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数据库分析补骨脂肝毒性的文献计量研究
2021-09-14张新茹孙秀波陈亚丹
于 玲,张新茹,孙秀波,陈亚丹
0 引言
补骨脂是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成熟干燥果实,目前临床主要用于白癜风等皮肤疾病及骨关节炎等症的治疗,但其肝毒性的不良反应严重限制其应用及发展[1-3]。为充分了解我国补骨脂肝毒性的研究现状,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及维普数据库的检索结果,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相关检索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梳理该领域研究发展趋势及特点,以期为研究补骨脂肝毒性的科研人员提供更为直观、准确的参考数据,同时也为了解补骨脂肝毒性领域发展现状提供思路和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研究资料来源于CNKI、万方及维普数据库,运用“高级检索”的方法,分别以“补骨脂”并含“肝毒性”或含“肝损伤”为主题词,检索2020年7月1日之前发表的相关文献,并运用统计分析工具对检索结果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从文献发表年度、所属范畴、作者及所属单位、文献出版来源、资金资助、主要研究方向、被引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梳理补骨脂与肝毒性相关研究的进展。
2 结果
2.1 不同数据库分析特点 3个数据库对补骨脂肝毒性的文献计量分析总体相似,又各有特点(见图1),都包括年份分析、作者分析、研究机构、发表期刊及所属学科分析。另外,CKNI还对文献互引、关键词共现及作者合作情况构建关系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万方的关键词分析以出现频次及百分比的二维图表呈现。维普还有文献被引次数的统计分析。3个数据库的分析趋势基本一致,但数据略有差别。
2.2 CNKI数据库分析结果 在CNKI中共检索到101篇相关文献,包括中、英文文献,经筛选纳入100篇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见图2~图4。由图2可知,补骨脂肝毒性的文献最早见于2005年,其引用文献可追溯至1960年之前,提示补骨脂的肝毒性从2005年以后才逐步被报道,发文量呈年度稳步上升趋势。
从作者合作情况分析,发现发表团队之间较分散,多以机构内部或同一地区合作较多,地区间合作需进一步加强。见图3。
进一步对文献分布情况分析,资源类型主要为期刊论文(占58%),多属于医药卫生科技领域(68.9%),发表杂志中,核心期刊占71.1%。从基金分布来看,国家级占24篇(22.1%),省级2篇(3%)。发表作者主要为周昆(13篇)、毕亚男(8篇),发表机构主要集中在天津中医药大学(17.6%)、北京大学(6.4%)等。见图4。
2.3 万方数据库分析结果 万方数据库中共检索到52篇文献,全部纳入分析,其中38篇为学术论文。发表起始年份为2005年,虽然发文量没有CNKI多,但总体年度发文趋势与CNKI数据库基本一致,也能反映补骨脂肝毒性的文献发表情况。从作者来看,周昆团队发表文献最多(15篇)。从发表机构来看,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其次是北京大学,与CNKI一致。该团队发表补骨脂文章可作为切入点及重点进行研究。发表期刊集中在《时珍国医国药》《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中药杂志》等,基金来源与CNKI稍有不同,并明确具体基金类型及名称。提示从国家层面上已开始对补骨脂肝毒性的科学研究投入基金,但力度仍待加强。
图1 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对于补骨脂肝毒性文献计量分析的思维导图
图2 CNKI数据库补骨脂肝毒性年度发文量分析
图3 CNKI数据库补骨脂肝毒性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图4 CNKI数据库补骨脂肝毒性资源类型等指标计量分析
2.4 维普数据库分析结果 维普数据库共检索到28篇,全部纳入分析。发文量较少,年度趋势表现不是很明显,发表作者及发文机构与万方统计结果类似,但其增加了“主要研究主题”的介绍。发表期刊《中国中药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时珍国医国药》等。但每个杂志发表的文章数量集中在1~2篇,排名意义不大。
2.5 三大数据库比较 因收录的期刊类型差异,三大数据库对于补骨脂肝毒性的发表期刊排序也不同(见表1),CNKI只对前4进行排序,余下均归为其他(占71.6%)。关于基金来源的统计,维普数据库中未见相关统计数据(见表2)。从发文作者分析得知,周昆团队的文献数量较多,在三大数据库的结果是一致的(见表3)。
