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新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电子媒介

2021-09-17平慧峰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电子媒介作为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若干学习任务群在学习目标与内容、教学提示中,不同程度地涉及对网络媒体等电子媒介的运用。新课标视野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电子媒介作为一种“新存在”,有着多元内涵,分别是:一种新的语言动态载体,一种信息获取方式,一种新兴文化形态。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电子媒介;新存在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电子媒介多作为辅助手段存在。其中,电子课件是作为教学中的知识呈现载体的电子媒介。而图片、视频、音频、网页、微课等电子素材,是作为教学中知识传输方式的电子媒介。有许多教学设计借助影视剧探讨经典文学文本,依旧以理解文学文本为中心——这是作为加深理解、提高记忆的教学工具的电子媒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高中语文课程与当下语言发展动态、当代文化载体、当代生活形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课程内容里,若干学习任务群在学习目标与内容、教学提示中,不同程度地涉及对网络媒体等电子媒介的运用。如在“汉字汉语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中,网络语言作为语言发展的新动态被纳入汉语学习研讨;再如“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各种媒介为工具,进行专题研讨、能力提升;又如“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直接将媒介特点和规律作为学习内容之一,指向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能力的目的。

由此可见,在新课标视野下,电子媒介作为一种“新存在”,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是落实核心素养、实现“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之课程目标不可绕开的重要内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电子媒介有以下三层内涵。

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动态载体的电子媒介

以电子媒介为依托产生了许多新的语言现象,如网络流行语、百科词条、微信文章等,这些语言现象显示出新的样态和特点。对其加以分析,借以建构对这些语言生活的现实问题的初步认识,能够运用这些新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和交流,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内容之一,也是当代人把握语言环境、进行自我建构、进而展开社会生活的题中之意。

对新的语言现象的学习,首要的目标一定是深化语言文字理解、探究语言发展规律。如对网络流行语产生契机的梳理、对百科词条内容与形式的探究这类学习活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同时,多指向引导学生对语言背后的社会心理与文化内涵产生形象的认识,对语言发展规律有初步的把握。这样的学习活动立足语言文字本身,是专题化语言学习的延伸。

此处的语言现象虽来自电子媒介,但其与史传类文言文专题阅读、写人叙事类散文专题阅读的学习材料异曲同工,学生对学习材料的认识加工,都为最终的语言知识积累做准备。然而问题在于,史传类文言文、写人叙事类散文等都具有体系相对完善的文体知识,网络流行语、百科词条则不然。这样的处理存在将“新事物”放入“旧事物”的理解框架的嫌疑,新生语言现象中无法纳入当前语言知识系统的新特点,极有可能被有意“抹杀”。

将依托电子媒介产生的语言现象作为学习材料,必须关注其与电子媒介传播机制相适应的独特性。如网络流行语使用隐喻和转喻的数量之大、频率之高,不能简单地从修辞和文化心理的层面去考查,应关注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语言使用场景与传统语言场景的不同,以及新的语言使用场景对人类认知机制的影响。

面对面的口语情境、阅读纸质媒介的书面语情境,与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人机互动的语言使用场景相比,对言语的流行有明显的时空限制。试想,口耳相传和纸质媒介传播的時代,能够传播开来的“流行语”,定是经过一重又一重筛选,每次筛选也伴随着传播者的口头或书面注解。筛选之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的语言才能进入下一轮筛选;注解之后,才能使接收者理解内涵。这样,流传开来的往往是读书人所公认、共知的言语,也因此常被运用于接收者的书面表达中,以典故的形式成为一种语言积淀。所以,典故是纸质媒介占据传播主流地位的产物,它的读者也是纸质媒介的使用者,在古代就是读书人。纸质媒介生产成本较高、传播速度较慢,对读者有较高的审美要求,因此典故是千百年来语言文化的沉淀。而在语言积淀的同时,从基本含义到比喻义、引申义,语言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人类借助语言达成的世界认知也在深化。

