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AFP和CA199浓度与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脏切除后 转归的关系

2021-09-15王秀云王丰艳

关键词:标志物肝硬化肝癌

王 欣,王秀云,王丰艳,徐 洁

(青岛市市立医院西院区,1.普外科;2.全科;3.呼吸内科,青岛 266002)

肝癌系世界范围内常见癌症及第3大肿瘤致死原因,而我国肝癌发病和死亡人数占全球的55%[1]。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疾病中晚期,手术以后再次出现病症的可能性很大[2]。糖类抗原和甲胎蛋白是临床常用的肝癌标志物,已经有相关实验表明综合试验多类标志物或可为肝病癌变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3-4],但其用于预后评估的价值尚存争议。在中国,有差不多百分之八十的切除肝脏病人有不同类别的后遗症和并发症,严重的会有肝硬化的情况[5]。所以这篇文章测试的样本含量为八十个由于肝癌产生肝硬化的病人进行手术前后AFP和CA199血清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样本这篇文章探究的主要样本是12-16四年间在我院进行切除肝脏手术的病人,这些病人一共有八十个,都是被诊断为这种疾病,并且进行手术以前曽检测过血清AFP和CA199浓度,无其他肿瘤病史,而且没有进行过多次手术或者化疗等治疗。

1.2 手术方法入组患者均接受肝脏切除术,是让经验丰富的医生主刀。进行手术以前,先对肝脏的功能进行检查,做B超等例行检查。之后将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在患者的右腿下方进行切入,切断第一肝门之后,对其肝实质进行钝性脱离,把血管和胆管进行结扎。若病灶间距较小,评估残肝体积足够时整块切除;若癌细胞侵犯邻近组织,术中尽可能切除被侵犯组织。如果突发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就进行常规电凝、钛夹采取夹闭止血,核查无活动性出血后开放肝血流,确保手术成功。

1.3 AFP和CA199检测检测当天及术后的七天收集血液,使用化学荧光物检测的方式对AFP、CA199浓度进行测量。将AFP>25.0μg/L、CA199>37.0kU/L确定为阳性。

1.4 术后随访术后采用电话、短信及门诊复查等方式展开为期3年的随访。

1.5 统计数据检验指标是χ2;AFP和CA199血清浓度用mean±SD表示,使用t检验的方式;运用Kaplan-Meier画出生存曲线探究AFP和CA19阳性与预后生存的关系,Log-rank χ2检验;并用Pearson相关性探究AFP和CA199血清浓度的相关性。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AFP和CA199血清浓度比较与术前比较,术后患者AFP和CA199血清浓度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AFP和CA199血清浓度比较

2.2 AFP和CA199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80例患者术前AFP阳性44例,阳性率55.00%;CA199阳性46例,阳性率57.50%。AFP和CA199血清浓度与病人的病原体直径大小、年龄、有无癌栓、Child-Pugh 分级无关(P>0.05),与病灶数、病理分期及分化程度相关(P<0.05)。见表2。

表2 AFP和CA199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2.3 术后无复发生存的Cox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病理分期、AFP阳性、CA199阳性是影响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FP阳性、CA199阳性是影响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见表3。

表3 80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的Cox回归分析

2.4 术后总体生存的Cox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期、AFP阳性、CA199阳性是影响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FP阳性、CA199阳性是影响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见表4。

表4 80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的Cox回归分析

2.5 AFP和CA19阳性的生存曲线探究该种病人出院至随访结束无复发生存8~36个月,AFP阳性和阴性表达患者、CA199阳性和阴性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累计生存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出院至随访结束总体生存10~36个月,AFP阳性和阴性表达患者、CA199阳性和阴性患者的总体生存累计生存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2。

图1 AFP和CA199阳性的无复发生存曲线(A为AFP阳性;B为CA199阳性)

图2 AFP和CA199阳性的总体生存曲线(A为AFP阳性;B为CA199阳性)

2.6 AFP和CA199血清浓度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性显示,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AFP和CA199正相关(r=0.597)。见图3。

图3 AFP和CA199血清浓度的相关性

3 讨论

解决肝癌的常见方式就是进行切除肝脏手术。但与大多数外科切除一样属创伤性治疗方式。并且大部分病人都会有相关后遗症,再次复发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找到相关血清学标志物正确评估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6,7]。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肝癌患者存在AFP、CA199浓度提高等现象,综合测验多类肿瘤标志物能够帮助提升疾病判断准确度[8-10]。本研究中,两种标志物的浓度在做手术之后会明显减少。表明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脏切除术后可有效降低AFP和CA199血清浓度,这可能与疾病病情的改善有关。

AFP属于一种酸性糖蛋白,是胎儿肝合成的,胎儿出生后约2周从血液中消失,正常生理情况下血清浓度较低(通常低于25μg/L),在肝脏再生或癌变时AFP被激活,血清浓度明显升高,郑海伦[11-12]等大量临床研究发现肝炎、肝癌、胚胎性肿瘤及肝样胃癌等肝外肿瘤患者AFP高表达。因此,学者认为AFP可以作为肝癌筛查和诊断的参考依据。但关于AFP血清浓度预测肝癌患者术后转归的研究相对罕见,本研究发现血清AFP浓度变化与病灶数、病理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画出Cox回归与Kaplan-Meier的生存曲线表明,酸性糖蛋白是主要影响病人手术之后复发可能性的原因。专家杨针等[13]探究发现,AFP水平与肝细胞癌患者肿脉管瘤栓、被膜受侵、组织学分级相关,在某种程度上可预测肝癌患者的疾病进展和早期术后复发,与本研究的结果基本上是相同的,证实了AFP与肝癌患者的恶性发展密切相关,预期可作为术后血清学指标的结果评估指标。

CA199是分子量大于1000kD的碳水化合物蛋白的肿瘤标志物,大多数胰腺癌患者的血清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一种敏感的血清学指标预测各种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发展[14-16]。刘永炜等学者进行了研究[17,18],病人血清中的CA199浓度很高,患有慢性肝炎并且出现肝硬化的病人血液血清CA199浓度较高,可作为评价肝损害程度的非侵入性指标。发现CA199血清浓度变化与病灶数、病理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Cox回归分析发现CA199阳性是主要影响病人手术之后复发可能性的原因,Kaplan-Meier的生存曲线也证实了CA199阳性患者生存预后不佳。黄晓曦等[19]探究了九十位切除肝癌细胞的患者。访问结果表明CA199是肝癌术后早期转移复发的危险因素,表明CA199高表达或可推进肝癌患者术后恶性发展,导致术后生存率降低。本研究Pearson相关性显示,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AFP和CA199二者的浓度是正向相关的,表明二者或具一定协同作用,可能通过某种信号途径共同调节肝癌的发生发展,但其具体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综上所述,肝癌合并肝硬化肝脏切除AFP和CA199血清浓度明显降低,AFP、CA199阳性是主要影响病人手术之后复发可能性的原因,而且二者之间是正向的关系。或可通过共同调节作用参与肝癌的恶性发展过程,联合检测AFP和CA199血清浓度可作为肝癌患者病理分期判断预后的有益补充。

猜你喜欢

标志物肝硬化肝癌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肝硬化的中医辨证用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