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言适应理论视角下的跨文化能力培养

2021-09-11黄岩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语用失误

黄岩

内容摘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要求全球公民具备跨文化能力。本文将从语言适应性理论的角度介绍如何培养跨文化能力。首先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包括语用学、语言适应性理论和跨文化能力,并从适应性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语用失灵的原因,提出了避免这些失灵的对策。最后,从语言适应理论的角度提出了提高跨文化能力的三种方法。

关键词:语言适应理论 跨文化能力 语用失误

语言的存在离不开文化。语言与文化的这种互动关系更多的体现在不同的文化交流中。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良好的语言能力,还需要全面的文化能力和语用能力,以避免跨文化语用失败。本文试图从Jef Verschueren的适应理论出发,探讨如何有效地帮助人们提高跨文化能力,从而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

一.文献综述

(一)语用学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及其规律的科学(戚雨村,2001),它从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度出发,把人们使用语言的行为看成是受各种社会规约限制的行为,研究特定语境中的具体语句,强调语境可能影响话语解释的各个方面,从而建立起语用规则。语用学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的一门科学。由于它揭示了一系列长期以来被语言学家忽视甚至回避的语言文字现象,并试图建立一种方法来科学地澄清这些现象,所以它极大地拓展了理解和解释语言意义的途径。

“语用学”一词是由美国逻辑学家C.W.Morris斯创造的。在1938年写的《符号的基本理论》中,他把符号学分为三个部分:(1)语法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2)语义学研究符号与已知事物之间的关系;(3)实用学研究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末,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实用主义发展迅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语用学有两个重要的核心概念,一个是言语行为,另一个是语境。研究言语行为和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解释言语行为的概念,如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语言功能;伦敦语言学的创始人弗斯认为语言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形式,而不仅仅是强迫性规则的符号和标志。美国语言学家布卢姆菲尔德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通过“刺激-反应”的公式来观察语言的功能。

1923年马林诺夫斯基也提出了语境的概念。他将语境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文化语境”,指说话人所处的社会文化;另一种是 “情境语境”,指有言语行为发生的具体情境。福斯接受了马林诺夫斯基的情境语境一词,并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类。

A.参与者的相关特征:参与者是谁,具有什么样的个性,有什么相关特征。

(1)参与者的言语行为。

(2)参与者的言语行为之外的行为。

B.相关的事物和非语言性、非个性的事件。

C.言语行为的效果。

总之,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意义在语境中的实现,或语言意义在交际中的实现。

(二)语言适应理论

借用生物进化论的思想,在1987年国际语用学协会成立后,比利时语言学家Jef Verschueren发表的第一期IPrA工作论文中提出了语言适应论的概念。语言与环境的互动使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这种互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环境会适应语言的选择。Verschueren(1999:59-61)指出,使用语言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无论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是出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语言使用者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之所以能够进行各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包括变异性、协商性和适应性。多变性是指语言是具有一系列选择的可能性。可协商性是指语言的选择决策不是严格按照形式与功能的关系进行的,而是基于一种灵活的原则和策略。适应性是指语言能使语言使用者在选择中灵活地适应,以达到交际的目的。根据语言适应性理论,语言选择有四个标准:适应的环境对象、顺应的结构对象、适应的动态过程和适应过程的自觉程度。语言交际的环境就是语境,包括交际环境和地方环境。Verschueren认为,言语双方根据交际的目的建立不同的语境。要理解话语,就必须了解相关的语境(Verschueren,1999),从而不断选择各种语言形式。

