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突发耳聋应用高压氧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1-09-13朱宇侯春婷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耳聋高压氧疗程

朱宇,侯春婷

第964医院耳鼻咽喉科,吉林 长春 130062

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SD)为2型糖尿病患者高发并发症之一,糖皮质激素为治疗一线用药,但近些年临床研究表明,单一用药可诱发患者血糖短暂性升高,故在使用时剂量需严格把控,高度谨慎[1]。此外,不同个体对糖皮质激素敏感度及耐受度不同,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激素抵抗样表现,长期反复治疗症状改善甚微。随着现代医学研究不断深入,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联合高压氧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已被临床广泛应用[2]。该疗法在糖尿病突发性耳聋中的研究仍较少,临床研究数据有限。对此,特选取该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突发耳聋患者88例,探讨开展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联合高压氧辅助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取该院2型糖尿病突发耳聋患者88例,将患者采用抓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男21例,女23例;年龄23~71岁,平均(44.28±5.84)岁;突发耳聋病史11.53~30.64 d,平均(20.58±4.37)d。研究组男21例,女23例;年龄24~70岁,平均(45.29±4.75)岁;突发耳聋病史11.79~31.79 d,平均(20.54±3.97)d。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性耳聋》2013版[3]的确诊指征;仅单侧发病;初发且发病后2周内来院就诊;既往从未服用突发性耳聋治疗药物且未接受过突发性耳聋相关治疗;患者及其监护人均知情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相关法律文书,且同意将研究数据行统计学分析发表。排除标准:合并机体重要器官(心、肝、肾、脑)解剖学结构异常改变所致功能异常者;抵触研究者;机体对糖皮质激素反应水平过于敏感者;中止用药者;存在耳聋家族史者;非糖尿病并发症所致耳聋者;研究组患者不可耐受高压氧治疗。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1.2 治疗用药及仪器

①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17.5 mg/支,国药准字:HC20181022);②前 列 地 尔(10 μg/支;国 药 准 字:H10980024);③腺苷钴胺(0.25 mg/片;国药准字:H13020514);④巴曲酶(5 BU/支;国药准字:H20030295);⑤敏使朗(6 mg/片;国药准字:H20040130);⑥降血糖药物根据患者个体化病情选择;⑦醋酸泼尼松片(5 mg/片;国药准字:H44020682)⑧空气加压舱(YC-3200J-X/0.3-24)。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行常规糖尿病突发耳聋治疗方案:①激素+扩容治疗:醋酸泼尼松按体质量给药,体质量给药1 mg/(kg·d),应用低分子右旋糖轩500 mL扩容治疗。②改善血液微循环进程:前列地尔10 μg+银杏叶注射液140 mg混合静滴;③个体化血糖控制:酌情选用降糖药物,个体化稳定血糖。④眩晕控制:1次/d,1~2片/次敏使朗用药;⑤神经营养:1次/d,1片/次腺苷钴胺用药;⑥抑制血栓生成:初始计量10 BU,稳定期用药5 BU巴曲酶注射液用药。

1.3.2 研究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引导患者进入高压氧舱内,分阶段性治疗干预。阶段1:20 min加压治疗,设置治疗压力参数为0.2 MPa;纯氧治疗时间设置为60 min;阶段2:5 min休息,并行20 min减压至舱内常压状态,患者即可出仓。1次/d,1个疗程持续治疗10 d,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 d,持续加压治疗3个疗程后。

1.4 观察指标

①纯音听阈:于治疗3个疗程后,以中华医学会颁布的《听力损失分级》为评判标准,检查两组纯音听阈。

②各疗程血糖水平:分别于治疗1、2、3个疗程后,检查患者午餐后2 h血糖水平。

③血清学应激因子及炎性因子水平:于治疗3个疗程后,取患者空腹血3 mL置于肝素钠抗凝管中,行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水平监测。

④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统计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例数,具体包括低血糖、鼓膜穿孔、新发眩晕及耳闷,及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具体包括面色潮红、呕吐、血压波动及头晕。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纯音听阈对比

治疗前,两组纯音听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纯音听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纯音听阈对比[(),dB]

时间 对照组(n=44) 研究组(n=44) t值 P值治疗前治疗后78.21±11.89 59.12±6.12 79.12±11.81 51.89±5.79 0.360 5.692 0.720 0.001

2.2 治疗后两组各疗程血糖水平对比

治疗1、2、3个疗程后,两组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各疗程血糖水平对比[(),mmol/L]

表2 治疗后两组各疗程血糖水平对比[(),mmol/L]

时间 对照组(n=44) 研究组(n=44) t值 P值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8.77±2.29 8.65±2.26 8.31±2.02 7.26±2.13 7.01±2.05 6.41±1.59 3.203 3.565 4.903 0.002 0.001 0.001