电子媒介流行的当下,人们对网络搜索与百科类、问答类软件的使用得心应手,使得语言可以绕开注解而传播。诸如“我笑死在坡上”“酸了”“狗带”这类隐喻与转喻式语言,传播者不需要解释,接收者自然会查找。再者,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接收流行语还是传播流行语,都通过人与屏幕的互动完成。隔着屏幕,接收者不确定传播者说话时的情感态度,这时的运用,是出于语言表达的情感需求和简省,这也是多数网络流行语都带有显著的情感色彩的重要原因。网络流行语生产成本低、传播速度快,注定在一轮又一轮的生产中,一批又一批地消亡。这个过程中,大多数语言从基本含义发展到比喻义之后迎来机械复制阶段,在成为语言表达惯性以后失去衍生意义的活力,迅速消亡。

二、作为一种信息获取方式的电子媒介

长久以来,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以纸质媒介的线性阅读为主,电子媒介作为一种信息获取的方式,有其本身的艺术规则和特点。比如,电视和电影是典型的播放型传播媒介,依靠画面和声音的配合播放完成信息的呈现和接受。而互联网、智能手机等互动式媒介,不仅兼具播放与观看的功能,而且在传播过程中,以个体间的互动为基础,打破了信息由群体制作、以群体为传播对象的限制,去中心化,大大激发了个体制作和传播信息的潜能。

语文教学中,我们希望学生“以各种传媒为工具”参与当代文化的前提,应当是通过对典型的文化传媒产品进行研讨,也就是通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加深对媒介特点和传播规律的理解,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跨越和融通基础上,将提高对媒介传播信息的辨识力和判断力,熟练掌握跨媒介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电影鉴赏可以作为典型的跨媒介学习与交流活动,在设计任务、鉴赏剧本与人物的基础上,应将理解电影语言作为教学难点,强调对电影的鉴赏必须关注语言文字跨媒介运用的特点。如将电影《十八洞村》的教学目标设置为“梳理人物生活背景,理解典型环境对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的作用”,这是对电影突出小说文本特点的把握;将“解析电影中掉帧和慢镜头手法,把握镜头语言的表达意义”作为教学目标,专门设计了理解镜头活动,对“掉帧”“慢镜头”等拍摄手法所使用的背景情节、其对受众观影体验的影响、最终所达到的表达效果进行探究,是对电影文本媒介特征的关注;同时,把“解读影片中传统与现代的表现细节及其映射的文化价值观,深化对影视文学的认识”作为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鉴赏、辨别跨媒介语言的能力。

微信公众号、豆瓣小组、知乎等是建设跨媒介学习共同体的绝佳平台。借助这类平台,以班级为单位注册微信公众号、建立豆瓣小组、发起知乎提问,开展真实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不仅是个人展示,也是对电子媒介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实践。通过引领学生制作和传播、在线交流与分享,形成高品质的点对点交流示范效应,扩大参与群体,进而提高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丰富语文学习的手段。此外,不妨选取由微信公众号推文汇总而成的社科类随笔书籍作为师生共读书目,通过主题式编选将碎片化推文进行整合,深化碎片化阅读体验,积累碎片化阅读的方法与路径。例如,师生共读熊培云的《慈悲与玫瑰》一书,通过摘录任务——要求学生摘抄观点句、事实性论据、观念性论据——解析微信公众号推文内容的形式,通过读写任务——选取文中观点进行思考或反驳——培养学生提炼观点、思考辨析的习惯;阅读结束后,让学生以材料型写作的形式梳理阅读心得与收获,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写作题目如下:

材料一碎片化时代,读者没时间去看长篇大论,倒逼微信公众号创作者尽可能缩减信息量,以便让读者在5分钟内尽可能地了解一些复杂的道理或者是现象。在电子阅读器Kindle Paperwhite发布会上,畅销书《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半小时漫画世界史》的作者,“80后”陈磊说:“5分钟读完一篇介绍经济形势的文章,你得到的是一种非常虚假的满足感,真正的学习绝对不可能在5分钟或者10分钟之内完成。”