3 讨论
3.1 数据库整合分析 CNKI、万方和维普是我国三大中文期刊文献数据库,使用率高,应用广泛,国内影响力大,但3种期刊数据库文献计量整合分析中各有特点。本文以“补骨脂 肝毒性”为检索词,对3种期刊数据库的文献进行分析。三大期刊分析趋势大体一致,均包括年度发文趋势、作者、发文机构、期刊类型、学科类型等分析。不同的是,CNKI增加了可视化分析和作者合作网络分析类型,更加直观、具体。而万方对发文机构、期刊类型和基金来源标注得更加清晰明确。维普增加了主要研究主题的介绍,但缺乏基金来源的统计。因三者收录的期刊不同。3种数据库在收录时间、学科分类、期刊收录种类、检索方式等多有不同,检索字段也有不同之处,医学期刊论文收录数量有一定的差距。CNKI期刊收录时间始于1915年,部分期刊回溯至创刊,万方收录时间始于1900年,维普期刊收录始于1989年[4],因补骨脂肝毒性文献发表年份较晚,因此,三者对于补骨脂文献检索的起始年份相同,均为2005年。但因三者收录的期刊和文献量的不同,共检索到的文献数量差别较大。对于数据库获取有限,又不想增加经济负担,在补骨脂肝毒性方面的文献分析,可以选择CNKI或者万方数据库。
表1 3种期刊数据库收录的前10种期刊排序
表2 3种期刊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基金来源前5名排序
表3 3种期刊数据库收录的期刊作者前5名及发文量排序
3.2 把握研究脉络 补骨脂肝毒性的文献报道最初见于2005年的外文期刊,是补骨脂肝脏保护的文章,关于补骨脂中S-补骨脂酚对大鼠保肝作用的体内外实验[5],2007年第一篇真正报道补骨脂所致肝毒性的文章,是《复方紫灵胶囊致肝损伤原因分析》[6],之后相关报道逐步增多,对补骨脂及其单体肝损伤的发生机制研究也逐渐深入,包括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胆汁转运体及细胞色素P450酶等[7-9]多个方面。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周昆团队发表的补骨脂肝毒性方面的文章最多,进一步检索其发表文章发现,周昆、毕亚男、张玥、杨莉和王昭昕等人应属同一个研究团队,最早于2009年发表补骨脂文章《壮骨关节丸中肝毒性药材的筛选研究》[10],研究一直持续至今,最新一篇是2020年2月发表的《补骨脂素对雌、雄大鼠细胞色素P450酶5种亚型mRNA水平的影响》[11],研究对象涉及补骨脂水提物、补骨脂单体(如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等),研究内容包括补骨脂不同提取物对大鼠毒性的研究[12]、补骨脂素对大小鼠肝CYP450酶各种亚型表达的影响[13]、大小鼠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及肝毒性机制[12]等。同时,该团队对补骨脂的系统研究也获得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资助项目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等。
3.3 认识该领域不足 通过对三大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在初步掌握补骨脂肝毒性领域的研究现状基础上,了解该领域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
补骨脂肝毒性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发文量有待提高,且多数报道为案例报道,对于补骨脂肝毒性的可能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减毒增效方案的研究有限,有待进一步加强。补骨脂成分复杂,目前已发现117个化学成分[9],主要包括香豆素类、单萜酚类、黄酮类化学成分以及苯并呋喃类和其他类化合物,但目前肝毒性主要集中在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酚等成分的研究上,其他单体成分研究较少。
中药研究方法有待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方法与新技术相结合,有待于全面精准提高补骨脂等中药的肝毒性及作用机制方法[14],进一步阐释单体化学成分与代谢酶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肝毒性的作用规律,并可建立预测模型,提高预测能力。另外,研究中药肝毒性时,需进一步加强药物对肝药酶影响的研究。
总之,掌握必要的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快速有效地了解补骨脂肝毒性领域的研究进展,准确把握研究脉络,明确研究方向,对研究初学者很有意义。希望随着各大数据库的不断完善,计量分析也更加成熟,让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