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发展趋势和教学启示

2021-09-13朱一唯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1年8期
关键词:谋篇布局高考作文命题

朱一唯

在新高考背景下,要让学生在高考写作中更好地发挥,教师要加强对高考作文命题趋势的研究,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尤其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会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考作文的要求,让学生熟悉各种写作类型,写出质量更高的考场作文,提升学生整体的写作能力。

一、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分析

在新高考背景下进行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分析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趋势,了解高考作文考查的要点和方向。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式会经常调整,从以往试题来看,高考作文命题会涉及当下社会热点,融入时代精神,体现了很强的开放性。教师要研读高考作文的命题模式,明确作文教学的基本方向,发展学生具体的写作能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文任务。

教师应当明确,高考作文不仅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考查,也是对学生价值观和认知体系的考查。学生在作文中表達的思想情感以及传递的价值观念,都会直接影响作文的得分。因此,在教学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积极向上的内容。

通过分析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笔者发现,以2017年为分界线,家国情怀、历史使命、文化自信、大国崛起、责任传承等侧重于国家层面的价值取向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想要让学生对这类命题背景下的作文有很好的表达,教师要注重引导考生站在民族复兴和文化自信的高度审视自己应该承担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饱含情感的笔触讲好“中国故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多引导学生积累一些好的素材,无论是课本中有代表性的课文,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还是课外阅读中接触的一些好文章,都可以积累下来作为写作素材。这些素材不仅能够丰富写作内容,也可以很好地传递正面价值观,使学生能够直面和应对新的高考作文命题,帮助学生写出符合要求和规范的习作。

二、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在新高考作文命题趋势下,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尤其要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就很多问题进行论述,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作文的质量。教师可以提供历年的高考真题,尤其是那些可以训练学生思维,较为开放的作文题目,为学生布置具体的写作任务。

要让学生接触高考试题,熟悉高考作文的考查方式,把握高考作文考查的要点,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认知体系。相较于考试时间比较有限,在平时的训练中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可以就具体的作文题目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发展思维,从而充分把握高考作文命题的要义。

以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作文题为例,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并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从给出的关键词可以看出,这些关键词涉及的内容都和当年的社会热点有直接关联,和民众的生活十分贴近。学生可以任意选择自己熟悉且感兴趣的关键词,自拟题目,自主确立方向,完成作文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这篇作文想要出彩,对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分析所选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并且基于关键词形成有一定深度的立意,然后就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论述,这些都考查学生的写作功底,尤其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让学生接触这个考题,既能让他们熟悉高考的命题方向,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好作文的关键是要有思想。这会让学生在写作时进行独立思考,有效提升写作的质量。

三、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直以来,高考作文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尤其是高考侧重考查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写作很有帮助。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教师可以多给学生设计一些有代表性的作文题目,充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教师还可以针对作文题目引发学生讨论,让学生就自己对作文材料的理解进行交流,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分析讨论问题,深入挖掘和探析问题的本质。这样的训练过程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很有帮助,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帮助学生写出质量更高的文章。

如高考作文题:“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情况,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综合上述材料,选择问题论述的角度,自拟立意,完成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这段材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了考查,作文材料取自统计学著名的幸存者偏差理论。学生在解读材料时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在立意时应当考虑主次矛盾,表象与本质,主观与客观,写作时要争取打破惯性思维,坚持真理,勇于创新,这样才能写出有亮点的文章,才能很好地达到作文训练的要求。

四、锻炼学生的谋篇布局能力

在高考作文训练中,发展学生的谋篇布局能力很重要,尤其是在以议论文写作为主导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具备良好的布局谋篇能力,能够始终保持写作思维的清晰,这对学生写出一篇优质习作很有帮助。

谋篇布局能力的锻炼应当贯穿写作教学的始终,教师在平时的作文课堂上,要开展相应的写作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谋篇布局的方法,使学生的写作更加连贯。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一些典型的训练,有针对性地在谋篇布局上给予学生指导,使学生形成更加完整的写作思维,让学生把握文章布局的方法和要点。

随着这类训练的开展,学生会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写出的作文在结构上会更加完整,思路更加清晰,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作文要求。

以“教学楼老旧,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要拆掉教学楼。对此,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你怎么看?”的作文教学为例,根据这段材料,教师可以首先从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入手,指导学生确定写作的基本结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拟定写作提纲,形成写作思路,为谋篇布局打好基础。不同学生读完这段材料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看法,作文立意也会千差万别。教师要始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基本立意,把握自己文章的核心论点,然后结合论点构建文章,梳理文章整体脉络,形象清晰合理的文本架构。遵循这一思路完成的作文,可读性会更强,对问题的论述也会更深入,这才是作文训练要达到的基本效果。

猜你喜欢

谋篇布局高考作文命题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巧用教材阅读文本,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培养学生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能力
把作文教学的根深扎进阅读教学的沃土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