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练赛”一体:提升学生运动水平

2021-09-15石玉洪

江西教育C 2021年9期
关键词:学练笔者动作

石玉洪

“学练赛”是一种重要的体育教学模式,借助“学练赛”,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力。但一直以来,许多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往往注重学生的“学练”,而忽视了“比赛”这一重要的载体。从学生的体育学习力生成过程来看,“学”是基础,“练”是过程,“赛”是延伸。只有“学练赛”一体,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运动水平。作为教师,要打破“学练赛”的壁垒,疏通“学练赛”的渠道,努力促成“学练赛”一体。

一、 学:注重“技术点”

所谓“学”是指“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学练赛”一体中的“学”,应当注重“技术点”的掌握。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学”的阶段,对于体育学习动作都是陌生的。因而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形成正确的动作图式是教学的关键。

“学”的过程是一个从“不会”到“会”、从“慢”到“快”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缓慢的,甚至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作为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多揣摩学生动作的易错点、盲点、疑点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比如,在教学“原地双手前掷实心球”时,笔者发现,学生对静态的“握球”“身体呈反弓的准备”及“手臂鞭打”等动作技术掌握较好,但“投掷过程中存在球出手角度过小”“出手时机偏迟”“投掷动作僵硬不协调”“野蛮用力”“蹬地收腹挥臂”等不协调现象。基于此,笔者设计了相应的学习项目,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围绕“肩带拉伸”“出手时机”“出手角度”“快速挥臂”“蹬地协调发力”等展开转向练习。通过有针对性、指向性、目的性的专项训练,消除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与难点。

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玩”,将“学玩”结合起来。只有当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时,才能有效地展开学习。

二、练:注重“组合点”

所谓“练”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采用多种有效方法,围绕相关动作进行针对性、组合性的学习”。相比较于“学”,“练”是一个不断强化、巩固的过程;相比较于“赛”,“练”是一个无对抗性的学习过程。围绕“练”,教师要重点抓住“动作的组合点”展开。很多学生,在学习“单一动作”“单个动作”时往往很到位,但一旦动作组合、连贯起来,就会出现各种错误。而“练习”,就应着眼于学生的组合性、连贯性的动作流程。

比如,在教学“多种形式的传接篮球练习”时,笔者让学生将“运球”“传球”“跑位”“接球”“投篮”等诸多动作融合,还适度地融入了“防守技术”。这一连串的学练过程,让学生有些应接不暇、顾此失彼。于是,笔者将学生的“学练”过程分成了几个部分,通过分段练习,巩固学生的技能与技巧。在每一段学练基本到位后,再将诸段连缀起来,从而让动作过程“一气呵成”。通过练习,为学生对抗性的比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赛:注重“发展点”

所谓“赛”是指“一种合作性、对抗性的学练过程”。比赛具有一种竞技性,能发展学生的体能与技能。因而,在引导学生进行比赛时,教师要注重学生体育学习的“发展点”与“提升点”。和体育练习相比,体育比赛融入了更多的规则要素。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战术等处理相关复杂的问题。通过比赛,能有效地生成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體育比赛让学生的体育学习克服了知识与技能单一化、碎片化、机械化的倾向,改变了学练中的僵化。在比赛过程中,学生真对抗、真比赛,是最为真实、最为原生态的学习。比如,在教学“足球:摆脱防守队员后射门”时,尽管学习内容是“踢固定球练习”,但笔者让学生不站在原地,而是从原地快频练习上步踢固定球。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防守难度,学生展开多人组合运球过人练习与体能练习。最后,笔者引导学生进入实战比赛。借助比赛,能有效地弥合学生的体育学练短板,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作为体育教师,要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进行“学练赛”的结构化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开掘学生的体育学习潜质,让学生的体育学习水平不断进步。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城西小学)

猜你喜欢

学练笔者动作
以学练标准为基础促学练内容之有效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动作描写要具体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初中生学练太极拳四步走
预防与纠正初一学生低头运球现象的学练方法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