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教学走进童心,有效策略绘就童年

2021-09-13何品怡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01期
关键词:童话教学教学策略

何品怡

【摘要】童话世界无奇不有,能激发学生浓郁的阅读兴趣、增强习作自信。在小学语文中年段童话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探寻童话之美,感受童话创编之乐,从而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教师在读童话的过程中,能启发和引导学生树立好的思想,陶冶性情。

【关键词】童话教学;教学策略;童话创编

新编《辞海(1979年版)》中指出,“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熏陶。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童话”深受儿童喜爱,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浓郁的阅读兴趣,增强习作信心。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选编了不少童话作品,在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及习作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童话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探索小学语文中年段童话教学策略,并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童话创编。

一、小学语文中年段童话课文编排及学习要求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编排了四篇童话,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习作要求是“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三年级上册“预测”策略单元编排了三篇童话,语文要素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习作要求是“尝试续编故事”;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也编排了童话,习作要求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编排了一篇童话;四年级下册童话单元编排了三篇童话,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习作要求是“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

二、巧用语言文字和插图,探寻童话之美

(一)品读语言,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童话具有浓郁的幻想色彩,运用夸张的手法让童话充满着神奇、趣味和独特美感。在童话世界中,有趣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美好的愿望都可以实现。在童话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尝试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进行教学,品读语言,引导学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如,小组分角色读、教师示范读、自由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增强学生的童话阅读兴趣。

在品读童话的过程中,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一起看花儿跳舞、看月亮微笑、听星星唱歌,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悲伤、一起经历重重挑战……通过自己个性化的朗读展现人物的思想、态度,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悟蕴含其中的情感。在品读完故事后,笔者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和情节,谈谈自己的感想,通过自己个性化的品读,感受童话丰富、奇妙的想象。

(二)利用插图,感受奇丽的童话情境

童话作品中的插图以其直观的形象性、独特的艺术价值,能够帮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感知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加深对童话故事内容的理解,增强阅读效果。教学时,笔者借助童话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感受童话世界的神奇和人物形象。比如,笔者会引导学生观察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中的插图,其中一处插图是“一棵大树上长着各种形状的鸟窝”,与课文内容相对应,另一处插图是“树干上有‘水珠滴落”,这是课文内容中提到的——变成大树的“我”流出的口水……这样充满童趣的生动画面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并激发他们对想象世界的向往。再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故事结尾处的插图:小女孩趴在窗前,微笑着亲吻了豌豆叶。这样的画面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小女孩觉得那一天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出豌豆苗的生长与小女孩恢复健康之间的联系,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人物快乐的心情,也能加深其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体会美好的人物形象

1.角色扮演。童话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在童话世界中,植物、动物、物品等都像是一个“人”,会说话,会想事情,也会有开心、伤心的时刻。在学习的过程中,笔者设置了合作探究环节,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和所扮演的故事人物一起经历情感的起伏变化,不知不觉中将自己融进童话故事中,感受人物的真情实感。

2.复述故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对第二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明确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地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复述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比如,在复述《巨人的花园》之前,笔者抓住巨人花园里的情景变化线索,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描写了哪些画面。其次,笔者采用边朗读边想象画面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每幅画面的不同,引发学生思考花园情景变化的原因,然后抓住巨人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巨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巨人发生转变的原因,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故事复述,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懂得快乐与大家分享才是真正的快乐。除了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复述故事以外,笔者也布置学生课后加强练习,设计了《童话故事复述评价标准星级表》,提供给学生和家长。学生在學习完童话故事后,在家里将故事复述给家人听,家长在听的过程中根据教师提供的复述评价标准给学生进行星级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家庭亲子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

三、运用方法和发挥想象,感受创编之乐

学生在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奇丽的童话情境、美好的人物形象基础上,运用方法,发挥想象,感受童话创编之乐。根据小学语文中年段童话课文编排及学习要求,学生可以进行自由创编、尝试续编、个性新编童话故事。

(一)发挥想象,自由创编

在童话的世界里,有趣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美好的愿望都可以实现。教师要尊重儿童的天性,让其大胆、合理地想象,编写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笔者班有一名学生在学习后,编写了一个情节曲折、动人的童话故事,展现朋友间互相帮助、快乐生活的画面。

学生创编片段:

“美丽的森林中有一片碧绿的草地,上面居住着很多小动物和植物,他们是一群非常好的朋友。在一个春天的早晨,风和日丽,活泼的小蜜蜂在五颜六色的花朵中玩耍,小蝴蝶正迈着优雅的舞步在花丛中飞舞……”

