大共产党总书记蒂姆·布克写一封信,地址是加拿大多伦多城威灵顿街十号。同时,抄送国际援华委员会和加拿大民主联盟会。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十分快乐,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做贡献。
也要写信给美国共产党总书记白劳德,并寄上一把缴获的战刀。这些信可以用中文写成,寄到那边去翻译。随信把我的照片、日记、文件寄过去,由蒂姆·布克处置。所有这些东西都装在一个箱子里,用林赛先生送给我的那18美金作寄费。这个箱子必须很坚固,用皮带捆住锁好,外加三条绳子。将我永世不变的友爱送给蒂姆·布克以及所有我的加拿大和美国的同志们。
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给我的离婚妻子坎贝尔夫人拨一笔生活款子,分期给也可以。我对她应负的责任很重,决不能因为没钱而把她遗弃了。还要告诉她,我是十分内疚的,并且曾经是快乐的。
课文教学最怕的是“隔”,尤其是革命历史人物的教学。长期以来,我们总习惯于把历史上和生活里的英雄塑造成一个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总剥离他们作为“人”的七情六欲、他们人格的丰富性和具体性,但这样做的实际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表明,榜样的示范要符合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其行为对于学习者来讲要具有可行性,即学习者能够做得到,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否则对学习者毫无效果。因此,革命题材类课文教学第一步要做的是还原革命历史人物和革命历史现场,让人物从纸面上走下来,在历史情境中立起来,变成活生生的有名有姓、有颦有笑的那个“人”。
当然,还原革命历史人物要有“度”,这个“度”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以不损害历史人物的正面性和示范性为标准。人不可能没有缺点,比如白求恩,如果教师让学生纠结于他的坏脾气,他和妻子的两度离合,这就跨越了“度”,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其二,以不损害文本核心价值和教学目标实现为标准。任何课文都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如《纪念白求恩》一文,这是一篇典范的纪念文章,其叙议结合、以议为主,对比说理和高超的语言艺术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对于白求恩的介绍必须要促进学习重点的理解,否则喧宾夺主,延误课时。
三、活动探究:需引发个体情感体验
哲学家怀特海曾说:“填鸭式灌输的知识,呆滞的思想不仅没有什么意义,往往极其有害——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最美好的东西遭到了腐蚀。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这句话可谓击中当前革命题材类课文教学的要害。
从2001年算起,本次课程改革已历经20多年,但总体上看课堂变化缓慢。体现在革命题材类课文的教学上,有的教师以刻板化的流程开展教学,以“满堂灌”或“满堂问”落实目标,不给学生活动的时空,不给学生自主体验的机会;还有不少教师习惯用宏大概念表达空洞情感,人为拔高课文的思想内涵,而忽视它的艺术价值和语言特色。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对革命题材类课文越来越疏离、陌生甚至反感,这是很值得反思的。
要引发学生的自主体验,首先要给足学生活动的时空。具体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活动环节。比如《回忆我的母亲》一课,怎么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呢?教师可以把这个教学环节设计成一个多层次的活动:
主问题:《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写道:“我要感谢母亲”,“我”从母亲身上到底获得了哪些教益呢?
1.结合不同段落梳理母亲带给“我”的教益(如第6、9、10、13等段落),并在全班分享。
2.归纳母亲给“我”的教益并用短文的形式呈现。
3.阅读三个纪实作品的相关章节,印证母亲带给“我”的教益。
从展开的过程来看,这个活动有三个层次:一是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和梳理(“结合不同段落”);二是学生形成自己的整体感受(“用短文的形式呈现”);三是拓展开来,进行互文性阅读(“阅读三个纪实作品的相关章节”)。从活动涉及的语文素养来说,有听、说,有读、写,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一次历练。
要引发学生的自主体验,还要激发学生活动中的共情点。比如《邓稼先》一课,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活动:聚焦人物的成就与贡献、形象与特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品评人物,如深情朗诵课文中赞美人物的段落或句子,写一首短诗、一副对联或一则颁奖词,请你选择其中一种,用10分钟时间来完成,然后作组内交流。当学生写出这样的颁奖词,他的共情点显然已经形成:
他在苍凉大漠中用蘑菇云的升腾吼出雄狮的愤怒,他用“两弹”让中华民族昂首挺立于世界东方。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華民族不倒的脊梁。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要引发学生的自主体验,还要使学生沉浸到语言的世界中。比如《最后一次讲演》一课,较好的方式莫过于指导学生朗诵甚至演讲。如果这样设计活动,效果应该不错:
1.听录音,谈感受。
2.注意朗读要点:
(1)注意讲演的气势与感情,长短句的交错运用。
(2)读好反问句、感叹句,突出感情色彩强烈的词。
(3)阐述真理与正义的词要铿锵有力,字字清晰。
(4)注意括号里的现场情况记录,感情奔放地朗读相关语句。
