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高校外宣翻译研究
——以宁夏某高校为例

2021-09-11石娟高财湘张鑫宇朱海燕

现代英语 2021年4期
关键词:可读性目的论译文

石娟 高财湘 张鑫宇 朱海燕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国际化进程加快,外宣翻译作用日益凸显。许多有意向到中国深造的海外留学生、与中国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的专家学者、教育研究机构和合作办学的海外高校都会通过浏览其外宣材料了解院校概况。外宣翻译质量对高校国际化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高校应重视外宣翻译,提高译文质量,吸引更多海外专家学者及留学生来中学习。文章以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ies)为指导,从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出发,分析宁夏某高校外宣翻译中一些案例。

二、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德国翻译研究领域功能性翻译派别(Functionalism)的奠基理论。翻译目的论主张翻译活动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译文是否达到原文预期目的,即让译入语受众更好接收原文信息含义,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这一理论表明:目的决定手段,原文地位不再神圣不可侵犯,译者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翻译策略,以期获得更好翻译效果。

该理论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Katharina Reiss于1971年将功能语言学及语用学引入翻译实践领域,提出功能派理论雏形,坚持从功能角度考虑文本,强调某些情况下,译者应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第二阶段,Reiss的学生Hans Ver-meer在其研究基础上正式提出翻译目的论及其三大原则,他在行为理论的基础上重新阐述翻译本质,认为仅靠语言学不能解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强调翻译是一项人类活动,有其自身目的;第三阶段,Justa Holz Manttari进一步深化完善翻译目的论,提出翻译行动理论,将翻译活动放在社会文化环境下,开拓了翻译研究领域;第四阶段,随着翻译目的论不断发展,原文中心论受到动摇。2001年,Christiane Nord在对翻译目的论进行研究中发现其局限性,提出功能加忠诚理论,论述了翻译目的论中的忠实原则和以往理论中忠实的差异,强调忠实程度需要跟随翻译活动目的的改变而改变。

外宣翻译目标受众大多不了解汉语文化及社会背景。译者应以受众为出发点,根据翻译目的论指导,贴近译入语受众语言思维习惯,充分考虑外宣翻译预期效果,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鸿沟。

三、翻译目的论下的外宣翻译

(一)常用专有名词翻译

翻译目的论认为目的原则(Skopos Rule)是所有翻译活动的首要原则,即翻译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翻译能在译入语环境及文化中,符合译入语受众期待,给予其原文预期传递的信息。一些拥有对等词汇的常用专有名词,如本科生(Undergraduate)、研究生(Postgraduate)、教授(Professor),综合性大学(Comprehensive University)等,可以直接采用对等词汇进行翻译。而对于一些没有对等词汇的常用专有名词,应当通过解释或注解来弥补读者所缺乏的共享信息或背景知识,使译文更好传达源语信息。具体见例1。

例1

原文 译文985工程 Project 985(A project for founding 39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in 21st century)211工程Project 211(A project strengthening about 100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key disciplinary areas as a national priority in 21st century)省部共建Universities Co-sponsored by Province and Ministry(To be co-constructed by the Regional Gover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续表

其中,“塞上英才”特指长期扎根科研生产一线且具有巨大贡献和领导能力的特殊人才。“塞上”特指宁夏,如直译为边塞,反而与实际不符,故处理为“Professionals in Ningxia”,既可体现“在支柱产业,重大科研项目中有特殊才能的人”含义,同时也将“塞上”译为“Ningxia”避免歧义。

比如,“新世纪313人才工程”特指有针对性地选拔“30名45岁以下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成绩突出的能担当领军重任的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100名45岁左右的、科研技术管理水平在自治区内领先的学术技术带头人,300名40岁以下的基础理论雄厚、成绩突出、具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优秀青年后备骨干”,应当表现出其含义和部分信息,译为“30+100+300 Young Talents Promotion Project for 21st Century”。

(二)校园文化翻译

翻译目的论中连贯性原则(Coherence Rule)要求译文语内连贯,即有较高的可读性和接受性,能够使译入语受众理解,并在一定交际环境中发挥作用。高校校园文化独具特色,包括校训、校园精神、楼标,路标等,对于塑造高校形象至关重要。译者处理时应根据连贯性原则,提高译文在译入语语境下可读性和接受性。

该校校园精神为“沙枣树精神”,其内涵为“不怕困难,不畏风寒;根深叶茂,本固枝荣”,旨在督促学生学习沙枣树,即使在条件艰苦的沙地中,也能不惧风沙,茂盛成长。沙枣树作为生长在西北地区的植物,在其他地区并不多见,因此译者适当运用意译和增译,处理为“The spirit of desert date—a valuable species of tree that produces good fruits even in very dry times—under the banner of‘Taking root deep in the beloved motherland,braving the inclemency with an unswerving heartand gaining pride in nurturing the future.’”以此体现沙枣树精神内涵。

