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运动员技术改善的成绩影响①——以周鹏200m单人艇为例
2021-09-17胡生贵徐宇周鹏王兆征
胡生贵 徐宇 周鹏 王兆征
(江西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 江西南昌 330000)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助力体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训练的数字化、信息化能更好地为教练员和运动队作出客观的评价与指导。因此,不断提升运动队,特别是高水平运动队的科技能力,能更好地发现高水平运动员的问题,为提升其成绩做出合理可靠的评价依据。速度是皮划艇运动的生命,无论是短距离项目还是长距离项目,都是用时最短的运动员获取胜利。而速度的主要决定因素有外部因素与自身因素。外部的决定因素大致可以分为风速、风向、水温、密度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自身的决定因素可以考虑心理因素、体能与技战术能力。高水平运动员一般都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体能和技战术水平。高水平运动员都已形成一定的技术定型,在技术动作的改进上稍有难度。笔者发现,在大赛及训练的过程中出水技术是制约周鹏船速的关键问题,因此针对如何改善其出水技术进行了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江西省皮划艇队队员周鹏为研究对象。周鹏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周鹏基本资料一览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该文通过中国皮划艇协会官方网站、国际皮划艇联合会官方网站查找关于男子皮艇200m的成绩及技术视频等相关资料,并通过中国知网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出水技术的生物力学特征。
1.2.2 实地观察法
笔者作为江西省男子皮艇队教练指导并参与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为其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及时与运动员或对应教练沟通,为改善和提高运动员专业技术动作提供了条件。
1.2.3 数理统计法
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笔者对其桨频、船速等进行有效的记录和统计,为技术动作的改善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
2 结果分析
2.1 皮艇运动的生物力学特征
皮划艇运动为体能主导类项目,是典型的周期性运动。划桨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船艇走得更远、更快。怎样高效地将动能转化到船艇上,提升每一桨的机械效率,是研究和应用的重点。整个划桨过程可以分为力量传导阶段和复位阶段。其中力量传导阶段分为抓水即入水技术、拉桨即力量应用阶段、复位阶段即出水阶段、放松阶段和固定阶段(为下一次划桨所做的准备动作)。其中,出水阶段为该文研究的重点。出水动作是整个划桨过程中的一个动作模式,从桨叶开始离开水面直到桨叶完全离开水面位置,整个中间过程为出水阶段。该研究技术训练环节重点在于改善出水阶段,缩减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占比。
随着桨叶入水,桨叶与水的接触面积越大,产生的作用力越大。当桨叶完全垂直于水面时,产生的作用力最大。
桨叶动力阶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动力阶段和后动力阶段。后动力阶段为出水前的最后发力阶段,这一阶段与出水的技术动作紧密相连,在理论上应增加顶坡使其更加平缓,后动力阶段的下降曲线向垂直发展。
在各个阶段的时间占比当中,改变桨频的同时应该保持好划桨的节奏。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不断地调整,努力达到理论上的最优值,增加复位阶段的时间占比,更好地增加动作幅度,增加有效的划距,提高桨下力量,缩短动力阶段的时间占比,提升出水速度。
通过整个手腕的运行轨迹(划桨手、推桨手的运行轨迹),可以推演出桨的整体运行轨迹,以及在对称轴的两侧判断出桨与艇的相对的空间位置。两面的运动轨迹应该一致。
通过对之前优秀运动员的生物力学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桨的整个受力过程,动力阶段,单一划桨过程中动作的优化节奏及桨的整个运动轨迹,在理论上为改善和提升皮艇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撑。
2.2 周鹏训练技术改善及成效
周鹏在200m皮艇比赛中表现一直较为出色和稳定,是国内现阶段最优秀的运动员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周鹏体能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衰退,在2016年全国锦标赛中仅夺得亚军。赛后,教练员团队和科研人员不断观看比赛视频,并和周鹏进行交流,积极地总结和寻找原因,试图探寻提升成绩和改善问题的合理的训练方式和方法。通过对技术不断地分析,结合现阶段世界先进的皮艇训练理念,他们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训练手段和方式,并付诸于实践。经过8个多月的训练,除了维系周鹏体能状况外,基于出水技术对其桨频和节奏进行了改善。
