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卷调查法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应用分析

2021-09-15冯桂华金剑玮

现代语文 2021年5期
关键词:学位论文

冯桂华 金剑玮

摘  要:问卷调查法是当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对重庆市高校近五年来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论文中问卷调查法的应用分析,发现存在一定问题,如问卷格式不完整、访题设计不严谨、调查过程随意化等。建议有关高校开设专门课程模块,以加强对学生调查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训练;学生个人应提升调查方法应用的科学意识,重视问卷和调查计划的实施;导师应加强对调查方法应用的审核和指导,以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整体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问卷调查法

一、引言

学位论文写作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以下简称“汉硕”)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汉硕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根据国家教育部门规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1]。从形式上看,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必须建立在调查工作的基础之上,需要通过调查方法来获取研究资料或者检验教学实验的效果。从现有的汉硕学位论文来看,调研报告和实验报告类的学位论文数量颇为可观。鲁修红、薛茹茹对我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中近五年来六所985、211高校的811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论文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其中有231篇为调研报告或教学实验报告[2]。事实上,其余三类论文也常常需要运用调查方法来收集相关数据或了解教学效果。可以说,调查方法的应用已经成为汉硕学位论文写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刘娟娟对曲阜师范大学2011至2013年汉硕学位论文进行了考察,研究显示,调查法是仅次于文献资料法的第二大研究方法[3]。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汉硕学位论文中调查方法的应用情况,本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收集了自2015年至2019年重庆市五所高校的264篇学位论文,并进行了逐篇阅读分析。在这264篇论文中,共有175篇论文采用了调查方法,所占比例为66%;而在这175篇论文中,又有147篇运用了问卷调查法,所占比例为84%。由此可见,问卷调查法是汉硕学位论文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这147篇论文的分析,我们发现,汉硕在问卷调查方法的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学位论文的质量,也不利于培养科学的研究精神,更不利于整个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这一问题应当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规范的操作,以提升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学位论文的质量。

二、汉硕学位论文中问卷调查法的常见问题

(一)问卷格式不规范

问卷调查方法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设计问卷。调查者将事先精心设计好的问卷发放至被调查者手中,在回收问卷后,通过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整理、分析来获取相关信息和资料,它是一种非常科学而严格的收集数据的方式[4](P21)。问卷的结构有比较固定的形式和要素,一般由标题、前言、访题、结语四部分构成。在标题和前言的信息中,通常需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调查者信息、调查目的、调查理由、调查内容、對被调查者隐私保护的承诺以及向被调查者表示感谢之意等[4](P47-54)。

我们发现,在147篇论文中,缺少问卷标题或者由标题残缺不全而导致表意不清晰的共有102篇,所占比例约为69.4%;缺少前言部分的有57篇,约占38.8%。以一篇2018年的论文为例,其主题是研究非教学因素对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调查问卷的标题为“非教学因素调查问卷”,从作者的意图来看,需要调查的是非教学因素对汉语学习造成了什么样的具体影响,而不是对非教学因素本身进行调查,因此,这个标题是不完整、不严谨的,与问卷内容不相符。又如2017年的一篇论文,其主题是对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培养途径进行探讨。作者通过邮件和网络平台对700多位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发放了问卷,但在第一道访题之前只有一个标题为“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调查问卷”,其余什么信息也没有,调查者是谁,调查目的是什么,调查理由等信息都缺失了,这会让被调查者一头雾水。标题和前言部分尽管不涉及具体的问题,却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方式,能让被调查者了解该问卷的意义和目的,能有效地拉近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的距离,获取被调查者最大程度的合作;缺少了这一部分,不仅是对被调查者的不尊重,更有可能影响被调查者对调查问题的认识不足,不能很好地配合,有时甚至会抵触合作或敷衍了事,从而影响调查效果。

在问卷的结语方面,共有109篇论文的调查问卷缺少这一部分,所占比例为74.1%。结语是问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向被调查者表示谢意,也便于问卷审核。汉硕的调查对象,很多都是海外教师和学生,因此,必要时还应附录被调查者的相关信息,以便为进一步的调查创设条件。当调查者回国之后,还需要完善调查信息时,如果没有留下相关线索,将会使后续调查变得相当困难。因此,结语也是不可或缺的,应尽量保留便于继续调查的相关线索。

(二)访题设计不严谨

问卷中的访问题目(以下简称“访题”)是调查问卷的核心部分,它主要由具体问题和答案组成。一般情况下,汉硕的调查问卷没有访题设计者与访员的区别,基本上都是由调查者自编问卷。我们发现,在147篇论文中,有118篇论文存在访题设计方面的问题,所占比例约为83%。具体表现在访题的设计、提问的方式、答案的设计等方面。

