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在静脉留置中的实施意义

2021-09-13李凤菲

婚育与健康 2021年9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

李凤菲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静脉留置中的实施意义。方法:随机抽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均为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所有患者均进行静脉留置,按照随機数字法分组,对照组30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实行临床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成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67%,静脉留置成功率为96.67%,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6.67%,静脉留置成功率为73.33%,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患者静脉留置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静脉留置中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可提高静脉留置成功率,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静脉留置;实施意义

静脉留置针是输液室必备的材料之一,又称为套管针,主要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是临床供给营养、治疗以及急救用药的重要途径,对患者的疾病康复以及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降低用药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用药成功率。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临床护理在静脉留置中的实施意义,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6岁~75岁,平均年龄(55.5±8.5)岁。对照组30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37岁~76岁,平均年龄(56.5±8.5)岁。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之间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方法

1.2.1 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并选择合适部位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留置针必须选择合适的型号然后按照血流量足够大、血管粗直以及无静脉瓣三点标准选择留置血管,待外套管松动后用左手绷紧皮肤,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之后在消毒范围内2/3位置作为穿刺点进行穿刺,将针翼直刺入患者的静脉血管,穿刺时注意穿刺力度以及速度,出现有效回血后继续进针,在血管内置入导管前要保证钢针退入导管,保持0.2cm的距离,之后松开止血带并将调速器打开,然后将针芯取出,使用无菌透明敷料对针芯进行固定[2]。

1.2.2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对患者进行常规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并做好体征检测。

1.2.3 观察组实行临床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3.1 加强健康教育 静脉留置前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之间的差异向其详细讲解静脉留置的相关知识,提升其对相关知识的认知,让其了解静脉留置的运用方法、功能以及相关并发症,告知其静脉留置不但可减轻痛苦,还可减少不良反应,取得患者的信任感,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3]。

1.2.3.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静脉留置时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证导管的通畅性,同时确保穿刺环境以及穿刺部位足够干净以及干燥,在使用套管针进行输液时也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2.3.3 防止导管堵塞 为避免导管堵塞,在输入高营养药物后应该彻底冲洗导管,使用完毕后需要正确封管,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以及使用量,将推注速度保持适中。

1.3 疗效评价指标

对静脉留置成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对比。患者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护理后静脉留置成功率明显升高,无导管脱落以及液体渗漏现象发生,再次置管率明显降低;比较满意:护理后静脉留置成功率较高,偶见导管脱落以及液体渗漏现象发生,再次置管率的概率较低;不满意:经护理静脉留置成功率仍较低,普遍存在导管脱落以及液体渗漏现象,再次置管率较高[6]。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100%。

2 结果

2.1 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23例,占比76.67%,比较满意6例,占比20.00%,不满意1例,占比3.33%,总满意度为96.67%(29/30);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4例,占比46.67%,比较满意9例,占比30.00%,不满意7例,占比23.33%,总满意度为76.67%(23/3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χ=5.192,P=0.023。

2.2 静脉留置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静脉留置成功29例,1例失败,静脉留置成功率为96.67%(29/30);对照组患者静脉留置成功22例,8例失败,静脉留置成功率为73.33%(22/30),观察组静脉留置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χ=6.405,P=0.011。

3 讨论

随着生活方式以及环境的变化,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需要及时接受临床治疗来减轻症状,改善预后。临床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静脉输液非常重要,针对病情危重的患者在治疗时必须使用医疗输液针具辅助其进行临床治疗。但多次穿刺对患者血管以及皮肤的损害较大,需要使用静脉留置针,该种针属于套管针,可有效减少血管穿刺次数,避免发生液体严重外渗现象,还可有效保护患者血管,使用静脉留置针后为避免发生导管脱落等情况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7]。

综上所述,在静脉留置中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可提高静脉留置成功率,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逢万凤,刘凤艳,刘波,等.应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4,11(21):199-200.

[2] 王小莉.动静脉留置针在基层医院新生儿科临床应用中的护理研究与发展[J].心理医生,2016,22(16):122-124.

[3] 董素娟,袁鑫生.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5):155-156.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
面部烧伤女性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健康教育路径在脊柱结核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亚低温疗法在新生儿窒息早期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护理
1例慢性肾脏病并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药疹的临床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