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说明文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策略

2021-09-13王婷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1年11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说明文初中语文

王婷

【内容摘要】在初中说明文教学中,采取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其写作水平,不仅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写作功底,就需要关注教学过程,有力渗透逻辑思维意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本文主要从引导概念辨析、引导对比阅读、分析说明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如果在说明文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说明文  逻辑思维

对于说明文的教学而言,核心任务是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观察事物以及认知事物的能力,此外,还需要渗透严谨的逻辑思维训练,使其有助于推进逻辑思维能力。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才能够落实于说明文的写作中,才能够理清条理,写下高质量的说明文。进入初中阶段之后,很多教师明显忽视了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致使教学过程存在缺陷。通过思维能够赋予语言意义,所以,想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写作功底,就需要关注教学过程,有力渗透逻辑思维意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有序推进,很多学校都具备较强的师资力量以及完善的教学设备,不仅为学生架构了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也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对语文逻辑思维的培养。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说明文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会对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产生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在培养其逻辑思维方面也具有显著的价值,需要教师立足于课堂,选择多元化、创新化的教学方式,以实现多维度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一、引导概念辨析,激活逻辑思维

所谓思维活动,是以客观事物而对象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所以,其与概念、判断以及推理密不可分。在这三者关系中,不仅明确了概念的范围和特性,也能够揭示其外延与内涵,这才是保证正确判断以及合理推理的关键基础和前提。对于初中生而言,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和逻辑相关的知识。针对概念方面的训练,既重要、又必要,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在说明文写作过程中,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做出准确的描述,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日后逻辑学知识的学习打下扎实的根基。

1.在辨析中把握概念内涵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说明文中,有一些呈现了很多的概念,并且,这一些概念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一些概念进行辨析,以此把握这一些概念的内涵。

以《中国石拱桥》一课为例,其中涉及一系列概念:拱桥,石拱桥,卢沟桥以及中国石拱桥。对于这些概念而言,其所指代的范围和含义都是不同的,可以引导学生聚焦“拱”,以此限定“桥”的概念,这样就生成了新的概念“拱桥”。还可以对比“桥”与“拱桥”这两个概念,很显然“拱桥”增加了一个属性,也就说明其范围缩小了一个层次。所以,在概念中,每增加一个限制条件时,就增加了一个属性,其范围也就缩小了一个层次。可以此为立足点,引导学生判断以及合理推理,这就是有效的逻辑思维训练。此外,还可以基于概念,对事物的性质进行判断和确认。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立足于不同的角度对概念分类,这样才能够对事物的性质做出准确的判断和确认。以“桥”为例,如果以造型分类,包括拱桥和曲桥;如果以长、宽分类,包括大桥与小桥;如果以建筑材料分类,包括木桥、石桥以及砖桥;如果以用途分类,包括铁路桥、公路桥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完成对概念的梳理,准确把握概念性质,进行正确的判断,以实现逻辑思维训练这一目标。

2.在辨析中理清概念外延

在初中说明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概念辨析中理清概念的外延,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激活他们的逻辑思维。

例如,在《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中,涉及“物候”以及“物候学”这两个概念,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含义完全不同。所谓“物候”,所指代的对象是生物,是与外部环境之间经历了长时间的适应之后,由此呈现出的典型的周期性变化,并形成与其相对应的生长发育规律,也可称其为物候现象。由此可见,这一概念所指的是动植物的活动、生产以及发育规律,特别是其对气候所产生的反应。而物候学就是研究这些现象、问题等的学科。学生不仅能够成功的对比这两个概念,也能够体会到各自不同的概念内涵,还能够了解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属种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对概念的性质做出准确的判断和确认,同时也有效的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

二、引导对比阅读,培养逻辑思维

朱熹认为,文字皆有异同之处,而发现这些异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比阅读。一方面能够提供鲜明的对比对象,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学生的比较、分析以及综合、概括等一系列深度思维活动,能够在其脑海中形成完整的思维过程,不仅有助于实现深度阅读效果,也能够使其思维获得深刻性发展。所以,说明文教学实践中,可以设置对比阅读的环节,使学生可以掌握深度阅读和思考的方法,能够透过客观事物的表象,揭示其本质规律。

1.单篇文本内的对比阅读

在同单元内所编排的文章,虽然主题相同,但是在语言风格或者思维方式等方面却存在顯著差异,此时就可创建对比阅读,促使学生从中发现异同,而这就是深层次的思维加工。

例如,在完成《苏州园林》的学习之后,可以对比《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学生能够发现两篇文本之间的区别,以表达方式这一视角展开分析,后者主要使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做比较等方法,但是前者却使用了大量的打比方以及拟人手法;就语言风格上展开分析,前者语言平时凝练,后者形象生动传神。但是综合起来看,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准确为前提,当学生找到异同点之后,自然能够了准确区分文艺性说明文和常识性说明文。虽然学生们都已经展开了深度思考,但是教学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将思维引向深处,为什么描写的对象都是动物,却呈现出如此大的区别呢?

