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miR-127-3p及miR-129-5p分子与狼疮性肾炎微观血瘀证的相关性探讨

2021-09-14张绍杰汤水福涂晓钱飞婷胡芳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证组肾小管肾炎

张绍杰, 汤水福, 涂晓, 钱飞婷, 胡芳玉

(1.杭州市丁桥医院肾病科,浙江杭州 310021;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广东广州 510405;3.杭州市中医院,浙江杭州 310007;4.绍兴市中医院肾病科,浙江绍兴 312000)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肾脏损害,肾活检显示肾脏受累几乎为100%。LN是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最常见原因,约占60%[1]。本病治疗较为困难,且易复发。LN 除引起肾小球的病变外,尚可引起肾小管间质病变。有报道LN 中肾小管间质病变可达6.9%~86.5%[2]。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Ⅳ型LN 患者合并肾间质病变达62.5%,且与血瘀证密切相关[3]。

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等病理改变符合中医学的血瘀证表现,王永钧教授提出对肾脏疾病血瘀证的辨证应宏观与微观、临床与病理相结合,认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微血栓形成、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等均属于微观意义上的血瘀证[4]。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患者并无肌肤甲错、舌质紫暗等外在瘀血征象。出现上述病理表现后则治疗较为棘手,且效果欠佳。若能早期诊断微观血瘀证,及时加以干预,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进展。故在此围绕LN 微观血瘀证,选取miR-127-3p、miR-129-5p及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对照研究,以期能对微观血瘀证的辨证提供简便客观的指标,以利于临床上的早期诊断及干预。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杭州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LN患者,共60例,其中微观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已于本院或外院行肾穿刺活检,具有明确的病理结果。同时,选取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SLE 诊断标准,符合4 项或4 项以上者即可诊断为SLE,其中包含第7 项者即可诊断为LN。中医微观血瘀证诊断标准:参照王永钧教授《IgAN 肾病理的中医微观辨证》[4]中的瘀痹证标准制定。①死血凝着: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毛细血管内血栓样物质沉积,肾小静脉血栓,毛细血管闭塞、淤血。②肾内微癥积: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纤维性新月体,球周纤维化。符合上述病理表现任意一项者即可辨为微观血瘀证。

1.2.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西医LN 的诊断标准;②符合上述中医微观血瘀证诊断标准;③临床资料完善的患者。

1.2.3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能引起肾脏损伤的疾病患者;②患有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患者;③患有尿路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④合并有心、脑、肝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者;⑤临床资料不完善的患者。

1.3 观察指标

1.3.1 miR-127-3p、miR-129-5p分子表达情况 所有受试者均空腹抽取静脉血8 mL,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以4 000 r/min(离心半径为13.5 cm)离心10 min,分离血浆,并于-80 ℃保存。委托广州维伯鑫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血浆miR-127-3p、miR-129-5p 分子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

1.3.2 肾病理指数 包括活动性指数(AI)和慢性化指数(CI),均采用Austin 半定量法判定,其中AI为0~24分,CI为0~12分。

1.3.3 肾功能指标 检测LN患者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血肌酐(Cr)、血清胱抑素(Cys-C)等肾功能指标。

1.4 统计方法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 秩相关系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表1 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2组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gender and age of LN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1 2组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gender and age of LN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微观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F/t值P值例数(例)30 30性别[男/女(例)]5/25 1/29 2.963 0.195平均年龄(岁)42.76±15.98 42.50±13.71 0.195 0.846

2.2 2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比较表2 结果显示:微观血瘀证组患者的BUN、UA、Cr 和Cys-C 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狼疮性肾炎(LN)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LN patients ()

表2 2组狼疮性肾炎(LN)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LN patients ()

①P<0.05,与非血瘀证组比较

组别微观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Cys-C(mg·L-1)2.13±1.18①0.99±0.28例数(例)30 30 BUN(mmol·L-1)12.75±8.56①5.42±4.02 UA(μmol·L-1)403.93±102.43①308.70±94.17 Cr(μmol·L-1)182.97±161.12①58.53±27.29

2.3 2组患者的肾病理指数比较表3 结果显示:微观血瘀证组患者的AI 和CI 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狼疮性肾炎(LN)患者肾病理指数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renal pathological indexes of LN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3 2组狼疮性肾炎(LN)患者肾病理指数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renal pathological indexes of LN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①P<0.05,与非血瘀证组比较

组别微观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慢性化指数(CI)4.05±2.26①2.53±21.65例数(例)30 30活动性指数(AI)8.32±4.20①5.53±4.51

2.4 2组患者miRNA 分子表达量比较表4 结果显示:在miR-127-3p 分子的表达方面,微观血瘀证组的miR-127-3p 分子表达量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血瘀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iR-129-5p 分子的表达方面,微观血瘀证组的miR-129-5p 分子表达量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而微观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2组狼疮性肾炎(LN)患者miR-127-3p、miR-129-5p分子表达量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miR-127-3p and miR-129-5p molecular expression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LN patients ()

表4 2组狼疮性肾炎(LN)患者miR-127-3p、miR-129-5p分子表达量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miR-127-3p and miR-129-5p molecular expression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LN patients ()

