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出院准备度调查研究
2021-09-14陈月治安星凯孙静
陈月治 安星凯 孙静
脑卒中是我国成年居民的首要致残、致死性疾病,而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4%~55%[1-3],患者进食过程中出现流口水、呛咳、误吸、呕吐等障碍,进而引发严重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4],导致患者死亡率升高,住院时间延长,是预测脑卒中后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5-6]。出院准备度(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7]是指医务人员综合分析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状况,判断患者和/或家属所具备的离开医院、回归家庭和社会、进一步康复的能力,其内涵也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患者出院准备度与其过渡期的安全和结局息息相关[8-11]。研究利用科学的评估工具对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进行院内到院外过渡阶段的准备程度状况进行调查,探讨影响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相关因素,进而为提出改进措施、预先干预,促进患者出院后的自我及家庭管理与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12月对厦门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62位患有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住院患者进行现况调查。纳入标准:(1)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头颅MRI、CT检查)证实,并伴有吞咽障碍;(2)意识清晰,生命体征平稳;(3)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1)既往有其他脑创伤、脑血管疾病;(2)脑梗死发病前已出现吞咽障碍;(3)存在药物和酒精依赖史;(4)神经或精神疾病;(5)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6)已参与其他研究。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法,方便抽样,样本量62例,回收有效问卷62例。
1.3 调查工具
(1)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水平、婚姻状况、职业类型、医疗付费的方式、现阶段家庭人均月收入以及患者的居住情况,疾病相关资料包括住院天数、服药种类等。(2)出院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RHDS):研究中应用的量表为我国台湾学者林佑桦等进行翻译并修定的中文版RHDS[12],包括个人状态(3个条目)、适应能力(5个条目)和预期性支持(4个条目)3个维度,共12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0~10分评分,量表总得分为120分,总分或者平均分越高,表示患者出院时准备情况越好[13]。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出院准备度评分
本研究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平均为(7.20±0.86)分,各维度得分详见表1。
表1 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出院准备度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2.2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对出院准备度得分影响分析
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居住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情况、住院次数、服药状况及出院指导质量对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对出院准备度得分影响分析
3 讨论
3.1 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处于中度水平
本调查62例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均分为(7.20±0.86)分,为中等水平,与国内其他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4]。出院准备度3个维度中得分由高到低按顺序为预感性支持(7.46±0.80)分、个人状态(7.18±0.88)分和适应能力(6.98±0.91)分,由于自身吞咽功能方面发生障碍,经住院治疗及调理后,自身体力和精力等方面得到了一定恢复,但状态稍差于一般病种[15],在完成对自我照护等方面存在有一定影响,使得适应能力得分处于三者最低。医务人员较完善的出院计划和精准的健康教育所发挥的良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总体得分。
3.2 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出院准备度影响因素
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文化程度、居住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情况、住院次数、服药状况及出院指导质量会影响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在本次研究中,65岁以下患者占43.5%,青中年患者数增多,与目前脑卒中的发病趋势相符[16],提示我们重视脑卒中相关疾病知识在中青年群体中的宣传力度,及早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各种危险因素进而达到脑卒中疾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生的目的,做好一级预防。
3.2.1 文化程度、居住状况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 调查对象中学历为本科及以上、以非独居为主要居住方式、接受到有效出院指导的人群出院准备度得分较高,可能与其知识获取能力强、家庭支持充足等有关。知识获取能力较高可以对在院治疗及出院指导信息有较好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家庭支持充足,可以减低患者出院心理压力[17];而文化程度水平低的患者其对危险因素的识别与控制能力以及我管理及康复能力相对较差,尤其是独居老人,患者出院后因年龄大、记忆差,严重影响其出院准备度。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高质量的出院指导能够有效提高其对出院准备度的感知,可进行有效干预,因此临床实践应重点探索如何有效且可行的提高出院指导质量,进而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促使其更好的适应出院,同时鼓励患者出院后尽可能与家人同住,充分调动社会支持资源。
3.2.2 医疗费用支付情况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 样本中家庭人均月收入以4000~6000元为主,占40.3%,人群经济状况处于一般水平,表明患者出院后良好的经济条件能够有效提高出院准备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越高,可提供充足的经济保障,有效利用医疗资源,保障患者出院时的最佳身体状况与出院后各类需求的满足[18],故患者心理负担小。进而可提高出院指导质量,提高出院准备度。
3.2.3 住院次数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 根据分析结果,首次入院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出院准备度高于两次及以上再次入院患者,后者占总样本量的58.1%,提示针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反复入院患者,需要加强关注,加强出院前指导,通过寻找卒中事件的发生原因[19],对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等进行控制,减轻再发生的几率,降低其残疾的程度,做好二级预防。
3.2.4 服药状况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 调查对象中需规律服药及服用药物种类达3种及以上的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最低,提示服药种类越多患者出院准备情况越差。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与服药种类增加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负担有关,同时提示患者本身病情复杂,并发症和药物副作用也相应增加,进而增加了出院前准备的难度。因此对这部分患者在出院指导时应认真做好用药指导和出院后随访,并重点告知其所服用药物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并且切实了解药物治疗对自身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减少其错服药及漏服药事件的发生[20]。
3.2.5 出院指导质量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 研究显示,患者出院前是否接受有效的出院前指导会对其出院准备度产生影响。出院指导可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疾病及后期康复护理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成功从医院过渡到家庭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给予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指导时应强调出院指导的质量,运用有效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适宜的方式提供其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注重患者的反馈,形成双向沟通模式,在院期间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到疾病的日常护理中,以提高其对疾病知识及后期康复技能的掌握能力,为出院准备切实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的文化程度、居住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情况、住院次数、服药状况及出院指导质量是出院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该类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中度水平,其中家庭社会所能给予的支持相对充足,而适应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能力及个人整体状态的的准备相对不足,医院应切实做好患者出院前准备工作,提供个性化的出院指导,加强对个人状态的调整和对病后日常生活的适应,使得患者在出院时具备更加理想的准备条件,降低疾病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