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合作学习的小学音乐教学探究

2021-09-13邱碧珊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01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小学音乐合作学习

邱碧珊

【摘要】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目的在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可以自娱自乐,抒发情感,更能够在与人分享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趣味性,引发更多的交流与共鸣。在小学音乐的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很少,小组合作也比较浮于表面,学生从音乐合作上较难获取成就感和乐趣。本文主要围绕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展开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为改善小学音乐教学现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作学习;教学探究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小学音乐教师认识到音乐需要合作学习,开始重视合作学习。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很多问题,并不能真正发挥出价值和作用,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助推效果有限。下面主要围绕如何用好合作学习、如何为学生布置合作任务、如何组织合作学习并推进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合作学习的相关概述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某个共同的任务或目标,进行明确分工、取长补短、相互帮助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既能促使学生融入集体,促使学生平衡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又能促使学生在他人的帮助下实现共同的任务或目标。其次,合作学习还能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互助品质。但是,影响合作学习效果的因素也有很多:首先,学生是否适合参与合作学习。一些内向、胆小的学生可能不适合参与合作学习;其次,对学生进行分组是否合适。性格相互对立的学生在一个组中可能会影响合作进程,导致小组内矛盾激化;再次,学习进度是否一致。能力欠缺的学生和能力强的学生在一个组中,要么是能力欠缺的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要么是能力强的学生放慢学习进度,这样对哪一类学生都不公平;最后是合作学习奖励。教师通常选择根据小组成绩给予奖励,或根据小组平均分数作为个人成绩给予奖励,或按照集体任务得分计算个人得分给予奖励,这三种方法都无法做到对每一个学生都公平。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应用策略

(一)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组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不能让学生自由分组或按照学生与同学的熟悉程度来随便分组。教师在进行分组时,一方面要考虑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的进度,尽量不要将学习能力强和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分在一组中,这样对两类学生都不公平;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性格因素,避免让性格冲突比较大的学生在同一组,减少组内冲突的可能性。虽然,很多教师习惯于让学习能力强和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在一组,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着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学习,但这样会给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导致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在学习上被拖着走,或会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放慢学习速度,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带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学习一事上。比如,在乐曲练唱中,教师可为学生分配大的任务——小组完成乐曲练唱,分配小的阶段任务:①跟原唱练唱;②跟伴奏练唱;③清唱。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在同一个小组中可以快速完成从①到③的任务,接受能力欠缺的学生在同一个组中可能只能完成①的任务。这样,学习能力各异的学生不必勉强也不必等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做好对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

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能完全置身于学生小组之外,应当承担起引导和监督的工作,辅助学生小组快速推进学习进度,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在学生群体中进行巡视,观察学生小组内的状态,了解小组合作學习的进度,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地引导,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合作教学质量。以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材中一年级下册《娃哈哈》一课为例,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歌曲演唱和舞蹈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在组间进行巡视,了解学生的学唱进度,对学生唱不准的地方、记不住的舞蹈动作或搭配不上的歌词和舞蹈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能力,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比如,有的小组,针对进不准第一句的情况,选择让小组内其他学生跟着进得最准的学生拍手打节拍,将节奏统一化。他们经过数次磨合后终于将第一句唱齐。又比如,有的小组学生由于没有舞蹈基础记不住动作,小组内讨论后一致决定将她安排在动作记得最准的成员身后,这样既不耽误大家一起练习舞蹈,又能够逐步提高这名成员的动作学习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合作意愿和合作意识

部分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意愿不强、合作意识有限,认为音乐学习不需要合作。这样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配合度较低,不时会释放负能量,影响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不断培养、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学唱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材中五年级下册《红星歌》一课为例。教师可播放个人演唱版本和集体合唱版本,让学生感受合唱和个人演绎的不同。集体合唱可以让适合高音部的人去演绎高音部分,将高音部分演唱得震撼、穿透又圆融;让适合低音部的人去演绎低音部分,将低音部分演唱得厚重又不压抑。一个人想要达到这种兼顾高低音的程度是很难的。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体会,知道个人演唱与集体合唱相比较会显得颇为单薄,而集体合唱气势恢宏、层次丰富。当学生接受了集体合唱的多元性、丰富等特征时,学生之间的合作意愿、合作意识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学生的主观意愿能够有效推动合作学习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合作学习对师生的影响比较大。教师要勇于放手,运用多形式、多渠道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合作探究。学生需要逐步习惯于脱离教师的一步步教导,在与小组同学的合作中强化音乐基础知识;教师需要逐渐习惯学生群体的学习掌握进度是不同的,习惯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不直接给予指导,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双向适应、双向配合、共同构建。想要完成这种新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主动为学生留出空间去进行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能力。

三、结束语

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学习当中有着重要的价值,教师应当重视。教师需要从分组、合作引导、关系构建等方面入手提高合作学习的应用效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情操进行熏陶,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进行提升。合作学习的相关探讨对小学音乐的教学开展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莎莎.试论小组合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8):81.

[2]尚芳.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方法初探[J].甘肃教育,2020(8):98.

[3]郑舒悦.小学音乐课堂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初探[J].新课程(中),2017(2):56.

责任编辑  胡健文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小学音乐合作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