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mRNA水平对乳腺癌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分析
2021-09-14张琦
张 琦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放疗科 安阳 455000)
当前临床对于乳腺癌主要采用手术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或生物治疗方式进行干预,从而避免肿瘤复发和转移,一定程度上延长病患生存时间[1~2]。但由于少数病患在实施化疗药物治疗时会出现化疗药物耐药性等问题,从而降低化疗效果。随着临床对化疗药物耐药性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有研究指出[3]乳腺癌耐药蛋白水平同化疗药物耐药性之间存在紧密关联性。但目前临床对这一说法尚未形成统一结论,一定程度上限制化疗药物治疗效果的提升。因此,本次研究通过分别观察乳腺癌化疗病患与健康体检者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mRNA水平,对乳腺癌病患化疗前后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mRNA水平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接收的42例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病患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时期在本院开展健康体检的42例女性为对照组。对照组平均年龄(48.69±5.34)岁,平均体质指数(22.96±1.05)kg/m2;实验组平均年龄(48.78±5.46)岁,平均体质指数(23.08±1.10)kg/m2。将每组一般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1.2.1材料和仪器
(1)RNA提取试剂盒采购至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2)PCR检测仪采购至青岛聚创时代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1.2.2检验方式
(1)血浆微泡采集方式:全部研究样本均采集空腹上臂静脉血4ml,将其放置在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管内,置于3000转/min的离心机中实施3min离心处理;随后将血浆和磷酸盐缓冲液以1∶2的比例实施稀释,并选择500g稀释后液体开展10min离心处理,除去细胞碎片;选择2000g稀释后液体开展30min离心处理,除去血小板;选择10000g稀释后液体开展70min离心处理,最后经沉淀获得血浆微泡。选择20ul磷酸盐缓冲液,将其溶解后放置在-80℃冰箱中保存。(2)采用Max Vision TM一步法实施免疫组化分析,将已知阳性切片作为阳性对照,将PBS液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3)mRNA检测方式:使用Trizol裂解液对病理组织和微泡实施总RNA提出,cDNA标本主要是采用MMLV试剂盒进行反转录,扩增则是进行实时定量PCR法。
1.3 观察项目
(1)比较每组研究样本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mRNA相对含量。(2)比较实验组病患化疗前后疗效:将化疗效果分成疾病进展(PD)、疾病稳定(SD)、部分缓解(PR)以及完全缓解(CR),其中PD以及SD属于无效,PR以及CR属于有效。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染色结果以阳性细胞数目以及着色程度作为反应强弱的判断标准。阳性细胞在观察细胞中占比积分标准:阳性细胞≤10%记作1分,在10%~50%之间记作2分,在51%~75%之间记作3分,>75%记作4分。染色强度计分标准:未染色记作0分,淡黄色记作1分,棕黄色记作2分,棕褐色记作3分。依据上述两项指标乘积对结果实施分级,其中0~3分属于阴性,4分属于(+),6分属于(++),≥8分属于(+++),≥6分属于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阳性。依据MP分级对癌组织切片实施病理分析,其中1~2级属于组织学非显著反应(NMHR),3~5级属于组织学显著反应(MHR)。
1.4 数据处理
2 研究结果
2.1 比较两组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mRNA相对含量
对照组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mRNA相对含量低于实验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mRNA相对含量对比
2.2 分析实验组病患化疗疗效
42例乳腺癌病患开展新辅助化疗后,1例(2.38%)为PD,7例(16.67%)为SD,27例(64.29%)为PR,7例(16.67%)为CR,化疗总有效率是80.96%。
2.3 分析化疗前后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表达情况
化疗前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表达阴性以及(+)共19例,表达(++)者有13例、表达(+++)者有10例,阳性表达率是54.76%(23/42)。在实施化疗后,PR组有9例转变为阳性表达,1例转为阴性,SD组有2例转为阳性表达。CR+PR组化疗前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阳性表达率是47.06%(16/34),SD+PR组化疗前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阳性表达率是87.50%(7/8)。化疗前两组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阳性表达率、病理反应以及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化疗前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表达同化疗疗效的关系分析(例)
2.4 化疗前后患者血浆微泡中BCRPmRNA相对含量与化疗疗效的对比
化疗前,各组BCRPmRNA相对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SD+PR组血浆微泡中BCRPmRNA相对含量明显低于CR+PR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化疗前后患者血浆微泡中BCRPmRNA相对含量与化疗疗效的对比
3 讨论
针对存在手术治疗可能的晚期局部乳腺癌病患而言,手术前采用化疗药物干预,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原发肿瘤病灶以及转移淋巴结体积,进而将其肿瘤TNM分期,提升手术切除完全性[4]。针对实施乳腺癌根治性手术的病患而言,在手术后采取辅助化疗以及生物靶向治疗,可有效预防疾病复发,控制微小病灶,增加病患生存时间[5]。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仍然有少数病患在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进而发生转移以及复发情况,通过分析发现导致该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从而降低治疗效果[6]。因此,临床将探寻引起肿瘤细胞出现耐药性的原因作为研究重点。
当前乳腺癌病患化疗多药耐药性已经受到临床高度重视,其中乳腺癌耐药蛋白属于耐药相关分子,其主要分布在细胞膜表层,其通过介导细胞膜外与细胞膜内的药物转运,利用三磷酸腺苷水解时产生的能量促使细胞内药物转运至细胞膜外,进而实现转运过程[7]。通过转运过程可降低细胞内药物浓度,如果癌细胞细胞膜上存在大量乳腺癌耐药蛋白,则会导致癌细胞中化疗药物浓度下降,无法发挥杀灭癌细胞的作用[8]。本次研究中,在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mRNA相对含量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42例乳腺癌病患开展新辅助化疗后,化疗总有效率是80.96%。化疗前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阳性表达率是54.76%。化疗前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阳性表达率、病理反应以及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化疗后,SD+PR组血浆微泡中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mRNA相对含量明显低于CR+PR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泡通常是细胞处于病理或生理状态下才会分泌的一种微小囊泡,直径通常在30~1000nm之间,包含微粒、脱落小泡和外泌体,同时其也是一种重要的细胞间通讯间质,存在细胞间遗传物质水平转移介导作用,另外也可使邻近细胞共同享有遗传物质,最终达到组织内不同细胞与邻近细胞功能相关协调的目的[9]。但是对于出现耐药性的乳腺癌病患而言,由于血浆微泡水平较高,从而使得化疗药物抑制癌细胞功能降低,因此化疗效果不佳,提示血浆微泡中乳腺癌耐药蛋白mRNA的含量可能与化疗的疗效有关。监测血浆微泡中乳腺癌耐药蛋白mRNA水平对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的疗效具有预测作用,这与既往的一些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另外,通过观察不同病理指标病患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阳性率,可知对于能够实施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病患而言,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乳腺癌化疗耐药性同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mRNA含量有关,可通过观察该指标水平来对疾病预后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