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21-09-15罗丽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饮食营养血糖

罗丽华

福州福兴妇产医院产科,福建 福州 350014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而在妊娠期首次发生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属于妊娠期特有病症,大部分患者在妊娠结束后血糖可恢复至正常水平[1]。临床上对GDM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部分学者根据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认为GDM发生与糖尿病具有相近之处:妊娠后产妇体内激素水平改变,随着妊娠进展,产妇体内拮抗胰岛素物质增加,影响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最终发病[2]。而根据现有临床经验可知,妊娠期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母婴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会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因此临床上根据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法”,将饮食护理干预应用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并取得满意效果[3-4]。现为进一步了解饮食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价值,该文选择该院于2019年3月—2020年4月收治的5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5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7例,年龄25~34岁,平均年龄(29.82±2.71)岁;妊娠24~28周,平均(26.08±0.37)周。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7例,年龄26~33岁,平均年龄(29.77±2.54)岁;妊娠23~28周,平均(25.96±0.44)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于该院门诊接受产前检查,并建立保健手册;②满足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5];③既往身体功能良好,无代谢性疾病史;④家属对于患者参与表示支持,患者知情并自愿参与,且对护理方案的依从性良好;⑤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支持。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障碍、合并精神类疾病、身体活动受限或依从性差者;②妊娠前确诊糖尿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者;③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④各种原因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产妇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后,护理人员详细了解孕妇的日常饮食、运动情况,根据检查结果了解胎儿发育;向患者介绍自我检测血糖的小技巧,并鼓励患者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查询与妊娠期糖尿病保健相关知识。护理人员主动解答患者的疑惑,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并随时检测血糖、体质量、孕期并发症情况。

研究组患者接受饮食护理干预:①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后,开展为期3 d的24 h进食回顾,要求患者及其家属尽可能回忆近期饮食情况,包括食物名称、摄入量、进食地点、运动量等,评估营养情况,了解日常饮食结构与习惯,针对孕产妇存在的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并依据患者的口味喜好制定饮食方案。②控制能量摄入。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孕周、体质量增幅情况,确定能量系数,确保孕期体质量合理增长并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③确定能量占比。严格按照既定的孕妇饮食管理方案控制饮食,包括脂肪20%~25%、蛋白质10%~15%、碳水化合物55%~65%等[6]。叮嘱患者适当选择米、面、粗粮及其制品,控制精糖的摄入量,每天保证适当的膳食纤维摄入,改善身体的糖负荷情况。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量,包括深海鱼、蛋、牛奶等;选择低脂肪的瘦肉食品,如牛肉;每天选择新鲜蔬菜,并在血糖控制情况理想的情况下,停用≤100 g/d的新鲜水果。在食物的烹饪上,要选择大豆油、橄榄油等植物油,但要控制油的摄入,理想的钠盐摄入量≤6 g/d。④制定饮食计划。根据三餐三点法搭配患者的日常能量控制,一般早餐能量占比为10%~15%,午餐能量占比为30%~35%,晚餐能量占比为20%~30%,并根据该标准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的配比,计算每日谷物、牛奶、豆制品以及肉禽蛋鱼的摄入量,保证饮食均衡,提高饮食的丰富性,尽量满足饮食喜好。⑤强化血糖与体质量检测。指导患者合理检测血糖,每隔7 d记录体质量,若发现连续7 d的体质量增幅≤0.5 kg,则证明现有的饮食方案可以使用,若体质量无明显变化可考虑增加能量摄入;血糖异常则遵医嘱用胰岛素做短期控制。⑥健康生活以运动指导。叮嘱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食用健康食物,日常饮食以家庭饮食为主,避免外出进食;食物的烹饪以炖、煮、蒸为主,避免大量食用炒菜,少食用油炸食物。在进食30 min后,可根据身体耐受性慢走20~30 min,加快胃肠功能消化,促进能量消耗。⑦积极发挥家属的作用,实现护患配合。护理人员要求家属能够监督患者的每天进食情况,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进食行为进行监督、制止,确保饮食护理能得以实现。家属定期协助患者做好血糖监测,护理人员可通过对家属做集体宣教,强化家属管理患者的能力,并主动发现各种高危因素,及早做出预防。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妊娠结局以及围生儿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为(4.74±0.07)mmol/L,低于对照组的(5.22±0.18)mmol/L,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餐后2 h血糖比较,研究组为(6.04±0.11)mmol/L,低于对照组的(7.25±0.18)mmol/L,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变化对比[(),mmol/L]

表1 两组患者血糖变化对比[(),mmol/L]

