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新内涵新挑战

2021-09-13郝琳董思远

文教资料 2021年16期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要矛盾十九大

郝琳 董思远

摘   要: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会议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是党针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又一规范性表述,既肯定了过去党和国家领导下社會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又象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迎来了新的时代。既揭示了新时代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和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又蕴含着我党坚持实事求是、迎难而上,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传统。切实、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着力点。

关键词: 十九大   社会主要矛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1](11)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会议报告中,作出重大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立足于社会现实、针对社会矛盾问题最新的科学阐释,为继续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也对处在新时期的中国国家政府、党机关乃至每一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在实践层面提出了挑战。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为了建立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而不懈奋斗。到1956年,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真正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共八大上正式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阶级斗争转变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1956年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虽然经历挫折,但从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使我们在曲折探索中脱离了苏联模式的影响,寻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现实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迎来了高速发展,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再次对我国主要矛盾进行了科学表述,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不难看出,伴随着社会的阶段性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的主要矛盾必然随之转变。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这背后蕴含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历史必然。

从现实层面来讲,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社会阶段性发展的必然后果。旧有的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反映了我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百废待兴的历史现实,物质资料匮乏、生产能力低下,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却与日俱增,尖锐的矛盾决定了这一时期党中央和国家政府必须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物质生产水平放在首位,一切工作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展开。经过近四十年的不懈奋斗,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水平较之改革开放初期获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物质水平的提高引发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思考,早在十七大之前,社会上就出现了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否已经变化的争论。但出于对现实情况的谨慎态度,为了统一思想,十七大会议上明确作出了“两个没有变”的科学判断,对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生产关系的变化做出了认可。历史的车轮来到2017年,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目标已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最终催化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亦是必然。一方面,自改革开放至今40多年的发展,使我国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在许多领域已经居于世界前列,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这样的表述已经不适合中国当代国情。另一方面,当今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伴随着小康社会的建设脚步,人们的需要已经不仅局限于温饱,还对经济、文化之外的领域提出了更高要求,存在对自由、公平、法治、正义、生态等多个领域的需要,“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表述已经不能充分代表人民的期盼。在双方面的影响下,主要矛盾的转变成为客观事实,因此有必要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重新认识、分析和表述中国当下的主要矛盾。

从理论逻辑上看,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同样遵循矛盾发展规律。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理论的立场,基本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主要矛盾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但作用具有阶段性,随着矛盾运动的发展,主要矛盾可能出现变化,二者绝不能够混为一谈。这一观点放置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体现在作为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将继续存在于我国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这一点是不变的。但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主要矛盾,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生产力水平之间的矛盾并不具备不变性。正如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不再作为主要矛盾一样,物质文化需求与生产力水平之间的矛盾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另外,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也是量变积累的结果。量变的不断积累最终必然引发质变,量变引发质变的标准是度。但即使尚未引发质变,量变的积累也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在尚未引发质变之前,量变的过程可以进一步细分成不同阶段,在量变积累的不同阶段里,主要矛盾同样发生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一样,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虽然还未能突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界限,但量变的积累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不可能永远停留于生产力与需求之间。从本质来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既有对旧矛盾的继承,又有新形势下独有的新特点。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判断,是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与中国客观现实的科学判断,为新时代新形势下各项工作的开展指明了道路。

二、新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起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如何保持社会主义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完成到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承诺是党当下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刻内涵,在具体工作中有的放矢,避免物力、财力、精力的无效浪费。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上文所提到的,我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基本矛盾没有变,我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现实没有变,在GDP名列世界第二背后,中国人均生产总值尚在第70左右的现实也没有变,意味着我们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仍有差距。因此,十九大報告明确要求全党全国一切工作事务的开展都必须立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心全意谋发展依然是今后长时间内的首要工作。但是,在具体工作目标的设置上,必须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改变之前曾经一度出现的片面对“快速增长”的追求,强调在新时代下既要重视“量”,又要重视“质”,以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依托点,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大经济质量优势。

二,在新的矛盾中必须重视人民在经济、文化之外的多样化需求。过去由于物质资料匮乏,实现温饱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首要任务。但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意味着人民需求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几年,我国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当人民脱离了贫困,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要求自然地出现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领域,人们期待一个更民主、自由、法治、和谐的社会。如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这项任务要比实现温饱艰巨得多,也对社会管理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及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小康社会才能够真正建成。

