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21-09-13邓茜茜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24期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三资问题

邓茜茜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农村的经济稳定关乎该地区的长久发展,支农、惠农资金规模不断扩大,集体资產种类繁多,管理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管好农村“三资”工作尤为重要。目前很多农村干部对“三资”管理存在认知不够,意识不重视,基础工作建设比较薄弱等问题,同时,“三资”也是比较容易出现贪腐现象的领域,因此三资管理问题越来越成为广大农村群众关心和关注的重点,文章首先分析了何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及“三资”工作的重要性,然后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就“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问题;对策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强“三资”管理的重要性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的概念。 “三资”指的是集体所拥有的资金、资产、资源,具体表现为:资金是指集体经济组织的货币资金;资产是指集体经济拥有所有权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以及基础设施、债权等其他资产;资源是指集体经济所有的自然资源。在实际工作中,农村集体“三资”非常大的多样化并且种类复杂,分类管理任务繁杂,管理上非常容易混乱和造成工作矛盾。

农村集体经济的每一个成员对“三资”均具有所有权,“三资”关乎每个农民的切身利益,动一分一毫皆牵动着集体利益,在这个背景下,做好农村集体“三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如下:

第一,“三资”工作是打开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新天地的钥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保证。有利于农村经济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迈进,通过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摆脱了以往单一的出售经济作物的生产方式,灵活运用村里的资源,增加农民的收入,在物质上保障了农村广大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在政治上稳固党在农村基层执政地位基础。

第二,要想富,先修“路”。现在的“路”,泛指一切的基础设施,从农村的长久发展方向来看,顺利开展好“三资”工作,掌握农民实实在在的需求,集中一切资源投入到最紧急、最重要的地方,极大程度的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农村建设资金的适用效率,有效地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进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第三,做好“三资”工作是集体经济运行公开、公平、公正的保证。定时公开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让群众看懂集体资金的运行,更好地行使村民的监督权和知情权;每一宗交易都公开招投标,杜绝村干部暗箱操作,吃拿卡要的可能;合同整改设置统一标准,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合作方,处理长期低价出租或者不平等条款的合同,有效保障村民的合法利益。

由此可见,做好“三资”工作,决定了农村经济建设能否健康发展,能否有效地提高农村广大人民的收入,关系着农村地区的稳定以及一个地区长久发展。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工作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对“三资”工作了解甚少,缺乏相应的重视

长时间以来,广大农村人民对“三资”工作存在着一些误解,认为农村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村集体是自治管理组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后,可以掌控的资源和资产更少,自管自家就可以了,因此没有必要进行专门的管理。这就导致了“三资”工作基础没有群众基础,青黄不接,老龄化比较严重。

并且,绝大多数的集体经济组织都没有设置“三资”人员的专门岗位,往往是财务人员或者后勤人员兼任的,这样的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水准,无法精确的反映集体资产、资金的使用情况,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他们也无法正确估量集体资源的价值,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全面地使用拥有的资源,使大量集体资源浪费,造成监管的缺失,为徇私舞弊提供了可能。

(二)“三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甚至缺失

矩不直,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制度是基层工作的首要保障,是实际决策的度量衡,但在现实中,农村“三资”工作缺少相对完善成文的规章制度,主要是凭经验做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资产管理方面,没有明确规定出租的方式、年限,随意性较大。小部分农村集体房屋建筑物出租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最突出的就是超长合同问题,租期普遍超过法定租期20年,有的甚至签订了55年的合同;其它的管理问题,譬如不主动追缴拖欠的租金,租金普遍低于周边市场价格,村干部违规与村集体签订合同等。

二是资源使用方面,低估资源的整体价值,缺乏多角度、多层级的经济考虑,简单粗暴的租赁或者出卖,导致集体资产的收益远比实际要低。另外,还存在申请用地与实际用地不相符,违规加建、扩建,流转费用和用途不透明等现象。

三是缺乏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优秀的人才是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中流砥柱,是强化三资管理水平的核心。职位任命随意性较大,导致很多村干部与其职位都不相匹配,担任“三资”职位的干部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和相关政策的学习,工作中往往有挫败感,其结果会滋生腐败,令集体资产和国家资源流失。

(三)监管手段单一化,缺乏审计和监督机制

一是监管角度单一,多数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了事,主要检查是否符合文件规定,账务是否有错漏,票据是否合法,并没有实质上对“三资”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无法判断农村集体资产是否合理地应用和处置。

二是虽然当前集体经济组织都设有监事会,能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但仍有部分监事会成员怕得罪村干部,不想监督,不敢监督,不愿监督;有的由于能力有限,年龄偏大,无法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使民主监督流于形式,最后导致监事会形同虚设。

三是缺乏相应的审计机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能设置专职的审计人员几乎为零,村级审计还没有形成工作制度和专职队伍,而民主理财成员多为兼职的本村村民,缺乏年轻血液和专业人士,导致民主理财小组无法发挥其审计和监督的职能。

(四)村干部管理意识陈旧,管理能力不足

猜你喜欢

农村集体经济三资问题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广州: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全程上网
关于农村“三资”管理现状及相应对策分析
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措施分析
关于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监督若干问题探究
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三资管理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建议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