①P<0.05,与非血瘀证组比较;②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miR-129-5p 1.85±1.09①0.81±0.66 1.53±2.10组别微观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健康对照组例数(例)30 30 15 miR-127-3p 7.38± 3.76①②1.73±2.13 1.27±1.23

2.5 相关性分析经Spearman 秩相关分析,6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miR-127-3p表达量与血Cr、BUN、UA、Cys-C 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41,P=0.00;r=0.490,P=0.000;r=0.490,P=0.004;r=0.367,P=0.003)。miR-129-5p表达量与血Cr、BUN 水平呈显 著 正 相 关(r=0.408,P=0.001;r=0.339,P=0.008),而与血UA、Cys-C 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194,P=0.138;r=0.265,P=0.068)。miR-127-3p 表达量与AI 呈显著正相关(r=0.307,P=0.048),而与 CI 无明显相关性(r=0.172,P=0.276)。miR-129-5p 表达量与AI、CI 均无明显相关性(r=0.267,P=0.087;r=0.145,P=0.359)。

3 讨论

狼疮性肾炎(LN)患者很大一部分合并肾小管间质病变,而此病理改变是促使LN 进入终末期肾病的最大危险因素[5]。我们前期研究数据证实此种病理改变与血瘀证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出现血瘀证后预后一般较差,尤其是出现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等较严重的改变,此时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难以逆转,很快便进展至终末期肾病,若能早期加以干预,或可延缓病情进展。肾穿刺活检不能反复进行,故需探索简单易行的客观指标来辅助诊断微观血瘀证。

本研究结果显示,LN 微观血瘀证患者Cr、BUN、UA、Cys-C 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血瘀证患者。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Cr、BUN、UA、Cys-C 等指标均反映肾功能程度,微观血瘀证患者病理表现为肾组织硬化、纤维化、萎缩等,这均是病情加重的表现,所以肾功能程度要比非血瘀证组差。从中医方面来讲,瘀血痹阻肾络,肾失泄浊,久之浊毒内留,故血肌酐、尿素氮等毒素蓄积体内而导致这些肾功能指标升高。陈丽贞等[6]研究也证实,LN 合并血瘀证的患者肾功能指标要显著高于未合并血瘀证患者,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相符合。对血瘀证患者加以中药干预可取得一定的效果。胥晓芳等[7]研究证实,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可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从而能够起到保护肾小管功能的作用。

慢性化指数(CI)能反映肾脏的慢性损害程度,肾小球硬化、纤维性新月体形成、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等病理表现均属于微观血瘀证的范畴,故其CI显著增高。这与我们前期研究结果相符合,研究证实传统意义上的血瘀证LN 患者CI也显著增高,并认为血瘀证与CI具有一定相关性[3]。活动性指数(AI)能反映肾脏活动性病变的程度,其水平越高,说明微观血瘀证组患者疾病活动性越强,需要更为积极的治疗来控制病情活动。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强度不足,活动性病变未有效控制,逐渐演变为硬化、纤维化等病理改变,进而导致CI水平的进一步升高。

LN 微观血瘀证患者miR-127-3p、miR-129-5p 分子表达量显著高于非血瘀证患者,且二者与部分肾功能指标具有正相关性。通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可以排除LN 疾病本身导致的2 个分子表达量改变,说明二者与微观血瘀证具有一定相关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功能情况。已有研究证明miR-127 分子能起到保护肾小管功能的作用[8];同时又有研究[9]表明,百令胶囊可能通过调控miR-127 的表达而达到缓解LN 病情的目的。这说明miR-127 分子在肾脏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Li C 等[10]研究发现,miR-129 能参与小鼠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Wang Q 等[11]研究发现,miR-129等分子能促进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纤维连接蛋白的合成,最终导致纤维化的发生。肾脏纤维化属于微观血瘀证范畴,这也从侧面说明miR-129 分子与微观血瘀证密切相关。miR-127-3p 表达量与AI 具有显著正相关,说明该分子可直接反映肾脏病理活动性情况。本研究显示2 个分子与CI 并无直接相关性,但并不能说明二者与肾脏慢性化病变无关,毕竟二者在微观血瘀证组中的表达是显著增高的,不排除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少,可能存在偏倚等情况,而且并没有对肾脏病理改变情况进行细致的评估,故确切的结论有待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加以证实。

miRNA 除存在于组织外,也存在于血液、尿液、唾液等体液中,这更方便临床采集标本,实用性较好。且miRNA 比较稳定,有研究发现标本在室温存放1周或反复冻融后,miRNA的变化很轻微[12]。由此可见,miRNA 分子是较理想的研究指标。本研究的2 个miRNA 分子已证实与微观血瘀证具有一定相关性,加之检测方便、稳定,具有作为特异性标志物的潜力,但还需后期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猜你喜欢

证组肾小管肾炎
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医证型与左室质量指数及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研究
游离脂肪酸与2型糖尿病肾病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无线体温监测技术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不同证型穴位温度变化情况及中药治疗效果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与血清胃蛋白酶原的相关性研究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奶牛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IgA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的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