组别空腹血糖干预前 干预后餐后2 h血糖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27)对照组(n=27)t值P值5.83±0.19 5.79±0.22 0.715 0.478 4.74±0.07 5.22±0.18 12.914<0.001 8.72±0.15 8.76±0.13 1.047 0.299 6.04±0.11 7.25±0.18 29.805<0.001

2.2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巨大儿、早产、胎儿窘迫、羊水过多、剖宫产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对比[n(%)]

2.3 两组围生儿并发症对比

两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目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妇科常见病,作为一种妊娠期特有疾病,该病症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存在相关性,如何强化对GDM患者的血糖控制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6-7]。根据当前医学研究结果可知,临床上针对糖尿病干预主要采用“五驾马车法”,包括医学营养干预、运动治疗、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等,上述措施在改善糖尿病患者预后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8]。因此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干预阶段,可根据医学营养干预的方法,通过开展饮食护理管理方法达到改善血糖指标与妊娠结局的目的。

该文针对饮食管理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组患者在饮食管理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分别为(4.74±0.07)mmol/L、(6.04±0.11)mmol/L,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护理方法有助于改善血糖;其原因可能为:通过饮食管理干预,医护人员能够从饮食上限制糖的摄入量,相关饮食方案不仅能够满足患者机体对营养的需求,也有助于快速纠正患者的高血糖情况,这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意义重大。研究组患者的巨大儿、早产、胎儿窘迫、羊水过多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为:饮食管理方法在纠正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之后,可减少相关糖的分泌,不仅有效抑制了妊娠期糖尿病发展,也可以维持正常血糖,最终降低了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研究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7.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74%(P<0.05)。

该文所采用的饮食管理方案以医学营养干预(MNT)为基础,作为美国糖尿病协会强调的治疗GDM方案,该方法贯穿血糖监测、饮食调整之间,对于改善患者血糖具有重要意义[9]。考虑到妊娠是女性的特殊生理时期,大部分女性在妊娠后会出于对胎儿的考虑而选择大量进食高营养食物,这种现象长期存在会导致胰腺β代偿能力下降;同时从孕12周开始,由于胎盘逐步形成,产妇体内的胎盘生乳素、孕酮、雌激素等物质快速增加,此类物质具有拮抗胰岛素的特征,导致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该院所采用的饮食护理管理方案不仅能够控制患者血糖,也能满足母婴对营养需求,为获得良好妊娠结局奠定基础[10-11]。与常规模式方案相比,饮食管理的特色体现为:①饮食管理强调对不同孕期患者的营养指导,充分考虑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强调营养、饮食习惯的相结合,结合孕妇对营养的具体需求,实现了针对性的营养干预[12]。②妊娠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发展过程,孕妇对营养的需求会随着孕周而变化,例如孕前3个月,孕妇对叶酸的需求量增加,此时需要增加叶酸的补充量,适当的饮食支持可避免畸形、神经系统发育缺陷等问题[13]。而到了孕期的6个月,胎儿骨骼发育迅速,适当的补充钙质可加快增长。因此在整个饮食管理中,护理人员关注胎儿与母体的相关指标变化,完善饮食计划,充分满足了母婴的营养需求[14]。③饮食管理关注患者血糖。该院护理人员强调从细节入手,积极改变患者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混合食物的摄入不仅可降低血糖负担,也能增加饱腹感,使患者血糖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同时蒸、煮等健康的饮食方案也能有效控制血糖,为加快患者血糖指标改善奠定基础[15]。有学者研究认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本身具有复杂性,在饮食管理期间不仅要兼顾孕妇对营养的需求,也应该考虑到控制血糖的要求,所以建议在饮食管理中应该针对患者的日常行为进行控制,在确保科学合理饮食的基础上,制订严格的饮食方案,并坚决按照方案进食,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血糖控制效果[16]。从临床应用效果来看,通过饮食管理能够帮助患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该干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营养摄入,也有助于帮助患者养成科学的饮食计划,因此与常规管理模式相比,该方法有助于通过饮食来增强患者的自保健能力,使患者可以更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最终快速改善血糖,并形成了长久的妊娠期糖尿病控制机制,这是传统模式所不具备的。结合该文研究可知,妊娠糖尿病患者制定的饮食方案更加灵活,整个护理干预过程关注患者自身的反馈,护理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口味、血糖变化等灵活调整饮食方案,保证了患者依从性,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关于患者的饮食管理成为改善妊娠结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综上所述,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阶段,饮食护理方案具有可行性,对于改善血糖与妊娠结局的意义重大,并降低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应该成为临床首选护理方案。

猜你喜欢

饮食营养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春节饮食有“三要”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何为清淡饮食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