2.3 治疗前后两组血清学应激因子及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血清学应激因子及炎性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学应激因子及炎性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学应激因子及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学应激因子及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因子时间对照组(n=44)研究组(n=44)t值 P值C-反应蛋白(g/L)NO(μmol/L)NOS(U/m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54±1.33 3.41±0.55 37.99±4.24 48.95±5.35 128.54±12.43 146.71±13.98 4.53±1.28 2.74±0.38 36.25±4.23 65.82±6.13 126.56±12.21 178.54±15.39 0.036 6.648 1.927 13.754 0.754 10.155 0.971 0.001 0.057 0.001 0.453 0.001

2.4 治疗后两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治疗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原初诱因较多,临床患者可表现为单侧耳听力纯音阈损失严重,甚至超过30 dB,患者发病期间可表现为眩晕、而堵塞感、耳鸣等表现,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针对突发性耳聋原发病为糖尿病的患者,其致病机理迄今未明,但可参照动物实验结果推断出可能病机与血液高糖状态所致微血管病变及血液循环速率较低有关[4]。

糖皮质激素类制剂进入人体活化后,可通过抑制病变组织处炎症反应进程,减少细胞凋亡数,降低血管通透性,提升内耳血管处微循环水平,维持耳组织各处淋巴液稳定调控水平,维持其正常生理机能[5]。临床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类代表药物强的松在抗病毒及抗炎作用上效果显著,患者短期用药后,血液中炎症因子及中介因子数有显著下降[6]。这主要与糖皮质激素可起到抑制白细胞及巨噬细胞聚集与吞噬的生理机能有关,炎性反应进程受阻,进而达到炎性因子水平调控的目的[7]。另有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可干扰免疫球蛋白与表面受体结合,减少C-反应蛋白释放水平,调控机体免疫灵敏度,避免机体免疫细胞过度活化。最终可改善机体炎症表现及抑制机体免疫反应进展,减轻微循环血管壁受损程度,恢复内耳血液循环正常状态[8]。故尽早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患者听力受损程度可降到最低[9]。然而针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单一应用该药则面临着血糖升高的风险。从药代动力学角度分析,其可促进糖异生,影响机体分解代谢葡萄糖进程,过多肌糖原与肝糖原集聚,血液呈现高糖状态[10]。因此在用药剂量上需严格把控,避免用药过多诱发患者高血糖及免疫力下降与治疗目标相悖的表现。也正由于糖皮质激素的升糖特性,临床近年来旨在探寻一类有效且安全的辅助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病症快速转归[11]。

该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经高压氧辅助治疗3个疗程后,纯音听阈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但两组并发症及不良发生率相似;研究组治疗后血清学应激因子及炎症因子浓度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高压氧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炎症水平与应激水平,且高压氧辅助治疗方式较为安全,且可显著改善患者听力水平。分析原因为高压氧辅助治疗具有以下作用:①调节机体免疫水平,减少炎性中介因子释放效能;②促进前庭神经及毛细胞修复;③降低微循环处毛细血管通透性程度,缓解组织水肿进程;④高氧环境下,机体组织中及血液中氧弥散距离显著增加,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提升机体氧合程度在纠正组织缺氧表现时,也可改善血液循环状态[12]。研究表明,耳蜗组织结构与组织供氧量水平梯度有关,当机体处于低氧状态时,耳蜗较正常状态下结构异常,解决办法为纠正耳蜗处低氧[13]。鉴于耳蜗处血管多为毛细血管类型,供养机制并非直接氧合,而是通过氧气分子弥散获取氧,故流向内耳的血液量会因机体低氧状态而降低[14]。局部缺血诱发突发性耳聋。高压氧治疗旨在纠正机体低氧状态,提升血液中氧分子弥散程度,提升耳蜗处血供水平,减少因缺血性损伤造成的耳蜗结构器质性改变,为预后听力水平提升奠定结构学基础[15]。高氧状态下,机体氧化反应进程加快,新生血管再生速率加快,从而改善血液循环与血供状态;机体中持续增加的氧自由基也可显著提升耳蜗处的抗菌效能,抑制炎症反应进程[16]。

该研究表明,研究组各疗程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血糖控制效果越佳。提示高压氧辅助治疗可有效调控糖尿病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血糖水平。这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①高压氧治疗可促进侧支血管代偿,寻求血液循环新通路[17];②高氧状态下胰岛β细胞受体灵敏度可得到显著提升,体内糖分解代谢利用率升高可改善血糖水平;③高氧状态下机体氧化还原反应进程加快,糖原分解量提升,可为ATP合成提供充足初始材料,促进胰岛细胞生理功能转归。但因高压氧治疗具备显著降糖效果,故应定期监测患者空腹血糖状态,防止诱发低血糖表现[18]。

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突发耳聋患者应用高压氧辅助治疗,可降低患者血清学应激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及降糖效能确切。

猜你喜欢

耳聋高压氧疗程
深刺听宫治疗耳鸣、耳聋验案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治子宫脱垂
传染性软疣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耳聋耳鸣辨证施护
电针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27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