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心化语笔寻诗

2021-09-13周星宇

教育界·中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诗歌创作低年段仿写

周星宇

【摘要】目前,小学生作文成人化現象不少见,如何落实课标中要求的“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呢?儿童诗,能表达童年的情感和童趣,利于儿童习作个性化。诗,言有尽而意无穷,诗创对学生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诗歌创作;低年段;诵读;仿写;图像化

诗歌往往言有尽而意无穷,短短几句表达深刻内涵,小小意象营造独特意境。如果能指导学生尝试创作诗歌,那么学生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写作能力一定也能得到很大提高。

尤其对于小学低年段学生而言,在课外阅读上,读物选择面较广,不受指令性拘束;在日常写作上,以看图写话和日记居多,没有功利性桎梏。这些都为小学低年段学生提供了诗歌创作的基础。因此笔者在指导学生诗歌创作方面做了些研究,想借助这些指导学生诗歌创作的策略,让孩子享受诗意的写作。

一、点亮诗心:诵读里来,生活中去

(一)诵读,采得百首酿诗意

诵读儿童诗,是开启儿童诗意表达的前奏。

首先,精选诵读素材。教师应选择多些童趣,能引发孩子创意、给予孩子灵感启示的诗,并组织学生一起读、背、评、记。选篇要朗朗上口、简单押韵,内容浅显有趣,如童谣儿歌、儿童诗、唐诗、趣味对联、简单对韵等。

其次,分类诵读内容。按主题分类诵读,让学生知晓诗歌可写的对象之广;按作者分类诵读,让学生领略多位大家风采;按形式分类诵读,让学生对比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

再次,丰富诵读形式。1.听曲。一些轻松有趣的儿歌,可以让学生在倾听优美的旋律中,耳濡目染诗歌的韵律美。2.吟唱。一些讲押韵平仄的古诗,可以让学生在反复吟唱中深化体会。3.游戏,一些句型相似、回环反复的诗歌,可以让学生拍手读或对读。4.表演。可以选择一些动词多的诗歌。

最后,低年级孩子爱表现,对于他们的诵读要有及时的反馈。1.班级定期展开诵读大赛等活动。2.网络平台展示学生诵读作品。3.家里贴一张“诵读过关大富翁”,见证量变带来质变。

(二)生活,现实沃土孕诗情

当今是高科技的信息时代,一些经典童诗中描写的景象往往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一定的差异。在范本之外,教师应当鼓励孩子多多关注当代的、自身的生活。同样是童年夏夜,上一辈是蝉鸣蛙声,这一辈已今非昔比,如“蚊香手环/到啦到啦/我有了它/蚊子没了,一日三餐。”(周×岚 7岁《蚊香手环》)

不仅如此,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一个动作、一句话语、一种神态也可以是儿童诗的创作源泉。如瓶盖掉进同桌的碗里,这件突发的小事也可以写。“中午吃饭吃一半/我的瓶盖/像跳水运动员/跳进了小美的汤碗。”(张×怡 7岁《跳水瓶盖》)往往一篇比较具体的习作,低年级学生要写上半小时,而这样短小、富有生活气息的儿童诗,能让孩子尽情表达内心情思。

二、初建诗形:一仿,二加,三减

(一)一仿,仿写为弦,奏响诗之旋律

仿写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构建儿童诗的形态。从短语、句子到诗文,有顺序性地进行仿写活动,将会让学生不断增强用诗化语言表达的意识。

1.仿写短语。低年级课本里,一篇课文常由几个关键短语构成,如苏教版中的词串、韵文,将一种意境中几个相关的词语放在一起。教师可以做飞白处理,让学生进行想象填空练习。部编版一上《说话》课文中,可以把“小溪流”“哗哗”“小花猫”“喵喵”等词语去掉,让学生回顾身边事物发出的声音,进行填补,这样可以初步培养学生儿童诗创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2.仿写诗句。低年级的儿童诗里,同一种句式往往多次出现,增强了诗歌节奏感。教师可以提供基本句型,让学生进行仿写。如部编版一上《家》中,“……是……的家”出现了五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找出几行诗句的相同点。接着学生从植物、动物和自然现象这三个角度出发,创作出“墙壁是爬山虎的家”“乌云是雨点的家”等句子。写完后同学间互相交流、归类,不断扩大这个句型所能承载的容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仿写诗文。同一个主题,如果换一个叙事视点,则被赋予新的生命。如“画家”这一主题,在苏教版二上《识字3》中是粗心的宁宁“画个炉灶没有门”,在部编版一上《雪地里的小画家》中是一群小动物,“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这时教师可以围绕画家这一主题,为孩子提供多个思考方向。同一个画家画多种事物,这个画家可以为春夏秋冬这四季分别画出不同颜色,可以为云朵画出不同形状。不同画家分别画事物,可以画出天空上的飞鸟、热气球等不同景观。仿照第一个模板,有学生写出了小诗:“秋天是个小画家//画片稻田插金簪/画片棉地露白牙/画片松林披绿衫/画片枫叶羞红脸//咦,为什么画片池塘蓝湛湛/啊,原来是画片池塘映蓝天!”(曹×琳 8岁《秋天是个小画家》)学生借助例诗的主题,进行联想,并生成自己创造性的语言。

