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管理

2021-09-13毛慧

教育界·下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自主管理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毛慧

【摘要】班主任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涵盖学生学习、生活、心理教育等诸多方面。班级管理更是重中之重,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班主任能力的重要尺标。班主任要树立班级管理意识,明晰班级管理工作重点及主要任务,激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营造“人和”的氛围,逐步打造平等、民主、和谐、柔性的班集体。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自主管理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第一责任人,在班级制度健全下,能够更好地落实教育教学目标。随着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学生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关注,班主任在面对学生个性差异时,如何打造高凝聚力、向心力的班集体?注重班级管理的柔性化,激活学生的独立与自主意识,顺承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站在学生立场,想学生所想,做学生所做,以提升班级管理效率,调动学生学习动机,实现班级自治。

一、运用刚柔并济理念,调动学生自主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不能仅靠制度化措施来管理学生,还要用心去感化学生,增强学生主人翁精神,让学生从自我管理中认识到集体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所谓“人和”环境,是指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在参与管理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班级制度,提高对班级管理决策的认同和接受度。日常班级工作琐碎,事务性强。对于班委干部的任命与选举,可以设置定期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选班委和体验班委干部。学生通过参与班级事务,体验到班级管理的难度,无形中增强了责任感和岗位意识,主动进行自我评价。最重要的是,轮值班长、中队干部服务学生的期限为一个月,在班主任的指引下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在此期间,班委学习写工作反思,对于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展开交流与分享,体会到合作的价值。实施班委轮换制度,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为增强班级凝聚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样,在班级自主管理中,优秀的班干部队伍是构建班风、学风的基础。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能够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调动班级学生积极性,贯彻落实班级管理的各项监督与评价措施。通常,在选举班委后,将班委名单张贴在班务栏,明确各班委、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分工与任务。定期组织班委例会,对班委工作进行交流,对班级工作进行公平决策。在对班级事务进行决策时,由全体学生投票决定,调动班委及学生的主体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应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完善班级管理反馈机制。学生自制力差,但可塑性强。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完善班级评价体系,特别是引领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对自我言行进行规范,查找问题根源,寻找差距,积极改进自身不足。比如,班级曾有一位学生,思想活跃,言行急躁,时常与其他学生发生冲突。一次,几名学生一起拉着他来到办公室。他看到班主任后,先状告其他学生的不是。班主任耐心听他讲完,说:“请你冷静下来,再想一想刚才的事,再说一遍。”等学生说完后,班主任再问道:“请你再冷静一下,再想一想,刚才的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说出来?”在班主任不断引导下,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冲动,并向班主任保证:“以后做事,要先学会冷静。”班主任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纠错,自我完善,自我教育,促进整个班级工作走向规范。

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引领学生学会管理

班级管理,难点在于对人的管理。常规性制度约束,学生被动管理,导致班主任与学生陷入“警察”与“小偷”的关系。班主任要转变观念,善于挖掘和重视学生自主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弱,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如一些学生课堂上玩玩具,转身与周边学生说话,做手势,不遵守课堂纪律等。班主任通过课下三番五次地与学生面谈,效果依然不理想。为此,引入课堂纪律评分制度,针对课堂学习状态进行明确,由专门的学生负责登记、管理,特别是由各组组长参与调控,能够很好地发挥班委辅助作用。班主任每周对班级学生课堂纪律进行评比,制作评分表格,对每个学生的扣分细节进行详细说明。随着课堂常规制度评价的实施,班级学生课堂纪律、班级卫生工作、师生关系明显好转,很多学生在不断自我改进中形成自我管理意识。学生之间的评比、小组之间的评比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和凝聚力,也让班风、学风实现了自主化管理。

同时,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虽是第一责任人,但如果事事都找班主任,班主任会因学生工作琐碎而忙得焦头烂额。学生都拥有独特的个性,而班主任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因此班主任应将班级管理权力下放,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求知欲强,爱好广泛,乐于探索。班主任要顺应学生心智规律,将班级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方法、管理措施交给学生自己去体验,发挥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例如,班会上围绕班级管理中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不同想法展开讨论,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针对班级工作,班主任要学会大胆放手,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激励。

