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字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思考

2021-09-13蔡林雄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7期
关键词:汉字文化教学思考

蔡林雄

【摘要】识字教学是进行语文教育的重要基础,汉字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而留下的文化精粹,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承载了很多优秀的文化内核。在语文识字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将以如何在语文识字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为论述核心,重点思考汉字文化融入的方法和意义,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汉字文化;语文识字;教学思考

汉字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承载着中华文明。汉字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科学运用汉字文化辅助语文识字教学,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识字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关于汉字文化融入语文识字教学的意义

在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汉字文化的教育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语文识字教学的目的之一。将汉字文化融入到日常的语文识字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语文识字的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学生如果想要更深入的掌握和了解汉字,就必须从汉字文化方面入手。老师将汉字文化融入到语文识字教学中,稳定的传递中华文化中的汉字文化理念,它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汉字的掌握,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华文化中的人文意识。促进老师完成高效识字的教学目标。其次,汉字讲究字正腔圆,汉字的读音也非常的重要。当学生理解汉字中蕴藏的文化意义时,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准读音,提高识字的效率。最后,老师在语文识字教学中加强汉字文化的融入,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的去认识汉字的发展过程,推动学生行进汉字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加快速的体会汉字的意义,更好的学习和把握汉字的造字方法。

二、关于汉字文化融入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思考

(一)追本溯源,品味汉字的形美

老师如果想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识字学习能力,进一步融入汉字文化,就需要学会追本溯源,让学生了解汉字文化的发展历史。所以,老师在语文识字教学课堂开始之前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汉字起源和发展的视频,还可以借助一些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之美,进而加强对汉字文化的融入。

例如,老师讲解到“日”和“月”这两个字时,老师可以在上課开始前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日、月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和图片有哪些相似之处,然后告诉这两个汉字学生形体演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汉字形体的魅力。又如,在教“雀”、 “雁”这两个字时,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发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对,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共同字“隹”,再进一步思考这个隹与“雀”和“雁”什么有关系?古人根据鸟的样子造出了“隹”。这时候向学生出示“隹”的象形字,让学生感知“隹”由鸟的样子造出的。

再出示雀的象形字,发问学生:在隹上加了一个什么字是雀?那雀是不是鸟?对,雀指得是体型较小的鸟类,并向学生演示雀字的汉字演变过程,加深对“雀”的认识。

最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哪些动物的名字带“隹”这个字?(老鹰、雄鹰、苍鹰、猫头鹰,麻雀、孔雀、金丝雀)。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老师由浅入深逐步地在语文识字教学中加强了对汉字文化的融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汉字的理解。

(二)深刻理解,拓展汉字的意义

现如今,很多老师在语文识字教学中过分偏重对汉字音的教学,大部分忽略了对汉字意义的拓展。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音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汉字文化往往体现在它自身的意义上。所以,想要在语文识字教学中加强对汉字文化的融入,就需要进一步发掘汉字的意义,将汉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

例如,例如老师在讲解“鸣”这个汉字时,老师可以通过分解汉字的结构来进一步推断其意义。比如鸟通常用嘴巴进行发音,所以“鸟”与“口”就形成了“鸣”字。又如“休”字,可以理解为人累了依靠在木头上,便组成了“休”字。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汉字的意义,更加牢固的掌握汉字。

(三)注重独体,提高识字的效率

在语文识字教学中,词组和成语仅仅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识字教学往往都以独体字为中心。因此,老师要提高对独体字的重视程度,强化对独体字的教学研究。独体字往往比较单一,老师要主动将其与汉字文化相结合,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老师可以在独体字的演变过程讲解中引入典故,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学生通过学习独体字,可以进一步认识汉字文化的简约之美,提升识字的效率,为以后的识字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汉字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缩影,也是优秀文化传承的载体。识字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识字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通过积极探索汉字文化在语文汉字识字中的作用,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将汉字文化高效地融入到语文识字教学中,努力唤醒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期帮助学生在识字中获取更多的文化知识,进而提升语文汉字识字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玉萍.汉字文化视阈下的小学识字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2]田丹.浅谈语文识字教育与汉字文化的 关系[J].汉字文化,2019 (22) : 96-97.

[3]李晓玲.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的实践研究[D].扬州大学,2018文库.

[4]张正兵.论传统文化在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天地,2015(24).

猜你喜欢

汉字文化教学思考
不要让“汉字”没有了“文化”
遵循识字教学规律,实现“互动识字”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
基于“汉字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用探讨
指向核心素养,词串识字教学的应然追求
中学语文课堂的汉字基本教学策略
新课程初中语文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