三,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党和国家需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重大问题,这意味着工作重心将由注重生产力发展转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并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并非近年才刚刚暴露的新情况,东西部发展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三大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的不平衡、不同职业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平衡等,这些问题几乎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始终。此外,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不平衡日益受到关注,社会生产外部不经济问题不仅局限于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已经向我国开始蔓延和融入。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不容乐观,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在科技创新领域,虽然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与之不相匹配的是,我国科技创造能力在许多领域较发达国家依然具有较大差距,依然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艰难跨越。在实体经济产业,发展情况并不乐观,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产能过剩、入不敷出、实体经济持续低迷的不利局面。在市场化改革方面,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亟待完善,如何发挥国有经济的领导作用,加快国有体制改革,提高市场竞争力,依然是摆在面前的难题之一。在民生领域,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问题的进展尚不足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还有待提升,等等。目前中国面临的这一系列问题,证明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关系到建设全局。只有上下一心,在持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才是最根本的出路。

三、新挑战:主要矛盾转变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要求

在着手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前,正确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化解矛盾的前提。马克思曾说:“人以其需求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3](130)新的需要产生,必须有新的方式满足这一需要,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在当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之间,“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虽然是我党和国家人民一贯坚持的优良作风,但倘若试图以此削弱人民的实际需要适应我国当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客观现实,则无异于削趾适屦。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发展生产力,我们确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完全可以得到解决的,这才是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努力方向。这就要求我党继续提高治国理政水平,加速国家治理现代化脚步。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确立治国理政主题,实施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的直接依据,其中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方面,治国理政的具体内容,必然是针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特殊性做出的反应。从历史的角度,党治国理政工作重心的变化无一不是针对社会矛盾的动态而作出的转移。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的、现实的各项因素共同影响下,反映了中国独特国情的特殊矛盾形式,涵盖了我国建设事业中改革、发展、稳定三个领域内实践工作的主要矛盾特征。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紧密结合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方面及不同历史条件下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及时调整治国理政主体适应社会需要。同时必须深化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认识,合理区分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基本矛盾、人民群众社会关系中具体的矛盾冲突,切忌混淆。社会主要矛盾在多领域内都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深入分析,切实把握它在不同条件下的独特属性。另一方面,治国理政主题的性质必然受到社会主要矛盾的制约。过去的几十年内,为了加快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速度,国家治理工作主题基本围绕着经济性、时效性。但当前人民生活物质条件已经有显著的提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经取代生产力落后的问题,过去的工作重点已经不能满足今日的需要,国家治理应当由强调经济增速向注重共建共享过渡,尽可能创造民主、法治、公正的社会环境,并配合多种分配方式的调节作用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中国人民。

新形势下实施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逐步消除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也就是国家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能力的现代化。具体来说,就是国家治理工作在新时代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过往的经验向我们证明,一切工作的开展绝不可以偏离社会主义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二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2]。党是中国国家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统筹全局。必须增强“四个意识”,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决拥护党中央的领导权威和领导地位。三是坚持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原则,坚定不移地继续改善民生事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赖于群众,补齐民生短板,继续脱贫攻坚,解决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幸福的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问题。四是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合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发挥多种载体共同作用,提高国家治理水平,加速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只有实现了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才能够有力保障农工、科技、国防、生态领域的工作顺利开展,逐步消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早在十三大报告中,党中央就已经认识到“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4]。时至今日,我们迎来了新的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不代表已经不需考虑社会生产力的问题,而是要在继续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下,对人民的多样化需求予以足够重视。在治国理政、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阶段性特征,直面新的主要矛盾实质内涵,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依据,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仅是时代赋予党的历史使命,还展现了我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7-10-18.

[3]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赵紫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1987-10-25.

[5]盛明科,蔡振华.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与党治国理政主题的关联性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8,39(4).

[6]刘同舫.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背后的必然逻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6).

课题名称:黑龙江科技大学2021教学研究项目JY21-73问题链教学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中的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要矛盾十九大
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何处
正确认识中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
认识新时代 创造新辉煌
“十九大”行情拉开序幕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为“十九大”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发生逻辑、哲学意蕴与当代价值: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多维透视
如何有效发挥离退休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