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思维碰撞的英语绘本教学提问艺术探究

2021-09-13陈小香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课堂提问

【摘要】本文通过对英语绘本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研究,探索实现英语绘本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以开放性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生成性问题,驱动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以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从而,实现英语绘本教学中,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双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思维品质;课堂提问

【作者简介】陈小香(1990.12.11-),女,汉族,福建厦门人,厦门市瑞景小学,二级教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元认知视域下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19-509)的研究成果。

英语绘本借助图片和文字共同表述故事,具有趣味性和图文合一性,近年来被广泛引入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學价值,也逐渐成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资源,成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载体。它具有发展儿童语言能力、促进心智、提升思维品质的功能。然而,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关注度仍然不够。目前,部分教师只关注词汇和语法的反复操练和记忆,或者只关注绘本故事中信息的理解和阅读技巧的运用,而忽略了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本文从课堂提问艺术锤炼出发,探索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

一、以“放”促思,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灵活性指的是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反映思维的“迁移”能力,灵活性表现优秀的人,不仅智力方面反应灵敏,而且善于举一反三地分析问题、综合问题,能较为全面并且灵活地解决问题。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出开放性问题,减少封闭式问题。所谓开放性问题,就是那些不能轻易只用一个简单的“是”或“不是”或者一个简单的词或数字来回答的问题。它需要回答者对有关事情做进一步的描述,并把注意力转向所描述事件比较具体的某个方面,用具体的措施来解决当前的问题。因此,在绘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开放性问题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和综合,寻找更多的可能性答案,提出自己不同角度的见解,从而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外研社(一年级起点)英语第十二册“Reading for Pleasure”中的“The Leaf”一课讲述了:一位楚国穷书生看到螳螂可以借助树叶“隐身”的故事后,搜集了各式各样的树叶,想让自己也具备同样的能力。他千辛万苦地找到了各式各样的树叶,询问妻子哪片叶子可以让自己隐身,在妻子不耐烦地敷衍之下,穷书生信以为真地认为自己找到了这样的树叶,于是带着该树叶到集市上偷食物而被当场揭穿。在阅读到故事第三部分,穷书生被揭穿时,教师设计了开放性问题:“If you were the poor man, what would you do to get rid of poverty?”让学生独立思考,尽可能多地帮助穷书生提出合理合法的摆脱贫困之道。学生的生成也是出人意料的精彩,其中,一位学生用“三明治”英语给出了两条建议(图1):其一,穷书生应该花更多时间读圣贤书,终有一日,能够考取功名,让自己衣食无忧;其二,穷书生可以利用之前搜集到的树叶,创造商业价值。例如,他可以挑出形状独特的树叶制作成叶脉书签,或者利用不同颜色、形状的树叶制作成树叶贴画,将书签和贴画推销给达官贵人们;或者找出可以染色的树叶,制成染料卖给布商。

以上案例中,教师巧妙地利用“If you were the poor man, what would you do to get rid of poverty?”这一开放性问题,而课堂上该学生提出的脱贫之道建议,不禁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合理而又有趣的建议,是其思维活跃和解放的最佳佐证。因此,在英语绘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绘本文本,深入解读绘本内涵,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插上思维的翅膀,在开放的氛围中思考问题,在开放的情境中分析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迁移”的能力,使其最终能够运用自己的英语语言知识提出更多合理而又独特的观点,在举一反三的变通中,寻找出解决问题之道,提升其思维的灵活性。

二、以“生”驱思,激发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独创性即思维活动的创造性。它指的是学生能发挥想象,结合已有的知识,自己组织语言,创造出独特而新颖的内容。在英语绘本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之外,还应该激发学生思维的独创性。绘本教学,是师生共读绘本,共同体验故事情节的过程,处处充满了真实的互动和丰富的生成。因此,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资源,提出生成性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生成性问题,就是在非预设的课堂提问,是课堂中即兴产生的问题,是教师在与学生的真实互动中生成的问题。生成性问题的提出,需要教师真正倾听学生的想法(真情流露或奇思妙想),充分肯定或赞许学生的想象,及时、积极地给予学生真实反馈,进行有效追问,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真实而独特的见解。

例如,外研社(一年级起点)英语第三册“Reading for Pleasure”中的“The Little Red Ridding Hood” 一课,讲述了小红帽独自一人到外婆家看望外婆,路上一路随心所欲,没有注意到大灰狼躲在树后,在外婆家遇到大灰狼假扮的外婆,差点被吃掉但最后获救的故事。教师在与学生一起阅读完故事前三部分之后,来到了绘本故事的最后一图“A man helps Little Red Ridding Hood”,教师便引导学生想象小红帽获救的细节,进行续编故事。

(课堂生成性问题片段一)

T: Who may be the man?

