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便秘40例实施中医推拿和穴位敷贴的护理效果分析
2021-09-14张玲
张玲
在临床中便秘属于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由于现在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再加上普遍存在久坐和运动量少等问题,极大地增加了便秘的发病几率[1]。作为便秘的高发人群之一,儿童一旦发生便秘就会引起胃肠道功能失常,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对其智力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儿童便秘患者本身年龄比较小,身体发育尚未完善,如果采用西药治疗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和发育,因此临床中常常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技术对患儿便秘进行治疗,其不良反应少,而且具有很好的效果[2]。基于此,文章选择我院收治的相关病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纳入对象,对采用中医推拿和穴位敷贴护理患儿便秘40例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对患儿便秘治疗的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便秘患儿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纳入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4月—2019年3月,按照病历单双号将这些患儿划分为联合护理组和推拿护理组,每组各有40例。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予以通过和批准,所有患儿的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晓同意,并且签字确认。推拿护理组中共计包括23例女,17例男,年龄为0.6~4.5岁,平均年龄为(2.6±1.4)岁,病程为1~6 d,平均病程为(4.0±1.4)d;联合护理组中共计包括22例女,18例男,年龄为0.6~4.0岁,平均年龄为(2.8±1.3)岁,病程为1~7 d,平均病程为(4.1±1.5)d。在上述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了进行组间比较的基础。
1.2 方法
采用推拿护理对推拿护理组进行护理,具体方法为:若患儿为实证:清天水河,共计推拿200次,退六腑,共计推拿200次,清大肠,共计推拿300次。护理人员在患儿腹部紧贴手掌,将其肚脐作为中心,采用环旋按摩的方式进行顺时针按摩,持续5 min,推下七节骨,共计推拿300次。若患儿为虚症:补脾经,共计推拿300次,推三关,共计推拿300次,捏脊,共计5遍[3-4]。每个疗程为10 d。
在推拿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的方式对联合护理组进行护理,具体方法为:药方组成:肉桂6 g,当归30 g,枳壳30 g。将上述药材打磨成粉状,然后通过纱布将其包裹好,将其贴在患儿的神阙穴中,通过医用胶带予以固定,并且使用电吹风予以加热,每次敷贴时间为4 h,2 d一次[5]。每个疗程为10 d。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的患儿便秘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对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积分进行评价,其中包括小便黄染、夜间哭闹、腹痛腹胀、胃纳差减少和排便困难等,每项最高分为3分,患儿获得的分数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低[6]。通过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按照百分制划分,其中90分以上即为满意、70~89分为一般满意,6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一般满意+满意=总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与分析两组患者的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改善
在各项症状评分方面,联合护理组明显优于推拿护理组,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症状改善(分,±s)
表1 症状改善(分,±s)
组别 小便黄染 夜间哭闹 腹痛腹胀 胃纳差减少 排便困难推拿护理组(n=40) 0.17±0.080.56±0.040.38±0.120.69±0.091.99±0.32联合护理组(n=40) 0.05±0.010.08±0.030.18±0.090.23±0.040.75±0.19 t值 9.41460.7568.43329.53921.07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2 护理满意度
推拿护理组达到了80.0%的护理满意度,联合护理组达到了97.5%的护理满意度,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联合护理组优于推拿护理组,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在儿童中便秘是一种常见病,其与患儿自身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具有密切关系,而且还和患儿的肾脏、脾脏和肺器等有关[7-8]。导致患儿便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1)饮食因素:饮食过于精细、糖分不足、分量太少,会导致患儿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量变少,进一步降低了患儿的大便量,从而引起便秘;如果患儿饮食中具有过高的蛋白质含量,也会引起大便干燥和碱性过高,从而减少排便次数;此外,患儿食用含钙量过高的食物或者水果、蔬菜摄入量少也会引起便秘;(2)不良的生活习惯:然而如果没有形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或者生活没有规律,也容易导致患儿便秘,比如一些患儿贪玩在具有便意的时候没有及时排便或者生活环境突然改变往往会引起便秘;(3)疾病因素:如果患儿患有先天性巨结肠、肛门周围炎症、肛裂、甲状腺功能低下、营养不良和佝偻病等疾病,也会引起便秘。在祖国医学中认为,患儿如果出现脾虚津耗、肠液枯燥以及气滞血瘀等,就会引起大便干结,并进一步导致患儿便秘。患儿便秘会导致大便秘结不通,患儿的排便时间也会受到影响,进一步影响患儿的胃肠道功能。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患儿便秘,除了会使患儿的营养吸收受到影响,还会对其智力发育和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地威胁[9-10]。所以,必须要采用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患儿便秘进行治疗,缓解其临床症状,促进其营养吸收,从而进一步的保证患儿的生长发育。
传统临床上很多都是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治疗患儿便秘,然而患儿普遍具有较小的年龄,再加上较低的机体耐受度,因此往往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而且预后情况比较差。现在,在患儿便秘的临床治疗中较多地应用到了中医综合护理的方式,其主要是通过穴位敷贴、推拿治疗等方式对患儿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患儿的胃肠道蠕动,改善患儿症状[11-12]。推拿能够对患儿的全身气血进行调节,加快其新陈代谢,对患儿便秘症状的改善十分有利。中药穴位贴敷药方中的枳壳和肉桂能够发挥行气除满的功效,而且可以去积消痞,能够很好地提升患儿的胃肠功能,当归则具备养血润燥的作用,药物共同作用可以对神阙穴周围神经进行有效刺激,进一步改善消化功能[13-14]。神阙穴位于人体的肚脐部,其与人体的各种经脉和脏腑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而且肚脐部位具有比较少的皮下脂肪,在腹部下面存在着非常多的动脉血管和经脉血管,再加上丰富的毛细血管,在神阙穴对患儿实施穴位敷贴可以有效刺激人体,极大地提升了药物的吸收效果。被吸收之后的药物能够通过患儿的各个经脉快速地通往全身,加快患儿经络和气血的疏通,有效的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通过中药穴位敷贴的方式可以促进患儿对药物的局部吸收,并且有效的刺激穴位,与中医推拿联合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便秘治愈率。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推拿护理对推拿护理组进行护理,采用中医推拿和穴位敷贴的方式对联合护理组进行护理,结果显示,在各项症状评分方面,联合护理组明显优于推拿护理组,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联合护理组优于推拿护理组,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患儿便秘实施中医推拿和穴位敷贴联合护理的效果确切,而且家属护理满意度更高。王蕾华和陈颖颖等[15-16]人在研究中发现,治疗后,推拿和穴位敷贴联合护理的研究组患儿排便困难(0.56±0.23)分、腹胀腹痛(0.32±0.26)分、夜间哭闹(0.41±0.21)分、小便黄染(0.24±0.12)分等与单纯推拿护理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印证了本文的研究观点。
综上所述,针对患儿便秘实施中医推拿和穴位敷贴联合护理的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保证患儿的治疗效果,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