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学科学课堂开展社会性议题的教学探索

2021-09-13朱华军

关键词:教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深入推进教育改革,中学课堂中实施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已成为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核心素养与公民意识提高的重要途径。实际教学中,通过概述社会性科学议题相关知识,提出了其内涵、具有的特点与教学价值,论述了中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社会性议题教学模式特点,最后提出了中学科学课堂中社会议题教学关键内容,希望为未来中心课堂实施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中学科学课堂;社会性议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4-059

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其核心在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此种情况下,社会性科学议题教育强调注意科学与技术对社会决策造成的影响,还要注意社会因素对科学与技术发展产生的影响,特别是要注意科学议题中伦理道德问题的解决。社会性科学议题教育已成为解决学生科学知识应用、科学本质的理解、正确科学观的形成、社会决策参与能力以及道德伦理等发展的重要渠道。

一、概述社会性科学议题

1.内涵

科技进步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也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人们生活品质日益提高,对科技也形成了更高的依赖性。然而科技实际使用中,因人们使用不规范,科技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且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了很多争议性事件,比如核电站建设以及基因食品改造使用等。

2.特点

(1)復杂性。由其定义可以发现,社会性科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是开放但却难以统一的问题,无法通过简单地直线思维解决问题或达成共识。利用SEE-SEP模型也可发现,社会性科学议题涉及学科知识领域广,同时与各方面利益与价值取向相关,还有其涉及多个层面问题,其中很多是全球性问题,还有部分地域性问题。所以,社会性科学议题教育中,要避免简化思维或考虑某一单一因素而排斥其他因素或背景。

(2)争议性。实际教学中,此种争议性在于不同立场中各利益共同体有自己的观点,获得的结构不同因而所用解决策略也不相同,个人观点不会凌驾于其他人观点之上,要充分考虑各类声音。但深意而深思熟虑的个体可根据不同群体利益、原则、立场与偏见,以此提出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近些年,科学教研论证提出,面对不同观点,不能是排斥而要承认其他观点的合理性。

(3)开放性。其首先表现为议题自身表现为结构不良问题,比如转基因食品食用方面的问题,问题自身没有很多信息,要求学生要查找资料并讨论问题背后立场、价值观与利益冲突。其次,开放性教学方式。社会性科学议题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书面写作以及社会调查等,灵活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最后,社会性科学议题开放性结果,其表现为社会性科学议题终极答案往往不是确定唯一的。社会性科学与人们立场利益相关,根据不同群体利益获得不同的结论。

(4)探究性。社会性议题结果没有唯一且固定不变的答案,其是围绕真实情境,且学习者是有限知识或信息个体,学习者难以充分获得其他潜在信息。此种情况下,使得社会性科学议题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另外,短时间内前沿科学无法得到科学共同体或民众的认可。科学与社会维度形成了开放性问题,提供了探究结果的很多种可能性,因而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探究。

二、中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社会性议题教学模式特点

1.复杂社会议题是中心主题

不同于传统科学教学,SSI教学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贯穿社会性科学议题,围绕该议题学习相关科学知识、搜集信息。尽管传统的科学教学会通过导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此类问题与科学、社会或个人等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小,且没有什么争议点,后期教学活动也没有联系问题。因而学生科学概念学习表现为去自我与去情境的状态,不同情境中无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但SSI教学是在科学学习中,将全球变暖、转基因食品等科技发展中形成的全球性热点问题或修建三峡大坝、南方供暖问题等区域性议题作为一种情境,利用SSI要求学生思考问题背后相关的科学原理,做好科学数据的分析,以此协商议题。此种情况下,学生学习并非建构个体相关知识体系,而要在社会、文化及个人情感互动过程中形成认知与道德情感。

2.学习者能够参与高阶思维活动

高阶思维包含批判性、创造性、决策制定与问题解决能力等思维,属于认知水平层次更高的心智活动与认知能力。科学教育中,高阶思维是一项重要目标。SSI教学倾向于基于证据推理,从谈判、参与分析不同层面关注问题,学生要搜集评估不同立场信息资料,还要充分论证这些资料以此制定个人决策,这些活动是高阶思维活动的重要构成。高阶思维活动中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决策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另外,部分国外学者SSI教学与高阶思维能力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

3.明确科学与社会维度

此类教学模式,都会关注科学概念学习与社会维度协商。以科学主导为核心的现代社会中,公民准确理解“科学实践活动”的本质,提高科学实践能力,这是功能性科学素养。其要求公民要对科学本质形成准确理解,还要积极参与讨论与辩论科学技术议题,制定科学决策。各国都有争议性社会性科学议题,各阶层公民也会遇到此类议题,这就表明其自身科学素养能否很好地应对此类挑战。所以,SSI情境为主、科学教育,要从社会维度学习科学内容,加强公民功能性科学素养培养。