1.访题设计不能为研究目的服务

问卷中的访问题目,即“问什么”,是一份问卷的核心。访问题目应当根据调查目的来设计,为研究目的服务,访题应当是由研究问题的影响变量来构成。在一些调查问卷中,问卷访题与研究问题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也就是说,该访题并不是论文所要讨论问题的影响变量或影响因素。

以2019年的一篇论文为例,该论文以泰国清迈皇家大学学生学习《博雅汉语》的效果为例,来分析该教材所存在的问题。问卷中的访题有“你是否去过中国学习汉语?”“你用过(泰国自编、中国编写或泰文翻译的中文教材)这些教材吗?”“你喜欢这些教材吗?”该论文并不是进行教材的比较研究,作者也明确指出是以《博雅汉语》为研究对象,希望结合教学效果来对该教材的修订提出建议。就此而言,上述三个访题与研究目标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在后文中,作者也没有对这三个访题的结果进行分析。因此,这些访题基本上就是无效的。又如2015年的一篇论文,主要是讨论游戏教学法在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情况的。问卷对象由三个不同班级的汉语学习者组成,作者已表明只有一个班经常采用游戏法教学,而其余两个班并不常用,但三个班级的问卷访题却是一样的:“你在汉语课上做过游戏吗?”①“你觉得游戏对于提高你的汉语水平有帮助吗?”“你认为游戏教学对你哪方面能力提高较大?”“你喜欢哪种游戏形式?”对不常采用游戏教学的班级来说,这些问题基本上是没有意义的。再如2019年的一篇调研论文,主要目的是想要了解蒙古人文大学汉语教学的情况。其中,有针对教师的问卷调查,该问卷设置了8道问题,有7道问题都是关于教师个人的基本情况的,如性别、年龄、教龄等。这些信息均难以呈现该大学汉语教学的具体状况,从后文中可以看出,该论文对师资情况的了解也不是通过问卷得来的。这份问卷似乎是为了调查而调查,不能提供论文所需信息和数据的有效支撑,因此,它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在一份科学的调查问卷中,访题的数量亦不可随意为之,应根据不同的形式(如问卷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是当面填答问卷还是在线语音回答等)来设计不同数量的访题。我们发现,有些学位论文中的问卷只设计了3道选择题,有的问卷则有70多道访题。可以说,访题过多或过少都不是科学的,也不能很好地为研究问题服务。

2.访题表述不周密

訪题的表述,也就是“怎么问”的问题。它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如表达要清晰,逻辑要得当,语法不能有误,标点符号不能错误等。但这些问题在汉硕的学位论文中却频频出现。以2017年的一篇论文为例,它是讨论交际法在斯里兰卡某大学汉语口语课堂中应用的。作者想通过学生来了解该校汉语口语教学的情况,于是向学生发放了一份问卷,其中有道访题是:“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关系怎样?”答案是:“A.好像朋友;B.比较严格;C.亲切;D.关系不好。”这道访题,在表述上是存在语法错误的,可以修订为:“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如何?”或“师生关系如何?”同时,答案之间也存在意义杂糅的情况。再如2016年的一篇论文,它是研究非教学因素对在华留学生的影响的。该论文的访题由不同的模块构成,其中的两个模块是“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学习策略影响”,这两个模块中都只有一道题目,分别为“您的年龄、性别对您汉语学习的影响有多大?”“学习策略对您汉语学习的影响有多大?”上述问题的表述非常笼统,年龄和性别并不能看作是相同范畴的影响变量,而学习策略本身就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层级和内涵,很难用一句话来进行概括。被调查者面对这样的问题也只能是乱选一通,研究者也难以从中发现真正的问题。

3.答案设计不谨严

科学有效的问卷还体现在答案的设置中,问卷答案的设置也同样受到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的制约。无效的答案,不仅导致被调查者无法作答,也会脱离研究的目标。答案应当与访题相匹配,即该答案能用来回答该访题,而不是答非所问。如2015年的一篇论文,它主要是了解泰国留学生易错汉字情况的,作者表明问卷的目的是调查留学生对汉字学习的满意度,其中有道访题是:“在汉字教学方面,你对老师有什么建议吗?”选项是:“A:no;B:yes。”被调查者只是回答是或者不是,而建议本身却无法体现。又如2016年的一篇论文,是调查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失误现象的,其中的两个题目分别是“在拥挤的公共交通上,你会:A.坐着,尽量和其他人保持身体距离;B.挨着坐;C.A和B”以及“和中国朋友聚会,你会:A.提前到或准时到;B.晚到;C.A和B”。两个题目中的C选项显然是无法同时做到的,属于典型的逻辑错误。