材料二海量信息对人是冲击,更是诱惑。(《人民日报》)

材料三学者费勇说:“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材料四熊培云开发“思想国”公众号,推送时事网文,发表社科随笔,文章汇集成书,即《慈悲与玫瑰》。书中文章虽短小而零碎,但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碎片化阅读、快餐文化、流量阅读……面对海量网文,我们应如何阅读?你又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结合你阅读《慈悲与玫瑰》的体会,以“我们应该这样读网文”为题,给父母或朋友写一封信,不少于800字。

不可否认,电子媒介催生了新的文化消费形式。而树立从这样的文化消费中获取精神力量的意识,是进行此类文化参与的必要条件;提高对这类文化现象的认识能力,是电子媒介带给我们的又一个教育教学话题。

三、作为一种新兴文化形态的电子媒介

当下,凭借人与屏幕互动的日常化,在社交、购物、学习、工作等领域,虚拟正在成为普遍的真实,由此产生的文化形态正在兴起。

这一方面表现在虚拟社区的巨大影响力。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的流行使得信息传播过程伴随着个体的互动和参与。一个虚拟的社区正在蔓延,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问答类软件、直播平台等媒介形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超越时空将人与人连接起来。这意味着许多亚文化群体正在虚拟的角落里悄然生长,它或可助长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却也正影响着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从生活现实来看,这些尚未成熟的亚文化现象已经是中学生成长环境的一部分;从教学眼光审视,这些亚文化群体、亚文化现象亟待理清内涵、探究本质,从而成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学习资源与材料。

另一方面,这表现在信息从“机械复制”到“可加工的复制”的转变。本雅明曾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感慨,摄影技术的流行使得艺术作品失去了诞生之时的独一无二性,造成了复制品与原作无法区分真伪的现象。相比于纸质媒介的“机械复制”特征,当下的电子媒介传播过程中呈现出“可加工的复制”的转变。拿照片来说,电子媒介流行以前,如果说照片的产生来自人类对现实进行客观记录的渴望,那么在今天的电子媒介传播中,修图软件与修图技术层出不穷,“可加工的复制”可以不露痕迹,“掩人耳目”。 照片已经变成一种为自我表达所用,可随意更改的事物。文学文本的电子化何尝不是如此呢?各类拍摄滤镜、后期剪辑技术前所未有地被广泛运用,直播互动、视频拍摄的流行,更是扩大了“可加工的复制”的传播效应。这表面上放大了人的主观意愿,实则是造成了一种以怀疑为主的信息接收态度。因此,以电子媒介为依托的虚拟社区的流行,或许是一种个性张扬、但诚信度堪忧的文化现象之表征。

当我们将这类文化现象和文化生活引入教学时,应该从文化实践和文化交往的层面去斟酌其具有怎样的文化意愿与文化要求,具有怎样的文化性格,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文化交往和积极正向的文化引导等文化实践问题。比如,对广告微视频的教学,可以关注广告是如何将消费内容与消费者身份认同联系在一起,从而发挥诱导消费功能的。通过对广告语、广告画面、广告意义展示的收集与分析,研讨消费品与性别、年龄、民族、地位等身份联系起来的建构过程,了解广告将消费品抽象为一种象征符号的方式。通过对生活中由消费建构的身份认同实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反思这样的文化现象——通过以购买商品达成身份认同——有怎样的价值,从而建立理性认识,警惕消费社会对个体认同的拆解与重构机制。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基础上就此类现象展开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参考文献:

[1] 平慧峰.电子媒介时代的认同与裂变[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2] 张怡微.试析网络流行语“酸了”[J].名作欣赏,2020(23).

[3] 徐骥.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4).

[4] 程良宏.教学的文化实践属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5] 孙会,冯豪博.論电视广告语境中的消费者身份认同[J].商业时代,2009(12).

*本文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新课标视野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电子媒介应用研究”(编号:201907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新课标语文教学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