故事的开始,他用优美的语言营造了快乐的氛围。紧接着,笔锋一转,让人揪心的环节上演:

“她弯着腰、无精打采、额头上渗出汗珠。三角梅姐姐生病了……”

看到三角梅姐姐这般难受,小蝴蝶、小蜜蜂和小鸭子都过来关心三角梅姐姐: “……看她出汗时为她扇扇风、看她难受得直不起腰时扶着她、担心她口渴了就为她浇水……陪在她的身边,可是她越来越虚弱,奄奄一息了……”

故事到这里,读者们的心都被揪起来了。在大家都很着急的时候,小作者又为我们设置了新的故事环节:

“小蝴蝶想到一个办法,请来了蚯蚓医生,蚯蚓医生望着三角梅,围着它转了一圈后,对大家说:‘大家不要着急,她根部的土壤太坚硬了,现在需要大家给她浇水,然后我钻到土里松松土……得到治疗的三角梅姐姐面色渐渐红润起来,身子有了力气,头也可以慢慢抬起来了……”

读到这里,读者们紧张的心情也得到了舒缓,结尾处自然而然地表达出:

“我们都是好朋友,有困难时就要互相帮助……大家开心地跳着、飞舞着,草地上又充满了欢声笑语……”

传递着人物真善美的形象以及作者美好的愿望,学生的创编能力不容小觑。

(二)内容未尽,尝试续编

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预测”策略单元中,语文要素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后面会发生什么事,进行故事续编”。比如,在学生学习《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时,当鸟妈妈需要绳子来晾小鸟的尿布时,“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提问学生:“故事还没有结束,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你为什么这样猜想呢?”引导学生可以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并且要有依据地进行预测。学生猜想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能够帮到鸟妈妈,因为在读到胡子粘上了营养丰富的果酱时猜测胡子会越长越长,并且在小男孩放风筝需要风筝线时,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它够长、够牢固,可以用来做风筝线,帮助了小男孩……学生顺着故事情节猜想,当别人有需要时,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就能派上用场了,所以能够帮到鸟妈妈的忙。猜想到这里并没有结束,还可以继续启发学生想象。笔者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想一想“够长、够牢固的胡子”还有哪些用处呢?教学时,学生围绕这些线索进行合理想象,学生想到胡子可能会被小松鼠用来做秋千的绳子,还可能会被小猫用来做钓鱼线,有的学生还会猜测到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帮助了很多人,最终还会帮助到自己呢!依据故事内容续编童话,丰富了故事内容。

同時,教师还可以抓住情节反复的特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续编童话。比如,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当老屋说:“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先后出现了小猫、老母鸡、小蜘蛛来请老屋帮忙的情景。这几个部分的段落结构相似、情节反复,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当老屋再说:“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这句话时,想一想:又有谁来请老屋帮忙了?老屋会怎么做呢?最终老屋有没有倒下呢?等等,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思路被打开后,便会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提问中来,让童话阅读充满乐趣,也就会乐于表达,快乐创编童话。

(三)经典童话,个性新编

在理解内容、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可对学生编写童话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经典童话进行个性新编。比如,《龟兔赛跑》的故事家喻户晓,如果重新编写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吗?教师可让学生设想新的故事结局,想象新的故事情节,创编新故事。可以设定“乌龟又赢了”“兔子终于赢了”“龟兔一起获得胜利”等不同的结局,学生可以个性化编写故事情节。笔者班上有学生分享了他的故事,他的故事情节是:

“兔子输了两次不服气,和乌龟约好再比一次,出发后兔子很快就甩开了乌龟,跑在了前面。当路过一片萝卜地时,看到了水灵灵的萝卜,它盯着萝卜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迈不开腿。可它突然想到乌龟还在坚持,它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不敢松懈,继续往前跑。后来经过几段下坡路,乌龟将头一缩迅速滚下,追上了兔子,同时到达了终点。两人都很开心,乌龟将家里的大萝卜送给了兔子,兔子给了乌龟一个大大的拥抱……”

新颖的想法值得肯定。除了《龟兔赛跑》故事外,学生还可以选择其它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进行个性化新编。

在小学语文中年段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巧用语言文字和插图,让学生探寻童话之美;运用方法,让学生发挥想象,快乐创编童话,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启发和引导学生树立好的思想,陶冶性情。

参考文献:

[1]侯甜.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策略[J].教育观察,2018,7(16):23-24.

[2]滕军霞.探寻小学语文中的童话之“美”[J].学周刊,2020(9):137-138.

[3]张小花.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S1):263-264.

[4]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温铁雄

猜你喜欢

童话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析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
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提高低年级童话教学效率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