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1+X”模式的阅读教学

2021-09-13刘新燕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01期
关键词:母鸡笔者教材

刘新燕

基于统编教材,小学语文“1+X”阅读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关于“1+X”,统编语文教材的主编温儒敏曾说:“所谓‘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课外阅读的文章。”“1+X”阅读教学,突破了单篇教学模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为语文课堂增添色彩,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行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也落实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课程目标。

“1+X”教学模式既能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量,又是建设开放式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的一种重要手段。“1+X”中,“1”是统编教材的精读课文,“X”是自读课文或是课外阅读文本;“1”是课文或单元所生发的议题,“X”是以议题为线索组织的课内外文本。那么,教师在讲课文时要如何构建“1+X”模式的阅读教学课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提高整合力,恰当地萃取“X”

统编教材实行单元教学,一个单元一篇文章,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从知识到情感,从需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到需要形成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等,要教的东西很多,可以拓展的内容也很丰富。要提高拓展的可操作性,教师就应该先在自己的大脑里形成知识能力、情感的网络,然后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特点、训练的重点,再结合单元主题、语文要素,从文章题材、作者、内容、情感、表达方式等萃取文章,做到科学搭配、合理选择,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服务。教师在明确拓展点后,再确定用什么样的媒体、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的整合能力,以真正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循序渐进,灵活呈现“X”

课堂教学都必须循序渐进,小学语文“1+X”阅读教学也一样。教师设置的“X”的拓展要充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能力水平,由易到难,从而使学生有兴趣、有能力去阅读。不能一篇一篇孤立地呈现文章,也不能把多篇文章无序地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的阅读会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基于此,教师要从教材出发,根据教学目标去拓展“X”,由易到难有序地呈现“X”。如,在教学文言文《铁杵成针》这一课,在导入时,笔者先呈现李白写的《静夜诗》《望庐山瀑布》;体会主题时,笔者呈现现代文《“成”与“功”》;最后呈现文言文《司马光好学》《匡衡凿壁借光》。

三、探究好“l”,拓展好“X”

有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大容量,以及课堂表面的热闹,会堆砌大量的材料强调“X”,而忽视“1”或架空“1”,这是“喧宾夺主”。新课标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材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重要载体。“1”是根,具有统领和灵魂作用,只有探究好“根”才能更好地开枝散叶。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必须尊重教材,充分利用好教材,通过对教材这一典型例子的钻研探究,来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自主合作探究“1”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宗旨一。因此,在“1+X”的阅读教学上,对“1”的探究必须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教师只是学生的引领者和陪伴者。如,笔者在教学《母鸡》这堂课时只有6个环节:复习导入——自主探究——體会情感——总结——比较阅读——拓展阅读,每个环节活动的主人公都是学生。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说、读、讨论等。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例如,小组讨论:说说从文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了母鸡的什么特点时,教师让学生充分自由读,然后小组交流,再到全班交流,学生谈出了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当学生说到“立刻警戒”这重点词句时,教师让学生说说换成“警戒”好不好,让学生各抒见己,并引导学生想象说话:想象一下还有哪些情况这只母鸡立刻警戒起来。母鸡可能会怎样警告自己的鸡雏?教师口述情境,学生想象说。整堂课,学生们围绕话题进行探究,讨论得热火朝天,课堂学习气氛浓厚。

(二)横向、纵向拓展“X”

统编版语文教材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十分注重让语文课往课外延伸。从教材出发,教师根据语文要素、学情,认真斟酌,然后按照相似或差异的方式横向或纵向确定“X”,顺其自然地组织学生阅读。

首先是横向上的拓展。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相同的题目、题材或相同表达方法的文章拓展。如,在讲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时,笔者结合了同题目的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在讲授《白鹅》时,笔者联系到了同一题材的俄国叶·诺索夫的《白公鹅》;在讲老舍《母鸡》时,笔者联想到了相同表达方法的杨朔的《荔枝蜜》。

其次是纵向上的拓展。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会不同,如,李清照前期作品是清新的,而后期作品却是凄凉的。同一位作家写相同主题的文章但表达方式却不同,如,教师在讲授老舍《母鸡》一文时,可引导学生阅读老舍的《猫》,让学生体会到即使同一作家在写相同的事物时也可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四、强化方法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叶圣陶说过:“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学生在举一反三的阅读实践中,慢慢形成阅读能力。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是实践性的课程”,“1+X”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强化方法的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笔者在教学《母鸡》一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母鸡从一向不喜欢到喜欢,对母鸡敬佩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当学生体会到作者的表达目的是突出对母爱伟大的敬佩时,笔者总结出了“欲扬先抑”这一表达情感的方法,接着迁移引导学生阅读相同表达方法的课外文章——杨朔的《荔枝蜜》。笔者还让学生联系之前学的老舍的《猫》,比一比说说这两课文的异同并让学生完成表格,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学生很快就总结出了其相同和不同之处。接着,笔者小结出阅读方法“比较”。在教学的过程,笔者还指导学生快速默读整体,感知文章,通过细细品读重点段落、抓住关键词句一边读一边批注、读思结合、讨论等方法来体会事物的特点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为了迁移巩固课堂所学的阅读方法,课堂结束后笔者找了三篇课外描写动物的文章:《天鹅》《松鼠》《马鹿有情》,让学生比较阅读。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文章后的阅读思考题去阅读批注,并较好地完成阅读卡。

总之,“1+X”阅读教学模式发挥了统编语文教材的优势,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理念。如果教师坚持在课堂上采用“1+X”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会使学生真正地爱上阅读,爱上语文,逐步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冷  玥

猜你喜欢

母鸡笔者教材
教材精读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藏蛋的母鸡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鸡的一家之母鸡妈妈
一只特别的母鸡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