三、营造班级软硬环境,塑造良好的学习品行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能靠强制性制度来规定学生的言行,而是要引入柔性理念,強调宽容、理解、尊重、信任,营造民主、自由、和谐的班风,使学生在班级工作中能够充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享受生活,快乐地学习。班主任要与学生融在一起,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在班级环境建设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陶行知认为:“让学校的每一堵墙都会说话。”在班级环境布置方面,将权力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去设计,对自己的设计展开班级评选,由班委及组长共同对班级环境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确定后并实施。

例如,在每学期开始,对班级布置工作展开评选,让学生自己创造班级文化,如图书角、生物角、进步栏等,有学生从家里带来的绿植,有学生自己喜欢的书籍。图书角由学生轮值管理,对图书进行分类,对书籍撰写简评。在进步栏,设置“每周一星”“每月先进班组”等展示窗口,对班级好人好事、学习优秀者进行表扬,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班级荣誉感。班级文化建设内容很多,可以在班级工作中尝试引入“承包制”,让学生在开拓、创新中激活个性,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在班级管理中,处理好学生人际关系也是重要工作。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是凝聚的班集体。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打造优秀班集体的基础。班级学生之间要相互理解,学会宽容,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一些学生爱玩游戏,对互联网感兴趣,回家就喜欢上网。家长对此很困惑,希望班主任能够禁止学生玩网络游戏。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班主任在班会上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商量恰当的解决方法。班主任要倾听学生的想法,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加强师生沟通,最终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

四、学会因势利导,突出方法的灵活性

班级管理,方法很重要。班主任在推进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注重方法得当、适切。如果方法不当,则事倍功半,甚至会带来消极作用。例如,某学生犯错误,如果教师不问缘由就责骂学生,学生被骂,在其他学生面前出丑了,就会产生负面情绪;相反,在學生遇到挫折、困难时,教师的鼓励与信任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斗志。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更要结合学生的心智特点,采取适当方法,避免简单、粗暴的责罚,而是要因势利导,突出方法的灵活性。

第一,班级管理工作要设置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树立目标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明确个人目标与班级目标。例如,在学习、课堂纪律、劳动、体育、学校活动中,要细化目标,可以根据周、月、学期、年来设定成长性目标。这些目标应由学生参与制定,而不应由班主任强制命令。围绕班级管理目标,全班学生共同讨论。由学生制定的目标,目标不会太高,贴近学情,便于学生努力实现。

第二,班级管理工作要做好师生沟通。只有有效沟通,才能获得较高的实效。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少不了与学生展开沟通。班主任如果不好说话,难以赢得学生的认同,师生沟通质量就会降低。班主任要给予学生真诚的爱。教育是用心交流的过程,只有真诚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班主任要了解每个学生,与每个学生真诚沟通,让学生喜欢班主任,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的问题。班主任要学会倾听,特别是在学生犯错时,要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对于学生的陈述,教师的关注、尊重是真诚的态度,也是促使学生自我反思的有效方式。班主任要学会宽容,懂得接受,主动融入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学会体谅学生,尝试了解学生受委屈时的心情,给予学生安慰与指导。面对学生的错误,批评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批评时要注重方法的恰当、合理,要能够引发学生自我反思,让学生自我改正。正确的批评是一剂良药,虽然有点苦,但给人以新生的喜悦。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针对问题说问题,不能过度延伸,更不可能伤害学生的自尊。批评时,班主任要以平和的态度、关爱的口气、冷静的心态,给予正确的引领;批评后,要给学生自我反省的时间,让学生自我教育。

总之,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营造公平、公正、自主、和谐的班级氛围,充分激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发挥班委干部的辅助作用,善于融入多种方法,构建柔性的班级管理环境,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度,感受到班主任的温情,同心协力,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次仁仓拉.抓好小学班级管理 做好班主任工作[J].新课程,2020(29):205.

猜你喜欢

自主管理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在自主管理中分享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