2.2.1 起航技术的改善
起航是在比赛中由静止状态转换为运动状态的技术名称,起航阶段要打破静止状态进入运动状态就要获取动能,也就是外界的作用力,一般来讲,打破这种静止状态所需要的力要大于途中划阶段,皮艇的静止起航所需的作用力,为220~260N/400~450N(22~ 26kg/40~45kg)。
表2显示了周鹏起航技术改善前后的具体情况。起航技术分为起航加速阶段和转换加速阶段两个不同的阶段。在技术改善之前,起航加速阶段主要通过6桨加速,7~15桨进入转换加速阶段,采取较为单一的静止启航的训练形式;改善后,起航加速阶段改为4桨加速,转换加速阶段在第5~13桨完成,主要采用抗阻起航和流动起航的训练形式进行训练。完成基本相同的划行距离,相应地减少划桨次数,一定意义上提高了桨效,增加了有效划距的占比,能更好地提升动能的转换。但相应的不足是在两个阶段的衔接过程中无法短时间获取较高的船速。这一问题还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
表2 起航技术改善前后对比
2.2.2 途中技术的改善
途中划是指船艇在获得一定初速度后,保持这种动态平衡不被打破的阶段。这个阶段每一桨较起航时所用力量较小,但途中划一般持续时间较长,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好的体能来维持和控制这一状态。
表3显示了途中技术改善前后的具体变化。改善前,仅存在途中划阶段,保持基本相同的划桨节奏,在16~87桨左右完成20~180m的划行距离,主要采用150m流动划行和200m定距划行的训练形式;改善后将途中划阶段划分为途中划阶段(20~150m)和途中加速划阶段(150~180m)两个阶段,在20~150m基本依靠14~72桨完成划行,150~180m依靠69~79桨逐渐提速完成,主要采用150m抗阻划行和150米超速划行的训练方式来进行训练。途中划技术的改善,最直接的反馈就是途中划过程中总桨数的减少,有明显的中间提速过程,加快了出水节奏,增加了桨下力量。
表3 途中技术改善前后对比
2.2.3 冲刺技术的改善
冲刺阶段是比赛的结束阶段,这一阶段是在原有的速度基础之上,使艇速进一步提升,这就需要运动员给船艇施加更大的外力,让船艇获得更大的动能。由于起航和途中阶段的体能消耗,这一阶段对运动员体能及技术要求更高。
表4显示了冲刺技术的改善情况。改善前冲刺划阶段(180~200m)主要依靠84~90桨划行,主要的训练方式采用250m流动划行、200m定距划行;改善后冲刺划阶段(180~200m)主要依靠80~87桨划行。从数据上来看,最后阶段的桨数,改善前明显低于改善后,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速度的不断提高,依靠桨频的增加不断提高速度。
表4 冲刺技术的改善
2.2.4 2016、2017全国锦标赛200m单人皮艇成绩分析
全国皮划艇(静水)锦标赛(以下简称为全国锦标赛)由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办,每年举办1次,是全国皮划艇(静水)运动水平最高的赛事之一,该文选取2016、2017两届全国锦标赛周鹏200m单人皮艇的名次、成绩,以此对比技术改善前后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图1显示了2016、2017周鹏全国锦标赛具体名次,2016全国锦标赛周鹏取得了第2名的成绩,在2017全国锦标赛中取得了第1名的成绩。两次比赛之间的训练成为周鹏获取胜利的关键。
图1 2016、2017周鹏全国锦标赛名次对比
单纯靠名次去判定和说明成绩是否真正存在提高,可能杂糅了其他一些因素,因此我们将比赛成绩做出对比,并通过对成绩优化的形式尽可能消除场地、环境等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干扰。
图2显示了2016、2017周鹏全国锦标赛成绩。从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全国锦标赛成绩整体较2016年全国锦标赛差;通过对2017全国锦标赛成绩的优化得到2017优化成绩,以此和2016年全国锦标赛成绩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优化以后的第1名(周鹏)明显优于2016年全国锦标赛成绩第1名(储友勇),且较2016年全国锦标赛中自己的成绩也有明显的提升。由此可见,转变划桨节奏,减少整体划桨次数的训练理念是适用于周鹏的,有利于提升其200m单人皮艇成绩。
图2 2016、2017周鹏全国锦标赛成绩对比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训练理念的归纳与总结可以得出,完善出水技术有利于提升运动成绩。从起航加速阶段的4桨起航、5~13桨加速,到途中划阶段的14~72桨的节奏划,到69~79桨的逐渐加速,再到80~87桨的冲刺阶段的划法,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成绩提升具备一定意义。这种“控节奏、降桨数、快出水、增划距、提桨效”的划船理念在比赛成绩中得到验证。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助力体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训练的数字化、信息化能更好地为教练员和运动队做出客观的评价与指导。因此,不断提升运动队,特别是高水平运动队的科技能力,能更好地发现高水平运动员的问题。为提升其成绩做出合理可靠的评价依据。
4 研究不足
该文在研究过程中,注重训练理念上的指导,但缺乏相应的更加精确的测试数据,仅能依靠全国锦标赛的赛事数据支撑该文的观点,在以后的研究中应提高技术手段和相应的测评手段,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支撑,使训练更加数字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