在经过交流和思考之后,学生找出了导致这一区别的主要原因,那就是:说明对象各自拥有不同的特点。为了突出这些特点,需要不同的说明角度,呈现不同的说明重点。除此之外,学生们还发现了创作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使阅读者了解鲸,后者不仅仅限于这一目的,也展现了自己对松鼠的喜爱之情。通过对比阅读之后,学生不仅发现了潜藏于文字背后的深层内涵,也促进了思维的有效拓展。

2.多篇文本间的对比阅读

在创建比较阅读的过程中,除了融合本单元所编排的文本,还可以将改编之后的文本与原文之间建立比较阅读。

例如,在《中国石拱桥》这一篇课文中,对赵州桥进行了详细说明,教学中,我引入了《辞海》对赵州桥的说明进行对比。

生1:在《中国石拱桥》这一篇课文中对赵州桥的描写,以及《辞海》中对赵州桥的描写,两者都写出了赵州桥“历史悠久、规模雄伟”的特点。

生2:在《中国石拱桥》这一篇课文中,对赵州桥对桥的结构说明是很详细的,而在《辞海》中对桥的结构描写只有一句。

生3:在《中国石拱桥》这一篇课文中,对赵州桥的结构匀称美观进行了说明,但是,在《辞海》中却没有进行说明。

这样,学生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思维始终活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揭开事物的表象,深入问题本质,展开层层深入的思考,不仅促进了思维的纵深拓展,也实现了深刻性延伸。

三、分析说明方法,提升逻辑思维

在经历了形象思维以及逻辑思维之后,虽然能够揭示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但是说明文的教学任务并不能止步于此,因为其核心目标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观察认知事物的能力,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还应当提高学生的认知,尊重科学、热爱科学,这样才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建设需求。

例如,在《中国石拱桥》这一篇课文中,针对卢沟桥的桥面装饰做出了详细且生动的描绘,特别是石狮子的神态如同活灵活现,不仅呈现的是桥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提高了说明文的文采,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这种说明方式具有解说性质,不需要增加过多的分析,只需要闭目神思、仔细品味,就能够在脑海中建立那些栩栩如生的形象,也能够体会作者观桥时的喜悦之情,感受他对古代人民智慧的赞扬,也能够激发学生对普通劳动人民、科学家的热爱以及景仰之情,并将这种情感延伸到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情感等方面,为其日后的发展带来积极且深远的影响。在学生对这一篇课文的说明方法进行剖析之后,组织他们基于这一篇课文的说明方法,基于家乡的桥写一篇说明文,促进他们对文本中的说明方法在练笔中进行内化。

这样,学生在对这一篇课文中说明方法的分析过程中,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自然就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促成语明文阅读的高效性。并且,在读写结合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培养。

总之,在初中说明文教学中,采取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其写作水平,不仅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然而,就当前来看,现阶段仍然有很多教师明显缺乏对逻辑学的认知,再加上校方更关注学生的成绩以及排名,所以想要实现有力推广,仍然存在诸多阻碍,需要教师突破禁锢,选择创新式的教育教学方法,不仅要强化自身的学习,还要把握恰当的时机有力渗透。

【参考文献】

[1] 张玉芝. 说明文教学与初中生逻辑思维培育研究[D]. 云南师范大学,2017.

[2] 黄绍琦.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逻辑思维培育之途径[J]. 教育界,2020(14):93-94.

[3] 高碧霞.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模式例析[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4):75.

[4] 刘婷婷. 有梯度地建构学生的逻辑思维——例谈基于逻辑思维培养的初中说明文教学[J].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9(Z2):73-76.

[5] 陈小俊.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初中说明文教学初探——以《中国石拱桥》教学为例[J]. 安徽教育科研,2019(19):33-34.

[6] 张霞.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说明文教学探究——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说明文单元为例[J]. 语文教学通讯,2019(08):16-19.

(作者單位:山东省聊城市水城慧德学校)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说明文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说明文阅读专练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