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在初中英语隐性课程中的作用

2021-09-14吴璇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7期
关键词:隐性课程网络初中英语

吴璇

【摘要】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隐性课程的落实将会影响学生世界观的建立,并且有助于初中英語教学体系的完善,帮助教师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在隐性课程的帮助下,学生的品德言行得到了培养,学生们的日常行为也实现了规范。本文将主要围绕网络在初中英语隐性课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网络;初中英语;隐性课程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在网络资源的帮助下,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了创新。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生们无法按时返校进入课堂学习,网络课堂成为2020年上半年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阵地。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师生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的内容和任务,使学生即使在家也能够完成高质量的英语学习,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和提高。另一方面,网络资源打破了传统模式下初中英语教学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在初中英语隐性课程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隐性课程概述

美国教育学家Philip W.Jackson最早提出了隐性课程,这一概念被提出以后,教育界的学者和研究者对其产生了较为浓厚的研究兴趣,而这一概念也迅速被人们所接受。对隐性课程进行深入分析后,我国的教育学家认为,隐性课程是存在于学校情境之中的,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展现,与之相对的就是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包含校园班级文化、校园,班级管理制度以及校风和班风等多种内容,还涉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等。但是对于隐性课程来说,其最重要的载体仍然是学科本身,这是因为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最根本的途径仍然是课堂。对于中学英语教师来说,要想充分发挥出隐形课程的效力,就必须使隐性课程与英语学科本身进行深入结合。

二、网络资源和技术在初中英语隐性课程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首先,网络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使教师更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若是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那么将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引导学生以更加愉快的心情接受英语知识。利用网络技术,比如多媒体技术等,实现英语教学的图文并茂,制作出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将英语知识以生动图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增强英语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同时也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其次,将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与初中英语教学相结合,能够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交流共享。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对国家、地方和校本这三级课程进行全面资源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传播和共享,有效解决了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根据相关统计,涉及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类的广域网有近400家,其中还涉及较多的英语动漫和英语视频教育资源,这些都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了较大的刺激作用。

除此之外,网络资源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帮助学生实现其个性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发展。在教育领域,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学科知识和教学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整个教学活动张弛有度,学生能够准确地感知所学习的英语知识。在网络资源的帮助下,学生拥有了更多渠道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英语作品进行自主阅读学习,充分尊重了自己的个性发展。利用网络平台,使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培养锻炼,促进了初中学生的综合发展。

最后,网络资源和网络技术的存在也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打破了传统模式下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生无法按时返校,2020年上半年的学期任务也就很难完成。但是因为有网络技术作为支撑,学生在家就可以实现与教师的面对面交流,教师也能够按照教学计划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没有因为疫情使教学计划被搁置,完美地落实了学生培养的各项要求。

三、网络运用于初中英语隐性课程的有效措施

1.搭建起网络平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一般来说,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的,也就是校园和课堂之中,但是受到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我们不能忽视虚拟环境,也就是网络对于学生的影响。网络具有较大的潜在教育功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搭建起网络平台,构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引导学生在虚拟网络环境中能够自主进行英语学习。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网络资源都是对学生有利的,在现今的网络世界发展中,学生们将会接收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消息,但由于学生的思想发展还不够全面,因此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教师此时就需要发挥出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进行有利英语学习资源的挑选,真正发挥出英语网络资源的效用,在班级内部营造出良好的英语学习风气。

一方面,可以以班级QQ群和微信群为载体,班级内部定期在群里发布学习文件和材料,所选的材料应该是生动活泼的,以英语小短文和小故事为主,同时也可以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介绍和英语常用短语举例等,还可以包括英语寓言故事、英语谜语以及外国名人小传等内容;另一方面,利用实时的交互工具,比如QQ视频对话、腾讯会议或腾讯课堂等软件,在班级内部建立口语交流平台,在学生内部构建起英语语言环境,即使不在同一个空间,也能够进行英语交流训练,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为学生营造一种想要说英语的氛围,同时也打破了学生们在现实空间中说英语时可能存在的尴尬,引导学生想说英语、敢说英语。除此之外,对于学校来说,还可以在学校内部建立起网络英语广播电台,在各个班级和年级中选择发音比较标准的学生担任英语播音员,在午休或空闲时间主持英语节目,设计英文歌曲赏析、娱乐动态以及英语新闻播报等内容,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在校园内部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英语语感,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2.组织网络活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剛刚接触到英语网络教学时,教师可能会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技术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英语教学,包含较广的范围,并且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上可以进行不断创新,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和英语竞赛等,激发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首先,对小组活动的开展进行分析。即使是在网络平台,学生也能够很好地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英语知识掌握水平和英语学习程度进行小组的划分,不像教室那样有着座位等因素的限制,通过英语学习小组,实现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综合训练。在小组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根据活动内容划分为口语练习小组、英语表演小组以及英语阅读小组等。其中,口语练习小组的学生可以将生活中的有趣经历作为口语练习内容,用英语讲述给同伴听;英语阅读小组的学生可以选择英语文章和英语学习材料,采取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泛读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生词率应该控制在5%以内;而表演小组的学生可以选择英语歌曲的学习演唱,也可以进行简单的英语歌剧的表演。以上小组活动将会依靠网络平台开展,学习小组的小组长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组织组员完成各项任务和活动。因为活动内容是学生所喜爱的,并且部分活动的开展可能是学生的英语短板,所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英语训练,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其次,组织开展集体活动。网络平台具有独特优势,即使不处于同一个空间之中,也能够将学生们连接起来,完成英语教学的相关任务。利用网络通知功能,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发送给全体学生,进而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比如英语晚会和英语读书报告会等。同时,利用腾讯课堂和腾讯会议等软件,班级学生可以共同观看英语电影或英语电视剧,实时进行思想交流,教师也能够随时掌握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动态。教师还可利用这些软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展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将课堂向外延伸。

四、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在英语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在开展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该实现网络教学的开拓发展。隐性课程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网络资源和网络技术的结合对学生发展有着促进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搭建起网络学习平台,打破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限制,增强初中英语教学的趣味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宇.高中英语教师隐性课程的开发利用研究——以广东省惠州市x中学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2019.

[2]方绍琴.浅谈中学英语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南北桥,2019(4):147.

[3]包燕.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模式分析[J].智库时代,2019(40):177-178.

[4]唐依铭,张宜.“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中隐性课程的开发[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6):269-270.

[5]陈雪.隐性课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9):89.

[6]方锦承.网络与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9):158.

猜你喜欢

隐性课程网络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校企合作开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优势与机制研究
中国古代教育对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启示
浅析隐性课程对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
论小学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