在态度类的访题中,不少问卷的答案设计没有细化,选项分配不对称。如2017年的一篇论文,是研究斯里兰卡中高级汉语水平学生习得动量词情况的,有道问卷题目是:“你觉得汉语量词在生活中重要吗?”选项是:“A.很重要;B.不太重要;C.不重要。”该答案设计中,与“不重要”相关的有两个选项,与“重要”相关的选项却只有一个。可以说,答案的设置不对称,也同样不利于客观真实信息的收集。

还需指出的是,缺少“其他”选项也是答案设计中的突出问题。“其他”选项的合理设置是避免调查陷入主观性的重要方式,如果忽略了这一点,被调查者只能在问卷编写者给出的既定选项或预设答案中进行选择,从而遮蔽了其他可能存在的真实情况。如有篇分析泰国某职业技术学院的汉语主题活动的论文,问卷中的第4题是:“你的父母亲从事什么行业?”选项有:“A.教师;B.医生;C.农民;D.经商。”答案的设置显然是不全面的。

(三)调查过程随意化

问卷调查法是教育教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早在10多年前,就有学者指出,问卷调查法对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5]。目前,问卷调查法在汉硕学位论文中得到广泛运用,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国际汉语教学研究越来越科学化和专业化。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在实施时必须严谨规范,如果调查过程过于随意,看起来似乎是进行了科学研究,实际上却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形成了不好的研究习惯。在调查过程方面,有些汉硕学位论文表现出调查过程随意、调查样本数量不足、调查结果可信度不够等问题。

在我们所分析的论文中,绝大部分问卷调查都没有预调查、二次调查或者补充调查等环节,这说明研究者对调查方法的科学实施过程尚缺乏真正的了解。在调查对象的数量方面,普遍存在规模较小的情况,如有的论文发放的问卷只有13份。规模偏小或数量偏低的调查,是不具备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有学者指出,当前教育等社科类性质的研究样本数量绝对规模应当以200个为最低要求[6]。具体到国际汉语教育领域,笔者认为,不必完全拘泥于这一绝对数值,因为某些地区学生人数较少,但应尽量扩大同层级或同地域的调查规模,至少应该达到统计学上所要求的30个同质典型样本。前文中提到的2016年的一篇论文,该校只有16名留学生,所以问卷也只有16份,而且这些留学生之间还存在着国籍、性别和年龄等诸多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应在地域上寻求扩大调查数量的可能性,虽然本校不多,但同城的其他高校也有留学生,调查者应当考虑调查结果能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反映了问题。

同时,很多论文的调查结果普遍缺乏效度的检测,即问卷所反映的问题是否真实可靠没有经过检测,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关于偏误问题的研究。在偏误调查中,不少作者都采用试卷来代替问卷,通过正误的选择来判定学习者是否出现了偏误。如2015年的一篇论文,它是讨论韩国学生学习汉语介词“对、对于、关于”的偏误分析和教学策略的。问卷共设置了10道选择题和3个词语造句题,除了这份试卷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调查形式进行辅助支撑。可以说,这样的调查结果是要打问号的。又如2019年的一篇论文,主要是分析泰国学生学习汉语个体量词的偏误情况的。其问卷由一份试卷组成,前面是12个选择题,后面是5个造句题;12个选择题中,每题设有4个选项,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的不当之处是在于,试卷只能体现出测试结果是什么样的,却无法体现出该结果所形成的原因。选择了正确答案的学生不一定是真正掌握了相关知识,也有可能是猜测的结果。只有通过另外的问卷或者访谈来了解并确认选择者做出该项选择的原因,才能真正达到研究的目的。因此,在第一次问卷结束后,应当对问卷调查的可信度进行测量或评价。这时,可以进行第二次不同内容的等价问卷,或者是通过访谈等方法,来辅助了解第一次问卷的可信度。这是很多汉硕学位论文都忽视的地方。

三、汉硕学位论文问卷调查法应用建议

通过具体的访谈、调查,我们发现,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调查者缺乏对问卷调查知识系统的学习和训练。由于对其科学性认识不到位,一些研究生认为问卷调查研究是非常容易操作的,以致于“问卷满天飞”,很多作者都是按照自己的想象或者印象中的方式来实施调查,调查态度不夠严谨,调查过程比较随意,使得调查结果的可信度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四点建议,希望能促进汉硕学生调查能力和论文质量的提升。

(一)开设专门课程模块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调查问卷中存在着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只要具备了相关知识,是基本上可以避免的。针对这一点,我们建议,相关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专业课程或论文写作指导课程中增设与调查研究方法相关的课程模块,使学生有机会去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通过访谈,我们发现,重庆这些高校都开设了论文写作指导课程,但通常是从文献查询、论文整体结构等层面进行指导,很少或基本不涉及调查研究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训练。而从学生的论文选题、实际写作情况来看,调查方法的理论和实践应当纳入到汉硕课程体系建设中来。可以说,学术调查是一个相对专业和庞大的领域,不同学科对调查方法应用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就此而言,出于时间和效率的考虑,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可以有轻重和详略之分。我们建议,应结合汉硕学生的选题需求,设计符合该专业所需要的调查方法的讲解和训练。就样本论文来说,我们认为,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应是汉硕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如前所述,问卷调查研究想要科学有效,通常是需要访谈法、观察法来进行辅助的,因此,应让学生对这些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对问卷调查的科学认识,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规范科学地设计问卷

