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翻译课程教学改革的挑战与实践
2021-09-13黄小霖
【摘要】 当代高校英语专业,尤其翻译专业的重中之重是为全球化发展要求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然而现实中,高校翻译课班级多、人数众、课时紧张、教学师资有限、教学内容单一(经典文学文本或教材+词典)、教学模式单调,仍然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中心(teacher-oriented)而学生完全被动参与学习任务的教学方式。尤其在现在许多翻译人才开始结合TRADOS, Deja vu等软件完成自己翻译任务的当代,高校翻译课程这样的教学方式,忽略了翻译学科作为跨语言社会学科教学的本质。这造成翻译本科生经过“填鸭式教学”接受知识后,缺乏各种译学概念之深入理解,缺少各种翻译实践活动之切实经验,难以适应社会对翻译学复合应用型人才之需要。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如何应用IT技术,与时俱进进行翻译教学课程的新型改革与新型实践,是意义重大的研究课题。本文从智能时代到来时翻译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新要求、教学模式新要求、教学日常反馈评估新要求、教学知识能力构建及教学设施新要求四方面,和大家一起面对现实挑战,在翻译课程教学改革中创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智能时代;翻译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黄小霖,湛江科技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及外语教学、智能外语学习环境、机器辅助翻译与外语教学、语言教育大数据挖掘等。
【基金项目】本文系(粤教科函【2017】133号文)“英语语言文学——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项目”(项目编号:GDJY20171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教学目标新要求与其应对实践
依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组成的“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编写的《全国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翻译专业毕业生培養目标被明确定位为“应熟练掌握相关工作语言,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宽广的知识面,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及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并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之人才。此文件要求高校培养翻译人才时,需要根据翻译学学生未来工作应用领域的跨学科性和专业性,明确不同翻译学生群体为差异化教学对象,应用ESP教学理念,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定目的和特殊需求开办差异化的英语翻译课程。在此智能时代,高校需利用互联网慕课平台教学资源、大数据技术,差异化本校学生对象,才能邀请不同领域研究主题的翻译教师对学生进行讲学。如,当今社会对法律文书翻译人才需求较多,高校可积极开设法律翻译相关课程尽量多培养相关人才,高校翻译课程可多利用Edx等英语网课平台,让学生利用哈佛麻省理工等院校法学教授的精彩网课资源,纵深性了解现实中国际性律法使用及相关审判逻辑背景知识,在现实中再依据“翻转课堂”教学原则对学生布置相关课堂练习,让其熟练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点,真正在智能时代的教学改革当中培养出自己院校的符合“协作组”教学目标新要求的本科生人才。
二、教学模式新要求与其应对实践
“协作组”《教学要求》提出,教学 “要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倡导翻译教师群体采用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并且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自主学习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因此在此智能时代,高校的翻译学科教学面临着教学模式方面新的变革,除了上文提到的高校应多利用网上慕课顺应ESP教学理念方面的教学模式变革外,本科生在此智能时代课堂教学模式当中还应更多注重完成一些科技辅助翻译方面的教学实践,包括:1.计算机翻译辅助软件应用实践;2.翻译语料术语库构建实践;3.互联网翻译用语资源检索实践;4.机器翻译材料编辑完善实践;5.网上跨区域小组协同项目翻译实践。这样,各校翻译专业才能在迎接智能时代到来之时于教学模式当中产生实质性的变革,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产生高校间翻译专业小组协同式翻译教学,让各高校间师生教学团队取长补短,在教改中提升各翻译教学团队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为了迎合智能时代翻译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各高校翻译专业师生,首先应尝试利用各高校翻译教学之线上线下资源一体化促进各优质翻译课程资源共享共建,促进名校名师与各翻译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互评,让大家共同成长;其次,应尝试利用智能时代模拟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创建更多的翻译虚拟场景实验室(如用AR、VR创建可灵活重复使用的大型会议同声传译虚拟实验室),帮助翻译学生们低成本零距离了解实际同声传译现场机器设备使用及工作环境知识;再次,翻译专业师生们应妥善利用各种翻译教学过程当中建立起来的大数据系统,进而各高校翻译专业师生之间都可以构建本校本专业的智能导师系统及学生学习进程管理者,这些翻译课程线上大数据智能导师除能做到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自动评价及反馈外,还能在监控翻译学生学习过程中,识别学生翻译课程学习中的学习风格,给学生提供最适合其成长的翻译课程学习路径。从上可见,构建这种“智能导师系统”对翻译课程之改革有数不尽的益处。