S1: 森林里的猎人。

T: Maybe. Why do you think he is the hunter?

S1: Because he has a 斧头.

T: Yes. That's true. And how does the hunter help Little Red Riding Hood?

S1: He kills the wolf(用斧头)and save grandma and Little Red.

T: Wow. So what will Little Red  say to the hunter?

S1: Thank you! Hunter. You are so helpful and brave.

(课堂生成性问题片段二)

T: Who may be the man,too?

S2: Little Red's Dad.

T: Wow.  Good idea.  But there is an axe. How can Dad get the axe?

S2: 爸爸没有斧头,但是他报警,警察叔叔带来了斧头,拯救了小红帽。

T: Yes, good guessing. What can we do when we are in danger?

S2: 懂得求助别人,可以求助家人、路人,或者警察等。

T: Wonderful. So please turn to help for the adults when in danger.

小学生是天真烂漫而又思维敏捷的,他们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充满着想象力。而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要素之一,创造性想象是创新不可缺少的元素,它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黄远振 2020:69)这样的阅读中,教师并没有过多地预设学生的回答,而是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并把握住学生课堂上闪现的思维火花,在学生生成的资源中寻找生长点,积极反馈,继续追问,一步步驱动学生发挥想象力,让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求新求异,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三、以“探”导思,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批判性指的是思维活動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在英语课堂中,其表现为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语言独立而又全面地对事物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理性地表达自己的个人思考或建议。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的潜在意义,训练判断、推理、评价等高阶认知技能”,从而引导学生理性做出判断并用英语知识进行表达。探究性问题指的是,能够激发和维持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并积极进行发散思维的提问。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进行探索、由浅入深地进行思考,透过现象分析规律,从而引导学生对事物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作出个性化判断,并进行阐释。

例如,译林版(三年级起点)英语第六册Unit 1中的Story Time 的“The Lion and The Mouse” 一课,讲述了森林里强壮的狮子和弱小的老鼠之间的故事。一天,狮子被老鼠吵醒了,老鼠请求狮子别吃自己,他们可以成为朋友,狮子对此不屑一顾,放走了老鼠。但在一次狮子被困网中之后,老鼠真的用自己锋利的牙齿一点一点地咬破网,解救了狮子,最终他们成了森林里的好朋友。在绘本故事阅读中,教师设置了一个探究性问题:“Can the Lion and the Mouse be friends? And why?”并引导学生在绘本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对该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通过对插图的观察、对文本的判断、对对话的推测,得出自己的观点并作出合理的评价,在运用英语语言进行表达的同时,找出自己的依据和理由。(见表1)

Question Step Judgement Reasons

Can they be friends? Pre-reading No strong & arrogant VS  little & weak

Yes helping each other sometimes

While-reading No Lion:laughing loudly

Mouse:saying quietly

Yes Lion: trapped in the net

Mouse:saving the Lion by biting the net

Post-reading Yes Everyone has its own advantages.

There is no enemy forever.

No They are enemies in real world. The lion would die for hunger if he is friends for every animal.

表1 探究性问题贯穿绘本阅读

以上探究性问题“Can they be friends?”可以说贯穿绘本阅读的始终,让学生在阅读中探究,在探究中阅读。随着故事的推进,不同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得出了与之前不同的观点和判断,并不断找寻线索来佐证、阐释自己的观点。显然,这一探究性问题的数次出现,逐层揭开了故事的面纱,既能让学生体味故事的一波三折,又能让学生体悟绘本的深层内涵。这样的探究性问题促进学生对故事前后联系的理解,使其联系个人经验和情感体验,建构隐性信息的意义。同时,探究性问题也能够引领学生对绘本中的矛盾冲突点(狮子与老虎的较量)进行真实评价、大胆质疑、主动探究,进而对文本内涵进行详细推理、做出正确价值判断、给出合理诠释。无疑,在探究性问题的启发下,学生不断做出判断、推理和评价,其批判性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随着英语绘本进入小学英语课堂备受青睐,绘本教学应该成为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渠道。而课堂提问是课堂上时时发生的教学活动之一,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在英语绘本教材教学中积极探索、精心锤炼自己的提问。教师应该巧用开放性问题,拓宽学生的思路,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顺设生成性问题,驱动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设置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的探索,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英语绘本教学中的有效优质提问,将让思维的种子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黄远振,黄睿.英语深度教学读思言模型构念与实践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4):62-67.

[3]黄远振.英语阅读教学与思维发展[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20.

[4]匡锦.课堂语文教学的提问艺术[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2.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课堂提问
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初探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用问题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