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探究性教学浅谈
2021-09-13练锐
练锐
【摘要】《欧洲西部》既是初中学段的必学章节,也是高考的常考内容,这部分的教学要把初、高中地理知识有机衔接起来,帮助学生建立以高中系统地理为基础的区域地理知识框架。本文主要通过具体的教学课堂,从备课、授课至课后评课、反思等环节,具体阐述区域地理教学课堂应如何渗透立德树人理念。
【关键词】欧洲西部;二次备课;小组合作探究;反思
一、备课篇——与备课组教师共同成长
《欧洲西部》作为初中学段的必学章节和高考的常考内容,要将初、高中地理知识有机衔接,帮助学生建立以高中系统地理为基础的区域地理知识框架。首先,在内容上,这部分内容容量很大,可借助多媒体扩大教学的信息量。其次,在要求的层次上,要达成的目标应是《地理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的双重目标。因此,教学设计不但要注重欧洲西部的位置、范围和区域地理特征等知识的复习巩固,更要注重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第一次备课教学整体思路分为两方面:一是通过位置、地形、洋流、风带、海陆位置等加深学生对于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理解;二是通过分析欧洲西部典型地区的农业工业分布区,比如,荷兰的乳畜业、法国的地中海农业、德国的鲁尔区,引出必修二关于农业工业的相关知识,形成分析区域地理和高考答题思路模板。
对于以上思路,笔者的主要见解如下:一是课堂时间的把握,本节内容较多,要根据教学实际去合理安排,由一个课时可延伸至两个或三个课时;二是加强课改理念渗透;三是定准自身教学思想。结合以上第一次备课提出的建议,在第二次备课的时候,主备人亦做出以下调整:一是调整课堂教学内容,计划讲完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调整为自然地理特征;二是继续思考本节课堂的教学中心思想。
在备课过程中,备课组成员结合本节授课内容亦进行了认真讨论,针对欧洲西部,如何定位和充分突出重点、难点?如何通过相关素材引出相关知识?如何发散学生思维后回归知识点,然后契合高考?这些问题可在备课组备课过程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
二、授课篇——与学生的成长
(一)导入环节
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欧洲西部风情景观和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访问欧洲的小视频引入,课堂上此过程较短,在这环节要及时提出及渗透“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理念,并通过景观图让学生触景生情,让学生向往美好的事物;对于欧洲风光代表地理元素,教师要充分跟学生剖析,同时也要分析其中的地理知识;在课堂上展示的阿尔卑斯山要能体现冰斗角峰等元素,且要说明湖泊形成的成因。
(二)小组探究设问环节
整個课堂以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展示、质疑。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放手学生。作为“导演”,在具体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能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及时在讨论过程中发现问题。同时,教师也要及时鼓励学生和总结相关知识。
此环节的设问有四个:1.运用地理术语描述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特征和地形特征。2.运用气候形成因子分析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显著的成因。3.结合材料分析习近平总书记访欧第一站——荷兰发展乳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4.针对中国乳畜业现状,你觉得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四个设问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位置体现气候,气候影响农业,农业发展带来的启示,这四个问题充分让学生挖掘欧洲西部的地理要素,让学生深刻体会区域地理的学习思路,同时,更让学生发散思维,学会类比不同地区的优劣势,学会思考解决问题。
(三)展示环节
学生作为“演员”,在展示过程中,主动性强,表述清晰,能结合所学知识剖析问题。展示的内容要规范化,答综合题的答案要序号化,突出条理性。比如,第二个问答题,学生回答洋流时,多个小组只回答沿岸受洋流影响,答案应具体表达暖流还是寒流,增温增湿还是降温减湿等;回答地形时,学生考虑中部以平原为主,但未充分考虑山脉呈东西走向,有利于大西洋上西风深入内陆。这方面要求教师在板书时要起到引领的作用,教会学生回答问题要精准表达、全面考虑。同时,学生亦要不断提升和提炼自身的语言能力。
对于学生在质疑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可让学生相互讨论,大胆解决。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调动相关知识进行“点睛”。比如,学生提出:欧洲西部的河流因纬度高,理论上会有结冰期,但为什么河流航运价值仍很高?其他学生可能会结合洋流等地理要素解决。这时候,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锻炼,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如,学生可迁移“终年不冻港”摩尔曼斯克等相关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有利于让学生对于疑问理解更加深刻。
三、课后篇——教学反思
通过欧洲西部知识的教学,笔者认为,地理教学应该认真挖掘地理元素,渗透爱国情怀,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具体内容的教学要注重前因后果知识的联系和整合,紧跟形势,找准素材和典型案例,加强研导。树团队意识,创精英团队,每个教师都有自己对教学的思考,加强备课组和科组成员的交流,集思广益,不断完善教学环节,让组内分工更明确。加强小组团队建设,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发散思维,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情怀、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是教师教学的“魂”。教师要准确好自身的定位,行胜于言,做“学术型”教师。
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对本节内容充分理解,结合学生实际设置题目,同时结合学生的作答情况对问题的引导不断做出变化。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积极践行探究性学习的相关理论,构建探究性课堂,寓教于乐。
责任编辑 温铁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