具备完整规范的问卷格式在调查中非常重要,关系到被调查者是否愿意配合调查以及认真作答的态度。我们建议,首先应根据研究目的来设计问卷访题,也就是说,要准确地把握访题与调查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妨将以下两个问题作为出发点来设置访题:一是这次调查需要真正了解什么问题;二是这个或这些问题的答案对整体研究有何意义。只有把这两个问题思考清楚了,访题的设计才能很好地为研究目的服务。其次,要事先分析并确定所研究问题的变量,并将变量进行分类,针对每个变量,依照关联性,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访题的设计。再次,在访题的答案方面,应避免出现基本的逻辑错误,力求答案与访题相匹配,能为访题服务;还应充分考虑选项的细化度与客观性,当预设的选项无法包含被调查者的所有可能答案时,应适时地加入“其他”选项,以避免选项不够细化和过于主观。

(三)重视调查过程的规划与实施

在发放问卷之前,要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设计问卷和发放问卷只是问卷调查中的两个重要步骤,要想获得更准确的信息和资料,还需要重视其他环节的工作。比如,在正式调查之前,可以先进行预调查工作,它可以测试问卷的有效度、可执行程度,如研究变量是否能够全部覆盖,访题的表达是否得当,受访者合作情况如何,调查是否与资源配置相吻合等,可根据预调查的实际情况,对即将开始的正式调查问卷进行调整和完善,使问卷的内容更具有科学性。严格来说,不是发放一次问卷就能收集到完整详细的资料,通常还会有二次调查和补充调查。有些研究生在出国实习时进行了问卷调查,回到国内后却发现需要补充或者更新相关调查数据,由于已经离开了调查群体,二次调查就变得相对困难。因此,我们要对调查过程有一个总体上的规划和安排,要重视预调查、补充调查等环节,必要时还要加上访谈法和观察法等辅助性调查环节,以增强调查结果的可信度。

(四)严格审核和督导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术质量,培养更为合格的汉语教学人才,应当对调查问卷实行严格的审核和督导制度。指导教师要严格把关,认真审核问卷,与学生进行详细讨论,确保调查问卷能够发挥最大作用。同时,指导教师应与学生保持及时沟通,检查进度,并提供学术帮助和技术指导,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对回收问卷进行核查,而不能完全由学生凭直觉去摸索。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学术研究精神。

四、结语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主要是培养今后的汉语国际教师的,该专业自2007年设置以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问卷调查法在汉硕学位论文中得到广泛运用,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国际汉语教学研究越来越科学化和专业化。这就要求我们应高度重视当前汉硕学位论文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它们不仅影响到学位论文的质量和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也会对今后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对重庆市高校近五年来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论文中问卷调查法的应用分析,发现存在一定问题,如问卷格式不完整、访题设计不严谨、调查过程随意化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建议,有关高校应开设专门课程模块,以加强对学生调查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训练;学生个人应提升调查方法应用的科学意识,重视问卷和调查计划的实施;导师应加强对调查方法应用的审核和指导,以促进汉硕学位论文整体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EB/OL].http:www.cdgdc.edu.cn.2021-03-06.

[2]鲁修红,薛茹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创新性研究[J].汉字文化,2019,(3).

[3]刘娟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调查研究——以曲阜师范大学为例[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4]风笑天.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设计[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5]董洪杰,李琼.问卷调查法之于对外汉语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西安社会科学,2010,(4).

[6]钟柏昌,李艺.问卷调查方法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应用状况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2,(4).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in the Thesis of 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A Case Study of University Papers in Chongqing in Recent Five Years

Feng Guihua,Jin Jianwei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y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1, China)

Abstract:Questionnaire survey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thesis of 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in the masters thesis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recent five years in Chongq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questionnaire format is incomplete, the questionnaire questions and answers are rough, and cannot serve the research purpose well, and the investigation process is arbitrar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enrollment units should offer relevant courses to strengthen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practical training of students investigation knowledge. Students should enhance their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survey methods,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rocess of questionnaire and survey plan implementation, and the tutor should strengthen the examination and supervis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urvey methods, so a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quality of masters thesis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thesis;questionnaire survey

猜你喜欢

学位论文
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机制创新研究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及提高办法
基于话语分析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写作的对比研究
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双盲评审机制探析
三方共建应用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