(三)跨文化能力

跨文化能力被确定为跨文化传播领域最重要、最核心的概念之一。“跨文化交际”一词最早出现在E.T.霍尔撰写的名著《无声的语言》中。在這本书中,霍尔是第一个将 “文化”和 “传播”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的人。跨文化交际是混合领域,跨文化能力也是混合领域,由跨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组成(吴晓波,2002)。然而,大多数学者将跨文化交际能力视为跨文化能力。正如Deardorff(2006)所说,跨文化能力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多样化的概念。在跨文化交际开始的十年后,跨文化能力一直发展到现在。虽然它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但关于跨文化能力的术语有很多种类(Fantini,2009),如跨文化能力(Deardorff,2006)跨文化交际能力(Byram,1997)、跨文化敏感性(Bennett,1986;Hammer,Bennett & Wiseman,2003)。由于跨文化能力是一个多学科的术语,不同领域的学者做出了不同的定义,他们会把重点放在自己的领域部分,如管理学教授Ang(2007)用其他术语 “文化智力”来代替跨文化能力。即使是同一领域的学者,他们也会对“跨文化能力”一词做出不同的定义。在跨文化能力的概念上,学者们无法达成共识。但是,他们的定义有一些共同点。他们都认为,跨文化能力定义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更重要的是,有效性和适当性是评估跨文化能力的两个主要标准。Deardorff采用Delphi的方法,对20位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对跨文化能力的定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因此,跨文化能力有一个公认的概念:基于个人的跨文化知识、技能和态度,在跨文化情境中进行有效、恰当沟通的能力(Deardorff,2006)。

二.研究结果

(一)从语言适应理论的角度分析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败的原因

语言适应理论是指“语言使用者根据交际环境的需要,不断地选择语言手段”。选择语言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交际中的失败,进行有益的交流。语言形式是语言选择中最关键的内容。这是语言适应的过程,但这个适应过程是建立在使用者的信心机制、社会习惯、心理活动和物质世界的基础上的。

1.人们对语言使用者的动态适应性缺乏了解。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应动态地注意到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宗教信仰和风俗習惯,避免尴尬。例如,在餐桌礼仪上,中国有分组用餐制度,而美国有分开用餐制度。如果中国人招待美国人吃中餐,必须遵守对方的宗教戒律和习俗。一般来说,牛羊肉是主菜,很有地域特色的菜品是不允许的。否则,别人会表示 “很特别……很有意思”。这是对你招待客人的一种礼貌而委婉的拒绝。但是,作为主人的你还是觉得自己很满意,这很容易造成双方的误解和尴尬。大家都不太适应对方的说法。

2.人们对社会世界的动态适应性缺乏了解。在社交过程中,应该以文化圈的社会规范来进行社交。否则很容易造成很多误解。一般来说,美国公司老板表扬员工,西方人一般都会自信地接受赞美和表扬,而中国人回答说自己做得不好,会做得更好,这源于中国文化强调含蓄和谦虚。而美国人认为你的回答是不自信的,是老板的判断问题,这就造成了彼此之间的不愉快和误解,导致很多机会会给别人。

3.人们对心理世界的动态适应缺乏了解。人们经常在公厕里设置残疾人休息室。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行动,体现了社会对弱者的关爱和同情。而在中国人的理解中,这似乎是一种温暖的一面,而美国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毕竟,他们认为这是全社会在时刻提醒残疾人,他们是残疾人,只能去残疾人的卫生间。这是对残疾人的侮辱和标签,会让残疾人受到二次伤害。这就是心理世界在不同文化圈的动态适应。

4.人们对物质世界的动态适应缺乏了解。物理世界的动态适应是指交流双方的时间和空间的指示关系,以及交流双方的手势、动作、表情、眼神。如果在沟通的过程中,物理世界的适应性不好,很容易造成很多误解和麻烦。比如,在印度,很多摇头的方式代表了很多意思,比如同意、不情愿、冷漠、高兴、拒绝。另外,在美国很多黑人打招呼的方式中,中国人似乎也会和对方打架,拿起拳头砸对方,但这种方式是他们文化圈中的物理动态适应,其他不同背景的人要提前了解。

(二)从适应理论的角度看跨文化交际中语用性失败的对策

1.应遵循动态适应理论,重视动态适应能力的提高。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了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人们必须了解交际语境中的语言结构和语境关系。只有动态适应语境和语言结构才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2.创设语用交际环境,应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人们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法结构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语境和文化,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语言时,词汇更加准确。同时,在当地的文化圈中也要注意语言的变化,因为任何一种活生生的语言词汇都是有变化的,会有不同的解释和说法。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误解和尴尬。但是,人们在学习语言时,一定要加强对实用知识的理解,提高实用能力。

3.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真实语料库应结合起来。人们在学习对方语境理解和猜测对方语言的时刻,可以利用网络上的原声电影、手机、广播。甚至可以经常浏览Facebook等著名网站,这里提供的学习语言环境可以让他们知道对方的文化环境是怎样的,这将使他们在直接面对交流时更有信心和底气。