三、日常教学反馈评估新要求与其应对实践
“协作组”《教学要求》其文中教导高校教师们“翻译教学中对学生的测试和评估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可见日常教学反馈评估的新要求及新方法于智能时代高校翻译课程教学改革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智能时代日常教学评估反馈机制的新要求及新方法会要求高校教师们不仅建立新的教育管理系统,而且试用区块链技术、跨智能媒体技术、大数据技术、学习分析技术等获得一套能够翻译翻译课程学习者学识构造、内在能力展现等数据的教学评价机制,从而提升整体信息化辅助日常教学评估治理水平。
因此在新时代高校翻译课程教学改革中,翻译课程高校教师需要更多地采用以下措施,如通过引进科大讯飞语言评测平台或发明自己的语言评测平台等,在智能时代建立一套符合自己高校实际的日常教学评估机制系统。具体措施包括:建立高校翻译专业学生多类别归纳画像系统。各高校翻译专业老师应利用Hidden Markov Model 等机器学习人机交互问卷的方式,让实验室计算机对翻译专业学习者进行学习模式诊断画像及归纳分类,识别各个翻译专业学生个体的学习模式行为及障碍,从而帮助老师们更好地针对个体因材施教,建立适合的教学模式教好学生。构建高校翻译学生个体学习进程分析系统:各高校翻译专业老师在智能时代需构建一套通过统计学生各学习阶段之课堂实践时行为数据对学生学习进展及所需进行分析的系统,并可通过此系统分析翻译专业所有学生学习者在此课堂(如笔译、口译、同传不同课程不同阶段时)此阶段最显著潜在问题及需求,为学生去制定此时最符合需求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实践高校翻译专业学生知识水平智能评价系统:各高校专业老师应设计一套符合本校实际的类似讯飞语言评测平台的学生英语水平认证评价智能系统。该系统应能理解、识别和提取学生在特定语境中的(如同声传译中的)双语对应词汇、英语语音、英语语法标志词,从而自动给学生的翻译作品水平自主作出标准评测,促进学生学习,从而使高校翻译专业教学能够在改革中自然达到智能时代赋予的日常教学反馈评估新要求,使翻译课程教学改革在智能时代自然达到并满意创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四、教学能力构建及教学设施新要求与其应对实践
首先,于智能时代到来之前,多数老师都视翻译科目为纯文科,这导致老师们在翻译教学时对翻译这种实践学科综合性交叉学科教学方法缺位,设计课程结构内容模式时丧失逻辑理性,学生培养取向单一,即使在课堂对语段翻译等内容做分析等内容教学时,教师自身逻辑分析讲解也不强。因此,于此时代,在教师们头脑中构建翻译学科作为综合实践性学科的逻辑合理性,强化教师们在翻译教学当中的批评自省意识就显得极为重要,这也是教师们应对智能时代教学知识能力构建新要求的第一条必要措施。
其次,于新时代到来之时,许多教师仍然如从前般,在自己的教学能力架构之时,视翻译学为独立于英国文化、美洲文化、大洋洲文化、中国民俗文化、东南亚华人文化之外的单一学科。因此,在这个各种文化研究主题遍及网络并融合于日常语言翻译语句的新时代,不少教师讲授单一笔译、口译知识课程之时,对翻译课程中的知识结构信息分析显得缺乏与时俱进和欠缺有效性统筹。甚至,于翻译课程授课中,仍然因循守旧地依据过去课本中的各模块,对如“增译法”“减译法”“从句”等可以根据逆向思维,发散思维,举一反三,于较短时间当中适合较短时间讲完的某些缺乏文化内涵单一较简单语句翻译课程进行块状硬性切割,使其成为“知识孤岛”,分配课时重复讲解。 因此,在此智能化时代到来之时,对教师们进行信息化技术对翻译教学知识能力促进的日常培养显得尤为必要。同时,高校在此时代更多地组织教师们进行对应教研活动以促进教师们对最新信息技术以及所获信息与自身课堂有效融合,也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相伴随地,智能时代的翻译学科课堂也对高校的教学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随着翻译老师们教学能力的提高,他们会对拥有一个广覆盖、可移动、少延迟、高速率的教学网络有着迫切要求。因此,为解决高校内部各翻译老师教学资源分开存储丧失联通性的问题,在学校内外建立一个紧密联系各位翻译教师和其他英语语言教师的拥有海量终端的5G网络,将是智能时代高校翻译课程应对教学设施新要求的必要措施。
综上所述,智能时代翻译教育中出现的众多问题要求我们对课程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教学改革中其一关键在于必须使翻译教学回归跨语言社会学科的本质,提高其内涵建设。为使翻译教学回归语言社会学科本质及体现应对教改新要求,本研究以广外等高校组成的“翻译专业协作组”编写的《教学要求》为出发点,提出开展差异化教学及开发利用各翻转课堂平台适应教学目标新要求,注重实践开发利用BIG DATA智能导师系统及AR/VR虚拟同声传译实验室等措施应对教学模式新要求,建立开发面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不同场景的日常教学评估系统以解决教学反馈评估新要求和除加快建设校园教育5G网络外,努力让教师意识到自己在教授的科目為综合实践性学科,更多地对教师进行日常的翻译教学知识能力培养,并多组织对应教研活动以促进教师们对最新信息技术以及所获信息与自身课堂有效融合之提议,和大家一起面对现实挑战,解决问题,为翻译专业师生于当代教学改革中能实现其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最终梦想,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