该校校训为“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皆取自古籍,各有内涵。“尚德”取自《论语·宪问》:“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意为崇德向善,志存高远;情怀高洁,人格健全。“勤学”取自《韩诗外传》:“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意为专心致志,自强不息;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求是”取自《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为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穷本溯源,辨伪存真。“创新”取自《周书》:“创新改旧,方始备焉。”意为奋发有为,革故鼎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每一词都有其独特含义,旨在鼓励学生不断学习追求校训精神,故处理为“To Pursue Virtue,Diligence, Truth, and Innovation”。

楼路标旨在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文字标识为在校园内生活学习的各类人群提供记忆点。在此基础上,高校倾向采用“明德”“勤奋”“科技”等富有深层次文化内涵的词语命名建筑道路,意在鼓励学生具备上述优良品质。因此,在处理时,译者需根据连贯性原则,采取适当策略,在保证功能的情况下显示其内在含义,如“宿舍”“浴室”“食堂”等拥有对等词汇的标语可直译,处理其他名称时,译者可采用汉语拼音音译加注解的方法进行翻译。具体见例2。

例2

中文名称 译名国际交流中心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ng Center

其中“国际交流中心”和“报告厅”常见,有权威翻译。据2017年6月20日发布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系列国家标准文件原则显示,“国际交流中心”为“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ng Center”,“报告厅”为“Lecture Hall”。(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http:∥www.gb688.cn/bzgk/gb/index)。 “科技楼”中科技对等词为“science and technology”,故译为“Sci-Tec Building”;“格物楼”“思齐路”等名称有其汉语意义,因此处理为汉语拼音音译并加以注解,以达到可读性和接受性。“格物楼”中格物一词取自《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意为想要认识事物的深层,需不断探究,就物而穷其理。译者处理时应体现这一内涵,故译为“Gewu Building(Gewu means exploration.)”;“思齐路”中思齐取自见贤思齐,源于《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为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旨在鼓励学生时常反思,多向优秀之人学习,不断进步。因此处理为“Siqi Road(Siqi means self-examination and emulation.)”。

(三)灵活运用翻译方法

翻译目的论的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要求译文与原文语际连贯一致,但不同于其他翻译理论中的忠实于原文,翻译目的论中忠实性原则要求译者处理时,需根据原文含义语境和自身理解,采取适当翻译方法。

1.增译

增译法(Amplification)指译者可根据原文预期目的,参照译入语语言特点及受众语言环境,翻译时增加原文中没有出现但已实际包含的内容。如上文第三部分校园文化翻译中的“沙枣树”精神案例,译者给出沙枣树精神译文后,进一步增译该品种植物生长环境及内在精神含义,保持语际连贯一致的同时,传递内在含义。

例3: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7人、第三层次15人。

译:Many excellent scholars and talents find their way here to great career success:seven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primary or the secondary tier and fifteen in the tertiary tier of the“National Hundred,Thousand and Ten Thousand Talents Project”.

这里译者没有同原文一样直接翻译师资状况,而是根据上下文语境,增译总结性开头,为句子增添主语,遵循忠实性的同时,使其更符合译入语语言特点。

2.省译

省译法(Omission)指省略与译入语思维习惯、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不符的词,是一种与增译法相对的翻译方法。译者在处理过程中需筛选出原文中不符译入语语言习惯的表达,并加以适当省略,提高译文可读性。如“积极的努力”可译为“efforts”,“一系列措施”可译为“measures”等。

例4:学校将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把宁夏大学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西部一流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译:In order to develop the university in a sustainable manner,Ningxia University will focus more on innovations and its own advantages,thus building it into a “high-level teaching-and-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y coming out on top in Western China with distinctiv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traordinary capacity to serve the region better.”

译者这里省略原文中创新发展和特色发展中“发展”一词,使得译文流畅通顺,避免累赘,同时省译末尾的努力奋斗,直接通过译文内容表达含义,使得译文可读性更高。

例5:本专业师资队伍精干,业务能力突出,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4名,二级岗教授1人,副教授7名。

译:The faculty includes 12 full-time teachers(4 professors, 1 Class-II professor, 7 associate professors).

这里如果按照原文句式翻译,译文稍显累赘,可读性较低。译者将原文信息整合为4 professors,1 Class-II professor, 7 associate professors,省略其中这一介词,符合译入语语言结构,同时遵循忠实原则。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有特定的目的和受众,外宣翻译具有特殊性。翻译目的论认为,译者应在遵循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翻译方法。充分重视外宣材料在语用习惯、结构组成,受众思维等方面差异,站在受众角度思考,灵活采取翻译策略,提高高校外宣翻译质量。

猜你喜欢

可读性目的论译文
本期缩略语表
可读性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弟子规
弟子规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弟子规
政务微信的内容提升策略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我国电子档案长期可读性的障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