(二)二加,以字为蕊,绽放词句之花

我们可以选一个具象的字,学生由此展开联想或想象,由字成词,再由词成句。如,选定中心词“雨”,让学生进行汉字开花,说出自己知道哪些“雨”(暴雨、毛毛雨、春雨……),然后选一个喜欢的词,造成句,试着用上比喻或拟人等手法(大雨在给房子冲澡;黄梅雨像天上的芒果汁撒了下来;春雨是小草的牛奶)。最后让孩子交流为什么这么说,一首首小诗的雏形,就在学生说原因的过程中,光芒初现。

教师再鼓励孩子由“雨”联想到其他自然景象。如“树”:

一棵小树/在风里摇摆/它是不是/偷偷喝酒了?(高×涵 7岁)

树叶中一盏路灯/路灯旁一圈叶子/像围了一条裙子。(许×婷 7岁)

以“字”为起点,孩子不受拘束,思路被打开;再由“字—词—诗”的顺序,逐步激发想象。长期训练下去,能够培养孩子发散性的写作思维方式。

(三)三减,日记贝壳,淘得妙语之珠

“文—句—诗”也是很好的方法。写作素材源自生活,教师可以鼓励孩子坚持每天带一个本子,把日常的趣事、趣物,及时记下来。对于儿童来说,落笔成诗过于理想化。孩子的日记,语言可能琐碎,篇幅可能长而无拘。这需要学生在反复诵读自己的作品时,进行修改、润色。二年级的李x洁同学用57字写了一篇日记,讲述她在轮滑课上的进步表现,从初学时的笨拙到后来的轻盈、灵敏。写完之后,她反复读并删减,最后浓缩成一首三行小诗—“从今天起,轮滑场上/少了一头胖企鹅/多了一只小燕子。”改过之后的小诗,比原文含蓄、精巧得多。两个动物名词像谜题一样,给读者想象空间,待想出其中关系时,引人会心一笑,余味无穷。

三、画意诗情:图像化为诗创助力

有些孩子,听完一个故事,脑内就如放完了一部电影,这展现了思维之眼根据文本创造图像的惊人能力—图像化力。

(一)“胞图游戏”,用比拟创造想象

笔者根据“图像化”概念,设计了一种“胞图游戏”,力图训练孩子观察事物间关联性的能力。比如:

师:妈妈洗衣服时的手,是什么样的?

生1:妈妈的手很白,在冷水中洗完衣服后变红了。

師:你用眼睛为妈妈的手拍了一张特写。大自然中还有什么也是白里透红的,谁来拍照片?

生2:水果里有桃子。

生3:动物中有兔耳朵。

生4:植物里有莲花的花瓣。

先由一个特写画面,引发学生联想其他画面;接着收集这一系列具有相似特点的图片胞胎们,即“胞图”;然后放在一起,让孩子说说哪两张胞图最像和为什么像。孩子发现,桃子白里透粉,但又圆又胖;兔耳朵细细长长,但长满绒毛;莲瓣雪白,瓣尖儿红,细细长长,而且生长在水里,最像妈妈泡在水里的手。

又如,吃水蜜桃流出很多汁水时,有学生联想到白白胖胖的小妹妹在大哭的画面,描述这两幅画面时,小诗写成了:“妈妈买了水蜜桃/粉粉嫩嫩的/我咬了一口/它哇哇大哭/流下好多泪水。”

在联想和比较胞图的过程中,孩子的观察力增强了,很大地提升了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写作水平。

(二)调换图序,设谜题引人遐想

学生看着几幅具有共性的意象图,进行想象练说;再选出其中的本体和喻体,进行诗歌创作;最后互相交流比较,领悟、总结写作的经验。

如,教师逐步出示飞驰的小火车、射出的足球等动图,让学生猜一种宠物,引导学生寻找这两种意象的关系:都不大、都很快。再出示谜底图片—奔跑的小狗。然后鼓励学生想象:小白狗看见小主人放学回家了,飞奔而来,尾巴都跑直了,像一列奔驰的火车,又像一颗被射出的足球。

孩子写出了两种思路的诗歌:“我一回家/我家的狗/就像一辆白色的小火车/向我冲来/毛茸茸的尾巴/跑得笔直笔直。”和“小小守门员/放学开家门/飞来一足球/一把抱住它/原来/是我的小狗呀。”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写作顺序,孩子就会发现,先说比喻体,再说本体,会令诗歌的开头更有悬念感。

笔者坚持诗歌创作教学策略的研究,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有了一定提升,加上诗歌作品得到及时的点评与公开展示,多位同学获得江苏省诗歌大赛的市级一二等奖,多位同学诗歌投稿刊登在少儿文艺类报刊上。班级孩子的诗创热情,如阵阵春雨般,正滋养着他们诗意写作的田野,以图收获个性化作文的果实。

猜你喜欢

诗歌创作低年段仿写
怎样引导小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独特性略析
偏爱这不息的变幻
挖掘阅读教材, 实践英语仿写
探究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谈低年段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
低年段儿童“唱读”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低年段书法课激趣法宝之甲骨文
低年段阅读教学激趣策略浅探
教材为本 以读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