(三)语言适应理论下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不遵守语境、不了解其他文化而导致跨文化实用主义失败的例子很多。如中国人问 “你吃过饭了吗”?总是让外国人误以为中国人要请他(她)吃饭。再比如中国人谦虚的说“哪里,哪里。”这种现象就会让人觉得很好玩,很拥护。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单纯地教语言。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也是研究课题之一。

根据适应理论,在外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要考虑三个方面。首先,情境适应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语境感知能力。“语境”是指语言交际的环境,包括交际语境和语言环境,即符合语篇的一切因素。交际语境中最重要的是交际双方。当语境中双方的性格、习俗、信仰、欲望、动机不一致时,就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导致交际不顺利或失败。

例如,一个美国人在西湖(杭州)边散步,一个中国青年走上前去与他交谈。

——你从哪里来?

——……(疑惑)

——你叫什么名字?

——(惊讶)我想这不关你的事。

很显然,这次沟通试验失败了。中国青年不是恶意的,而是被美国人误解了,要问话。因为在美国,一般警察会直接问话。显然,双方对对方的动机和沟通背后的文化都是缺失的。因此,在沟通中,适应语境就是要明确当前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的语境感知能力。人们只有了解影响交际的关键因素,如自身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才能更好地满足交际的需要,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合适的语言使用。所以在语言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境感知能力也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是调整结构对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双方的个性、习俗、情感等背景知识构成了不同的语境。除了这些不同的表现外,还有不同的语言情境,以及角色变化和心理状态。它们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如果假设说话者和听话者有共同的知识,说话者成功地表达了,听话者成功地理解了,那么交流就会顺利进行。社会背景和群体关系决定了语码的变化。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双方了解各自的立场、背景、心理状况,确保交际目的,是交际成功的关键。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时,应全面考虑学生的个性、交际态度、信息传递等交际因素。学生应该明白,只有抱着尊重对方、愿意交流的心态。沟通才会顺畅。

三是动态适应,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交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动态适应是指语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发展和结束的。因此,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动态适应和增强应变能力也是重要内容。弹性和使用交际策略的能力对成功的交际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学生获得这些能力。直接的方法是开设相关的课程,如谈判技巧、演讲与口才等,让学生进行演练。而间接的方法可以渗透到各个方面。例如,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以人为本”,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技巧和对策,全面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是当前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要具备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尽量减少跨文化交际中“语境”的缺失,还要需要灵活应对交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因此,语码转换能力、同理心能力、沟通策略的提升都是重要的部分。只有各方面都顺利进行,才能保证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综上所述,从语言适应理论的角度看,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主要体现在语言使用者部分、社会交际部分、心理部分和身体语言部分。这四个部分容易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跨文化交际措施应注重培养这方面的知识,这不仅能大大提高跨文化语言运用的成功率,还能有效避免交际失败的发生。从语言适应理论的三个维度:语境适应、结构对象适应和动态适应,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以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可以从这三个维度入手,不断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Ang, S.(2007).Cultural Intelligence: Its Measurement and Effects on Cultural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Task Performance.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3 (3), 335-371.

[2]Bennett, M.J.(1986).A development approach to training for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Intercultur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0 (2): 179-196.

[3]Byram, M.(1997).Teaching and Acc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Cleveton, UK: Multilingual Matters.

[4]Deardorff, D.K.(2006).In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s a student outcom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10 (3): 241-266.

[5]Deardorff, D.K.(ed.).(2006).The SAGE 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Thousand Oaks, CA: SAGE.

[6]Fantini, A.E.(2009).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ssues and tools.In D.K.

[7]Deardorff (Ed.), The SAGE 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pp.456-476).Los Angeles, CA: SAGE.

[8]Hammer, M., Bennett, M.& Wiseman, R.(2003).Measuring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The Intercultural Development Inventory.Intercultur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421-435.

[9]Verschueren, J.(1999).Understanding Pragmatic.London: Ed-ward Arnold.

[10]戚雨春.(2001).現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项目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KYCX20_3067)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跨文化能力语用失误
理工院校通识课程与学生跨文化竞争力培养探析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研究
跨文化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
语用失误与外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称呼语在中俄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从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能力论中华文化走出去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