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机制创新研究

2017-04-06柴女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2期
关键词:学位论文利益冲突

柴女

摘 要:建立健全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机制,对于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总体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对我国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机制的现状分析,将现行评审机制分为公开和匿名两种不同机制安排。基于利益冲突管理理论,建立研究框架,以分析两种评审机制安排产生不同效果的机理,探索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机制的创新方向和创新实践,丰富我国学位论文评审机制理论。

关键词:学位论文;论文评审;利益冲突;匿名评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2.069

0 引言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术研究工作的总结,反映了研究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完善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机制,是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总体质量关键一环。

1 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机制现状

近年来,我国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进行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体系的革新,采用了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对论文的学术规范情况进行基于学术成果数据库的普查或抽查、网络评审和国际化评审以及要求博士生在学位论文送审前已在特定刊物发表特定数目文章等新的审查方法。这些新方法借鉴以往经验,在避免利益冲突和学术腐败现象的产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评审机制尚不健全,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在实践中流于形式,甚至有部分研究生导师组成固定的评審专家和答辩专家团体,以实现“互惠互利”。

2 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机制类型

以被评审的论文在送审过程中是否显示学位申请者及其导师信息、评审专家信息,可将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机制划分为公开评审和匿名评审两种类型。

公开评审是指在论文评审过程中,学位申请者及其导师以及论文评审专家的信息是公开的,甚至评审专家是可以由利益相关者直接或间接指定的。这种方法的操作性比较强,可节约一定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然而,公开评审方法在多年的实践中暴露出了自身的局限性,导师一般聘请熟悉的专家,且导师所熟悉的专家有限,因此容易造成评审意见的片面性,难以真实反映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不利于对学位论文的监督。

匿名评审包括单向匿名(仅隐去评审专家身份信息)和双向匿名(隐去评审专家身份信息,同时隐去学位申请者及其研究生导师身份信息)两种方式。匿名评审可以充分发挥校外同行专家的同行评议作用,耗时相对于公开评审来说较长,但保障评审意见公正性的效果也更好。

3 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中的利益冲突

在论文评审过程中,利益冲突是指个体的不同身份所具有的潜在的或现实的利益上的冲突。学位论文在送审过程中,如果完全不隐去学位申请者、导师以及评审专家的姓名和身份信息,各利益主体明确知道对方身份,甚至研究生导师可以指定评审专家,那么这样的评审机制将难以避免评审过程中利益冲突的产生。如果送审方式本身的局限导致论文评审中的利益相关者面对利益冲突,那么最终的评审意见就很难被信服,也很容易导致学术腐败行为的出现。

论文评审过程中利益冲突的发生机理如图1所示。

(1)研究生导师方面,作为高校的教授,具有其职位赋予的公共责任,肩负着保证学术研究质量,促进学科发展等责任;而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个体,导师又有着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需求,其所指导的研究生越多,研究生发表论文数量越大、质量越高,对于其个人发展越有利。所以,面对一篇自己指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生导师有着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冲突,这种利益冲突很容易导致其作出不公正的判断或者向外界寻求更高的评价,可能会产生贿赂、走人情关系的情况,最终可能导致评审意见不公。

(2)评审专家方面,作为被高校聘请的评审专家,肩负着给予每一篇学位论文及时有效、客观公正、科学合理评审意见的公共责任;但同时,作为一个个体,也有着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可能会产生“互惠互利”心理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心理。“互惠互利”,指的是在各利益主体明确知道对方身份,甚至研究生导师可以指定评审专家的情况下,评审专家为自身利益着想,给不合格的论文判定允许答辩,以使今后自己指导的论文也得到合格的评定,或者仅仅出于人情关系考虑而给出合格的评审意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心理,指的是在论文评审的实践中,评审专家为求省时省力而给出不完善的修改建议,或将不合格的论文判定允许答辩等情况,因为判定不合格或者给出大量修改建议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造成利益损失。以上的情况,都很容易导致评审专家最终给出不公正的评审意见。