三、中学科学课堂中社会议题教学关键内容

1.教学方法

实际教学中,为了解决SSI议题中具体问题所选学习活动,以此提供想法与背景更好的选择SSI教学方法。作为教师,观察学生围绕口头报告讨论如何伴随时间推移改善,这是很有趣的事情。看似此种表现与新课堂文化调整分不开。此种文化中,倾向于开放式讨论并非勤勉笔记,而且要经过一段时间搜集整理信息后学生才会轻松分享个人、争议性问题相关的信念与想法,这是SSI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意的问题。但假若活动中引入其他结构,能否一开始就进行辩论与讨论呢?例如,口头报告中是否明确了具体要求或方向,以此引发学生辩论与讨论?教师是否能够让学生适应SSI课堂文化转变?基于特定学习活动有缺陷中可以学到什么,以此解决SSI教学问题。部分敏感问题议题讨论过程中,“安全与关爱学习环境”的营造是十分必要的,研究型教育社区,如何支持教师开发此种关怀方式与安全课堂环境,是值得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

2.课堂教学情境

此项活动中情境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人员而言常常会假设情境,但中学课堂教学中,情境以不同方式相互关联在一起。对于SSI具体案例,人们好奇其是如何影响此主题价值观、信仰与背景。所以,研究人员考虑情境与研究具体内容时,实际教学中开始怀疑教师与研究人员的价值观与信仰,课堂讨论价值是否被忽略。尤其是SSI讨论中,课程开发中忽略了什么,这些因素与师生参与教学实践途径密切相关,以此深入交流教学内容与情境。

3.教学决策

决策大多是用于借助事实与信息(包含其他人的不同观点)的过程明确特定SSI优缺点,以此做出最后的决定。决策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知识的作用,强调掌握事实的重要性以及问题相关信息。对于伦理问题的解决,学生的回应也告诉教师要关注所有信息的获得与各方面优缺点。当然,为了充分考量问题,收集信息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是决策的关键因素,也是想要为学生传达的内容。然而决策过程中有的内容也会促使学生出现混淆,或希望学生了解决策制定代替模型?例如,认知心理学与行为领域中做出选择的个体是否理性的衡量各方面利弊,以此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4.社会性议题教学策略

(1)分角色扮演与模仿。SSI议题具有真实的社会背景,因而角色扮演与模仿教学策略常用于该课程教学中。此种方法利于刺激辩论,学生扮演或模仿议题与很多角色有关,便于学生了解角色扮演立场、观点与不同意见。同时,本质上来说,道德两难议题具有一定的感情成分,角色扮演与模仿中学生立场发生改变。

(2)班级讨论。众所周知,SSI议题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与半开放性,全班或者分组讨论都可引导学生理清问题,还可让参与者积极表达自己的论点与看法,培养学生养成倾听与尊重他人意见的品质。所以,班级讨论方法应用范围比较广,是鼓励学生讨论SSI议题的重要方式,还可有效预防独裁主义。

(3)批判性討论。其主要是从正反两方面辩论争议性题目,SSI议题中有的问题有很强的冲突性例如环境、生态以及伦理道德等问题,适用于此种教学方法。批判性讨论利于激发学生认知失衡,导向学生自我反思与价值澄清。

(4)结构性争论。其是指突出学生主动学习参与批判思考能力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利用分组讨论与正反立场互换,对于争议性重要议题学生做出深入探究。相较之一般情形下辩论,此种模式使得议题争论点更加突出,促使学生切身体会质询对方与捍卫自己立场的氛围,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5)个案研究及实地考察。因SSI议题与学生实践生活联系紧密,有的偏向地域性议题方便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以此深入了解议题内容。一般,此种教学策略可结合个案研究或专题报告一起使用,以此为学生搜集与使用资料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科学课堂中,社会性议题教学具有明显的挑战性,其成功实施离不开各方面的准备与统筹规划。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提高自身科学论证能力,有效搜集各类资料并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加强交流,提供针对性指导评价。在中学科学教学中,社会性议题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罗铖吉,赵凌云,胡久华,金雅娟,齐治国.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元素化合物教学——以“论证重雾霾天气‘汽车限行的合理性”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17):49-53.

[2]陈彦芬.谈社会性科学议题与科学论证教学[J].衡水学院学报,2020(1):106-109.

[3]陈凯,曹维维.社会性科学议题课堂教学模型与课堂评价工具评介[J].上海教育科研,2019(11):64-70.

[4]蒋权,郭桂周.整体性视域下的社会性科学议题:内涵、特征与价值[J].湖南中学物理,2019,(6):1-5.

[5]张春梅.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教学研究[D].喀什:喀什大学,2019.

[6]胡久华,罗铖吉,王磊,金新颖.在中学课堂中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的探索[J].教育学报,2018,(5):47-54.

作者简介:朱华军(1971.04-),男,浙江永康人,大学本科,中学一级。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康市西溪初中,浙江 永康 321309)

猜你喜欢

教学
“对比”:让学习走向深刻——以《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为例
《I’m Cooking in the Kitchen?》教学设计(Part B)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组合》教学设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