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共青团培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2021-09-15赵苗苗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培训体系共青团高校

赵苗苗

摘  要:本文以A大学为个案,通过对该高校团干部培训的调研,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团干部对当前团干部培训的评价较积极,持肯定的态度;对团干部培训较为重视;对目前的培训内容设置和培训方式比较满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校今后的团干培训要加强以能力提升为主的培训内容,注重以参与式、体验式为主的培训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引入灵活机动的“线上+线下”的培训机制,并强化培训调研和需求分析。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0-0031-04

团干部是共青团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要想完成新时期创新的目标,推动青年发展,需要一支素质强大的共青团干部队伍,且习近平总书记对团干部提出了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的要求。培训是提升团干部素质的关键途径,因此,团干部培训必须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将提升团干部政治素质放在首位,结合实际培训需求,加强团干部培训体系建设,增强团干部培训的实际效果。本研究主要从高校团干培训的目的、内容、时间、方式、评价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以进一步完善高校团干部培训体系。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A大学的团学干部以及院系团委书记。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文献研究法的基础上,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1. 问卷调查法。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27份,有效问卷327份,有效回收率为93.4%。调查的样本为A大学2017级9人,2018级72人,2019级246人;男生78人,女生249人。

2. 访谈法。为更详细地了解团干培训中的具体情况,除问卷以外,本研究随机对院系的团委书记进行了访谈。

二、结果与分析

(一)培训目的

目的或動机是所有行为的内驱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行为的效果。从对培训的目的统计来看,有69.72%的学生认为参加团干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能力,12.84%的学生是为了提高理论水平,3.67%的学生是为了更新知识,2.75%的学生是为了结交一些朋友,11.01%的学生认为参加培训是因为组织安排,必须参加。可见,大部分团学干部参与培训的目的或动机比较端正,且在知识和能力的选择中,更倾向于提高能力。在期望能力的提高中,调查显示,从高到低分别为组织领导能力(71.56%),处理复杂问题能力(67.89%),沟通协调能力(62.39%),执行操作能力(56.88%),语言文字表达能力(55.96%),研究分析能力(45.87%),认识判断能力(41.28%)。

(二)培训内容

对于培训的内容,有55.96%的学生认为满意,10.09%的学生认为非常满意,满意率为66.05%;33.94%的学生认为培训内容一般。有45.87%的学生认为目前团干培训中最需要的内容是“活动策划与创新”,有36.7%的学生认为目前最需要的是“团学工作理论与实务”,有11.01%的学生认为培训内容最需要的是“个人修养与发展”。在团干培训中会借助一些教材或资料,学生对这些教材或资料大多持肯定态度,满意率为61.47%。

(三)培训时间

调查发现,团干培训的时间也是学生关注的重点之一, 40.37%的学生认为每学期应该有2次团干培训,34.86%的学生认为团干培训的频率应为每学期1次,23.85%的学生认为频率应为一学年1次。

对于每次培训的时间,有43.12%的学生认为每次培训应以半天为宜,有19.27%的学生认为每次培训应在1天以内,有33.94%的学生认为每次培训应该控制在2—3天内。

(四)培训方式

调研数据显示,对于当前的培训形式,有10.09%的学生非常满意,有50.46%的学生认为满意,有37.61%的学生认为非常一般,还有1.83%的学生认为不满意。对于培训方式的选择,从高到低的排序分别为:团队拓展训练(82.57%),参观考察(66.06%),理论专题授课(48.62%),专家演讲报告(44.95%),座谈会(32.11%)。对于教学方式的选择,有77.98%的学生选择体验式教学,有69.72%的学生选择案例式教学,仅有40.37%的学生选择讲授式教学,由此可见,学生对实践性较强的体验式教学需求更大。

(五)培训评价

总体来看,大多数学生对目前团干培训的系统性持肯定的态度,有50.46%的学生对团干培训的系统性满意,有12.84%的学生认为非常满意,33.94%的学生认为系统性比较一般,仍有2.75%的学生认为非常不满意。对于培训的效果,认为满意的学生占51.38%,认为非常满意的学生占11.93%,有34.86%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对于培训的收获,在“掌握理论知识,知识面扩大”方面非常满意(16.51%)和满意(55.05%),“工作技能提升”方面非常满意(17.43%)和满意(56.88%),“对团学工作的态度情感发生了变化”方面非常满意(22.94%)和满意(50.46%),在“结交了朋友”方面非常满意(20.18%)和满意(52.29%)。对于所在学院对团干培训的重视程度,有57.8%的学生认为学院重视团干培训,有34.86%的学生认为学院非常重视团干培训,而个人也非常重视(27.52%)和重视(55.96%)团干培训。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团干对当前团干培训的评价较积极,持肯定的态度。对于团干培训较为重视,参加培训的目的和动机端正,希望通过培训提升组织领导、处理复杂问题、沟通协调、执行操作、语言文字表达、研究分析、认识判断等工作能力和相关理论水平。大部分同学认为学院和个人都较重视团干培训,对目前的培训内容设置和培训方式比较满意,认为通过培训掌握了理论知识,知识面得以扩大,工作技能有一定的提升,对团学工作的态度情感也发生了变化,在培训的过程中还结交了朋友。

虽然学生对团干培训的整体评价尚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培训时间不灵活,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一学期应该有两次培训,但从对调查对象参加培训次数的调查显示,大多只有一次,说明培训的次数不足。此外,许多受访者认为单次培训时间过长会影响培训的效果,时间越长则越到后面的内容,培训实效性越会受影响,而且因为上课等原因,也很难有完整的几天时间参加培训,不能保证出勤率。