匿名评审方式在论文评审过程中,通过隐去利益相关者个人信息的方式,避免了利益冲突的发生,从而提高了评审的公正性。匿名评审对于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中利益冲突的避免如图2所示。

(1)在研究生导师方面,因其无法得知论文评审者的信息,故而无法向外界寻求不实的评价。即便导师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需求考虑,也不能与评审专家作出有悖公共利益的互动,如贿赂评审、利用人情关系等。而匿名评审制度规定,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审阅并同意后才能送审,专家评审意见也体现了研究生导师的指导水平,因此,匿名评审又会促进导师在指导论文阶段对于学生的更为认真的指导和更为严格的学术要求,有利于实现其作为高校教授所具有的公共责任,保证学术研究质量,促进学科发展;同时,也是提高其指导研究生数量,提高其研究生发表论文数量、质量的最佳途径,满足了导师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需求。所以,匿名评审不仅避免了论文评审过程中利益冲突的产生,更在一定程度实现了研究生导师的个人利益与其所肩负公共利益的完美结合,可谓一举两得。

(2)在评审专家方面,因其个人身份信息不会被学位申请者及其导师得知,甚至专家本身也不知道研究生及其导师的个人信息,故而,可以做出基于自身学术水平和评审经验的较为客观公正的评审意见。即便评审专家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需求考虑,也不能与研究生导师作出有悖公共利益的互动,如前文提到的“互惠互利”行为。此时,若评审机制中有完善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匿名评审又会促使评审专家认真评阅送审论文,避免出现评审专家为求省时省力而给出不完善的修改建议,或将不合格的论文判定允许答辩等情况,因为评审意见与其他专家差距较大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造成私人利益的损失。这样,匿名评审也避免了公开评审中敷衍了事的行为。匿名评审不仅实现了评审专家所承担的公共利益,同时,也实现了评审专家获得合理劳动报酬的私人利益。

4 创新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机制的建议

4.1 坚持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的总体方向

如前所述,匿名评审方式在论文评审过程中,通过隐去利益相关者个人信息的方式,避免了利益冲突的发生,而在实践操作中,匿名评审制度对于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培养优秀合格的研究生也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它有利于调动研究生提高自己学位论文质量的积极性,使得研究生更加注重论文的原创性,对于学术不端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其次,匿名评审制有利于监督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认真指导和严格把关。匿名评审制度规定,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经导师审阅同意才能送审,而专家评审意见也反映着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因此,绝大多数研究生指导教师对申请送审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能够进行严格把关。因此,在我国研究生论文评审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中,应当坚持匿名评审的大方向,积极避免论文评审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展开公平有效、有利于学科发展的论文评审,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水平。

4.2 完善匿名评审机制及配套措施

在实践中,匿名评审也遇到了许多操作困境,如大大提高了学位论文评审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延长评审时间,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学位申请者修改学位论文的时间等。基于以上匿名评审的操作困境,本研究提出了建立完善我国研究生论文评审机制的一些建议。

4.2.1 将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把关位置前移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方法。匿名评审机制虽然能够对学术失范行为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避免质量不合格的论文通过答辩,而且能够加强研究生及其导师的质量意识,但是匿名评审并不能直接影研究生论文的质量。研究生导师的責任感和指导水平对于学位论文质量的积极作用比学位论文评审机制更加重要。因此,建立健全导师的遴选与考核机制,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

首先,可以制订导师考核评价办法以及导师交流与培训办法。其次,建立健全导师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制度,不断提高导师指导水平。最后,建立导师激励与问责制。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责任与义务,完善导师问责制,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进行处罚。

4.2.2 建立完善监督问责机制

建立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的监督机制,可以有效地避免评审过程中的学术失范现象。可以由学位管理部门组织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各院系对于评审过程进行监督,并完善社会各界监督举报的渠道,充分发挥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的监督作用。建立评审专家的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对于不合格的评审专家及时取消其评审资格,可以更有效地防止低水平论文通过。