(5)注意节奏和气势,叙述的语言节奏要缓慢,热烈赞颂和怒斥的语言要气势如虹。
(6)把握情感变化,始而悲愤,继而愤怒,最后充满必胜的信念。
3.先朗读,再尝试对同学演说,开展自评和互评。
4.展示与交流。
这篇课文是闻一多先生演讲的现场整理,是一篇战斗檄文,是一个唤起人民觉醒的施号令,同时也是爱国民主人士的战斗宣言。在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殉难的追悼会上,面对反动派的无理取闹,肆意捣乱,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作了这次震撼全国的即席演讲。全场演讲感情强烈,激昂之处语言不足以表达愤怒,还配上很多肢体动作,如捶击桌子。闻一多先生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在表达感情和思想。学生学习朗诵或演讲的过程中,不仅有对其语言的细细品味,更有对其情感的深刻体验,其爱、憎、怒、叹,都是那么直接而感人。虽然闻先生的演讲距今已有七八十年,但其浩然正气依然足以引发学生的强烈共鸣。
四、精神成长:终落脚于课文的多向联结
何为“共情”?共情就是同感、同理心,能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其情感和思维。对语文教学而言,共情本身不是终点,学生精神成长才是目的。
在革命题材类课文的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必须实现文本的多向联结。有的课文以描绘人物为主,人物就是重要的联结点。如《邓稼先》,这是杨振宁写的一篇人物传记型文章,以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身上那种不计名利、甘当无名英雄和艰苦奋斗、舍生忘死的崇高人格,是有志于献身科学的学生最好的榜样。有的课文以叙事见长,故事情节就是重要的联结点。如《驿路梨花》一文,叙述了“我”与同行老余在哀牢山南段深山中的一间小屋借宿一天的经历。叙述者“我”是一个带路人,读者在“我”的眼光指引下,沿着线性叙述顺序,跟着“我”经历了在小屋借宿的过程,也看到了“我”所看到的老猎人、哈尼族小姑娘等人助人为乐的行为和高贵品质。学生被带入“我”的经历中,不知不觉就体会了小谠所歌颂的雷锋精神。
毛泽东《消息二则》与上面两篇课文不同,其主要联结点是文章的写作特点。这两则消息记录了“从2点到22点,20个小时的战况”,它们都写出了我军在渡江战役中的雄姿和声威,但绝无雷同之处,一则以速,一则以广。前者极言其神速,随着快速推进,战线不断扩大,后者侧重于写渡江的广度。两则消息对比阅读,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人民解放军渡江气势的变化:人数从三十万骤至百万,渡江位置由“南渡长江”到“横渡长江”,渡江之后由“突破敌阵”到“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尤其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在精准点明时间、地点、人数及发展趋势外,还穿插了正反、动静的描绘和叙述,对比强烈,节奏鲜明,写活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大场面、大气魄。
无论课文往什么方向联结,其联结点最后还是要落脚于语言。这是区分革命题材类课文上的是语文课还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标志。如《纪念白求恩》中,落脚于语言品读上,有两个突出的地方:一是句式的灵活运用。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改换句子编排,使其看到排比的特点;改变句式的表述,以肯定句、反问句的句式来对比课文所用的双重否定,体会作者对白求恩工作高度肯定背后的浓烈情感。二是成语的恰当运用。写白求恩的精神,用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益求精”等成语;写白求恩的逝世,用了“以身殉职”这个成语;批评有自私自利思想的人,用了“拈轻怕重”“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等成语;批评不安心做好本职工作的人,用了“见异思迁”这个盛语。这些成语使语言生动、简洁,感情色彩鲜明,音节整齐均匀,学生读起来能充分感受到—代领袖如椽巨笔的语言魅力。
语言品读的方式很多,让学生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品读,更具有联结的意义。如通过朗读指导来品读《白杨礼赞》的语言: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生朗读,师点拨)
师:这段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写白杨的形态之美,第二个层次是写白杨的精神之美。前者是“实”,后者是“虚”。
师:这段的第一层次有总说与分说,请同学们读第一个层次的内容,要求在总说与分说之间进行一个节拍的停顿。
(生朗读全段,体会段中更为细腻的层次)
师:这段文字的第一层次主要在句子的限制语上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试读出它们的重音。
(生自由朗读,细细品味)
师:这段文字的第二层次主要在句子成分的增加上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试读出它们的激情。
(生个别诵读,反复尝试)
师:这段文字中有几个词写出了白杨的形象与性格,请大家试将它们朗读出来。
(生读:力争上游,倔强挺立,参天耸立,不折不挠)
师:你们看,大家在朗读之中就读好了课文,读懂了课文。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回味一下,看这样的朗读过程对自己有怎样的帮助。(生动情地朗读)
这里让学生学会朗读是个特定任务,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精细地点拨,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和鉴赏,既简化了教师的讲析,又增加了思维和情感联结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