其次,培训的方式有待改进。目前来看,培训大多采用的是传统专题授课的形式,调查显示有80%以上的学生在培训方式上都选择了团队拓展训练,即使是传统的理论教学,也大都选择了体验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这与当前的培训方式是不匹配、不相符的。

再次,培训的内容有待调整。目前来看,培训内容的设置不系统,未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做规划,如“个人修养与发展”等周期性较长的内容与“活动策划与创新”等应用性强的内容设置就要区别对待。

最后,培训调研不足。许多受访者表示,每次培训前对团干部的实际需要调研不足,缺乏针对性,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二)建议

1. 加强以能力提升为主的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是培训体系的核心,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和能力两大部分,为坚定团干部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团干部是最急需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的教育对象,因此,团校的团干部培训工作也应参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结合团干部的特点,抓好教学改革,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团干部培训的主课。”[1]团史知识、团务知识、青年工作知识等专业知识为团干部的专业技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调研发现,学生期望培训内容的重心向提升能力方面转变,如逻辑思维能力,演讲和书面表达能力,组织沟通能力,计划能力,决策能力以及专业工作能力,如活动策划能力,活动实施能力,组织、引导、服务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能力等。就目前培训情况来看,虽然也会涉及能力培养的内容,但这些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实用能力的培养,虽将团干部培养成了开展活动的好帮手和好助手,但却忽略了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影响了团干部的成长和发展。团干培训的意义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团干工作,另一方面也在于提高团干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2. 注重以参与式、体验式为主的培训方式

参与式、体验式培训方式的呼吁是教育方式轉变大背景下的必然,但目前团干培训中主要的方式仍然是灌输式的培训方式,被培训者大都只是被动地接受,缺少思考的空间和选择的可能,忽视团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杜威认为,如果让学生处在一种完全被动的态度中,他或许“差不多把他从教师那里听来或在书本中读来的东西归还回去”[2]。培训主要影响的是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所以培训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学生,以生为本,而非以师为本。灌输式培训方式强调的是培训者做了什么,参与式、体验式培训方式的着力点是被培训者学到了什么,发生了哪些改变。培训者要把培训打造成“学生期待”发生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培训者期待”的培训活动。具体来说就是参与式、体验式培训要尽可能体现和再现培训对象的主题需求和内心期待。这样,学生才会“想参与”,并“能参与”到培训中去。当学生真正参与培训后,才能形成自己的体验,进而从自己的体验和内省出发,自主进行理论建构的内化。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被培训者只有通过参与、体验,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比较和审视,认同和接受培训的内容,才能内化为被培训者的一部分,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3]。

3. 引入灵活机动的“线上+线下”的培训机制

社会对教育产生了大量的要求,“这种要求只有充分地和适当地利用那些从现代技术中产生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工具,才能得到满足。”[4]现在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了各行各业,教育也不例外,互联网的发展也在积极推动教育新形态的产生和发展,从团干培训的调研来看,线上的培训已经逐渐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如每周的青年团课,这使得传统的面对面的交互式培训向线上云培训转变,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转移。线上培训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深入人心,为教育和培训打开了一种新模式。所以,积极发挥线上和线下培训的优势,引入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培训机制,已然是未来团干培训的趋势。

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培训形式可以节约学生时间成本的投入,但又不影响认知的增加,而且此这种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培训方式可以把教师从单调的、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更有精力保障线下的教育质量。线上培训的覆盖面和培训量是线下培训不可比拟的,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地进行分阶段系统学习,并在线上进行自测,以检验自身培训效果。此外,线上培训可以开发系列课程,利用互联网技术,借助各种视频资料,让课程更加丰富、立体,从而更受广大团干部的喜欢。

目前来看,很多培训者的思维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培训的思维框架内,必须尽快实现培训思路和传统方式的转变。培训者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能都要不断提升,以适应线上培训的需要,才能使线上培训进一步落地。一些培训者对于线上培训不支持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认为线上培训的效果无法保证和评估,在看不见摸不着的情况下,了解培训对象的真实学习状态,是一个重要的课题[5],还需后续不断完善和提升。

4. 强化培训调研和需求分析

培训和需求是紧密相连的,要想提高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离不开对学习者进行系统的调研和精准的分析。“我们应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随着他的成熟程度允许他有越来越大的自由;有他自己决定他要学习什么,他要如何学习以及在什么地方学习与受训。”[4]大多数的学生也都提到希望培训前能够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加强调研。调研应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要调研团干部个人的需求,将需求分层分类,如不同部门的需求,不同级别的需求,个人在成长和发展中的需求等,例如被培训者希望的培训时间,最感兴趣的培训内容,最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等,总之要了解不同团域、团级和团涯的团干部需求,只有对这些因素加以考虑,团干部培训的针对性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另一方面要调研组织的需求和岗位的需求,时刻关注党团的最新发展动态和需求,这也是做好培训的根本。调研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而重新调研,力求将调研常态化。高校可依据调研的结果,从而分层分级分类制定更为细致的培训内容,在此基础上,生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邓劲夫. 将党的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作为团干培训主课的思考[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6(04):18-21.

[2] 约翰·杜威.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83.

[3]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41.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 朱鹏. 浅析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培育学生干部的思路[J]. 现代职业教育,2018(23):28.

(荐稿人:张中春,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培训体系共青团高校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高校二级党校培训教育体系建设及办学质量提升探微
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训体系的构建
基于心理行为训练的警察培训体系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