4.2.3 完善申辩制度

匿名评审在实践中如果忽视对论文作者权利的保护,使得论文作者只能对专家的意见无条件地接受,而没有自己申辩的权利,这就违背了匿名评审保证论文质量的初衷,也违背了学术自由的精神。因此,在实施匿名评审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中,应普遍推行论文申请答辩人申辩制度。若学位申请者或导师不同意评审意见,可发起申辩,由研究生院再次聘请原专家对论文进行复审,或重新选择评审专家进行评审。论文申辩赋予了研究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能够有效保证匿名评审过程和结果的公正性。

4.2.4 完善后期抽检机制

学位论文抽检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事后监管的有效手段,其目的是加强研究生培养单位、导师和学生的质量意识,保证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质量。目前,我国学位论文抽检范围为上一学年度全国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论文,抽检结果将将作为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指标。

4.3 营造公正的学术评审风气

在论文评审的过程中,无论是导师还是评审专家,都面临着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冲突的考验。要避免论文评审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展开公平有效、有利于学科发展的论文评审,除了强调外在的有力的规范结构的建构,还应加强导师、评审专家个体的道德自律和学术风气的建设。

国外大学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一般采用公开评审的方式评审,而在出版界则普遍存在匿名评审的方式。学位论文的评审之所以不匿名,是因为研究生是评审专家的晚辈,大学赋予作为考官的评审专家对研究生加以公开批评的资格。并且,由于国情和文化的差异,外国并不存在十分根深蒂固的人情关系思想,学术领域的交流和私人交情有着明确的界限。国外大学教授和评审专家一般来说在学术上要求十分严格,这一点保证了国外大学论文评审的公正性,因而没有隐名评审存在的必要。而待出版的论著评审之所以采用匿名的方式,是因为评审人与被评审著作的作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和竞争的,如果不采用匿名形式,可能会导致不良的学术竞争。

由此可见,国内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环节中之所以出现诸多非学术因素的干扰,与目前国内不完善的学术批评风气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营造公正的学术批评风气,加强大学教授和行业专家的学术道德培养,是避免论文评审中利益冲突产生,维护学术圈良好生态的重要环节。

5 结论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迎来发展高峰之时,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却出现了诸多问题。质量与规模的冲突问题制约了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当今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作为研究生学术研究工作的总结的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位申请答辩、取得学位的重要依据,是衡量研究生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的主要标准,同时也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通过建立并不断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机制,可以确保乃至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从而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总体质量。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机制的现状分析,将现行学位论文评审机制分为公开和匿名两种不同机制安排,并基于利益冲突管理理论分析两种评审机制安排产生不同效果的机理。创新我国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机制,首先应当坚持匿名评审大方向,同时不断完善匿名评审机制及其配套措施,并着力营造公正的学术批评风气,维护学术圈良好生态。

参考文献

[1]任建明.不断提高我国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科学化水平[J].理论视野,2010,(9):38.

[2]任建明.反腐败与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2.

[3]公婷,任建明.利益冲突管理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行政管理,2012,(10):96.

[4]庄德水.防止利益冲突与廉政建设研究[M].北京:西苑出版社,2010.

[5]孙炘.谈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方式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7):23.

[6]徐渭,张文修.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48.

[7]王则温,赵张耀.关于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有关问题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3):39.

[8]OECD. Managing Conflict of Interest in the Public Service:OECD Guidelines and Overview[R].OECD,2003.

[9][美]T.L.Cooper.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0]闫德民.论利益冲突及其预防制度体系构建[J].学习论坛,2011,(5):48.

猜你喜欢

学位论文利益冲突
关于《关注低强度红光重复照射对近视进展防控的新方法》一文利益冲突的更正
社会关系在分析师调研过程中的作用——基于利益冲突和信息优势的视角
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高校防止利益冲突的对策研究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三公”消费领域的利益冲突研究
社会责任视阈下旅游景区多元主体的利益冲突及协调机制
农地使用制度不确定性与水库移民安置区利益冲突及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