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2021-09-13陈志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7期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效率新课改

陈志标

【摘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作文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从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感,让学生掌握写作的规律,做好对学生作文的评改以及培养学生作文的交际化等方面来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作文;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以及发展,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目标,其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和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学生心理特征的发展以及情感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语文水平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要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效率,通过作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感

首先,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有话说、有话写。让小学生认为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鼓励学生写下生活、学习中的事情和想法,让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能够让学生善于发现写作的素材,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其次,教师要创设写作的情境,作文题目的设置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让学生能够认真观察、活跃思维以及大胆想象。能够让学生根据提问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写作的语言材料,可以从小说、报纸、以及诗集中来寻找,让学生产生兴趣和跃跃欲试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是培养学生写作的心理条件。同时写作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写作是培养学生能力和个性的重要手段,能让学生敞开心扉。因此,教师要通过写作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写自己了解的内容,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一点让人心动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因而,引导学生学会真实的写作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

三、熟悉步骤,让学生掌握写作规律

小学作文教学的规律主要表现为:先观察,然后模仿或者思考,最后进行创新。要让学生掌握写作的规律及熟悉步骤,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思维、表达能力以及观察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和发现,并要留心事物的特点,做到有顺序和侧重,能够有所突出。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外观察任务,比如观察“我熟悉的一个人”,这样才能切合学生的实际,学生才能有话说。然后要激发学生写作的思维,要让学生能够对自己观察的事物进行构思,要有合理的想象和模仿。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观察的内容进行构思后写下来。这样的教学步骤可以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恐惧,而且还能养成学生善于思考和观察事物的习惯,能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

四、以评促写,做好学生作文的评改

小学生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做好评改,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进步。小学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对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有基本的掌握,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作文评改方式来进行作文的评改。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教师不能对学生的作文定过高的要求,学生作文只是书面能力的考察,不是文学创作,只需要学生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即可。因此,教师在评改作文的时候要尊重学生,要保持学生作文的原意,多对学生进行鼓励。 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進行评改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整体水平,要能把握学生之间的共通性,提出一些整体的要求。然后还要因人而异,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写作能力给出不同的要求:有些学生要求作文要精,有些只需要通顺,完整的表达意思即可。教师评改作文不能片面,要看到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要能让学生取长补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自我评改作文和互相评改作文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评改作文,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作文评改的要求,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这样会让学生相互学习。

五、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作文开放性

由于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小学生写作的教学很多都是闭门造车,缺乏开放性。我国小学生对写作的对象,怎么写,写给谁看都没有明确的想法,再者由于我国的教育理念,不重视对学生交际应用类文章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作文的交际功能。没有把写作的教学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写作局限在了课堂,让学生不明白写作的目的。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让学生联系实际来进行写作的练习,让写作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去寻找写作的主题。例如,学习写作人物的作文,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接触学生熟悉的亲人和朋友,要从各个方面来观察,认识人物的性格和特点。再比如,记事类的作文,教师要让学生多开口,要能够通过和周围人的交流来掌握事情的发展,并要注意细节和背景,这样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做好引导。教师要做到从宏观上把握作文的教学,做到提高学生整体的作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具体上做到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教师做到多方面的结合来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永霞.基于生活化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07):245.

[2]罗生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148-149.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教学效率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几点思考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新思路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