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式作文的尝试

2021-09-10邱敬慧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口语交际互联网

摘 要: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硬伤”,老师怕教,学生怕写,尽管老师们使尽浑身解数,孩子们还是提笔无话,不知从何下笔。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实施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式作文,利用互联网的各种特性,丰富生活素材、优化课堂教学、搭建交际平台、实现多元评价,达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互联网  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作文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它的快捷和方便让当今社会的孩子疏远了实际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使他们的情感趋于冷漠,交际能力日渐退化,甚至造成“自我封闭”的状态,这不但严重阻碍了孩子们语文素养的发展,还影响身心健康,百害而无一利。

2015年4月,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使“互联网+教育”迅速地给传统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我尝试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实施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式作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口语交际式作文”是一种以读者对象为导向,以驱动多方交流为目的,以构建特定语场为入口,通过语技要领训练,促使学生生成较好口头作文并转向书面作文的一种多项整合创新研究式习作。其目的重在指导学生交流交际,同时创设情境体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最后通过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应对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交际素养,训练学生的语言技巧,达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

下面谈谈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式作文教学的尝试。

一、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丰富生活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脱离生活,或者某些方面的生活经验不足,写出的文章就会枯燥无味、缺乏生活气息。学生之所以害怕作文,作文水平难以提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写作素材的匮乏。而互联网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它包罗万象,拥有着庞大的信息量,它就像哆啦 A梦的任意门,能在瞬间为孩子们打开通向遥远世界的大门,为他们展现精彩纷呈的生活画卷和生动活泼的知识长廊。

在教学中,我一边鼓励孩子们去拥抱大自然、去生活中动手实践,一边带领学生走进五彩缤纷的信息世界,并推荐了许多精彩的网站,如:动物世界http: //www.iltaw.com;中国景观http: //jingguan.yuanlin.com;中国新闻网http: //www.chinanews.com; 作文网http: //www.zuowen.com;古诗文网http: // so. gushiwen. org/ type. aspx等等,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穿越古今,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了解世界的热点问题,感受人与动物的自然和谐。

在三年级下册的《教你学一招》中,我布置孩子们周末回家学做一道中国菜,学会以后在课上分享制作的过程和方法。孩子们有的跟爸爸妈妈学做家常菜,有的则上网搜索与众不同的菜谱。经过学习和实践,孩子们知道了“中国菜是世界三大菜系之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菜主要分为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和徽菜等八大菜系。”分享会上,同学们除了带领大家参与了“番茄炒鸡蛋”、“白灼虾”、“醋溜土豆”等家常菜的制作, 还分享了一道没有蚂蚁也没有树的“蚂蚁上树”、“品尝”了香酥可口的“普洱茶香骨”……在网络菜谱的指点下,孩子们的描述从原来的“一点盐”、“煮一下”这样笼统的说词变成了“盐适量”、“大火煮开转小火煮10分钟”、“大火收干汤汁”等准确的表述。接下来的单元作文孩子们一气呵成,意犹未尽。

有了互联网的辅助,生活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文不再成为“无米之炊”,而是“满汉全席”。

二、利用互联网的多元性,优化课堂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因缺少生动形象的直观性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互联网+教育”恰恰能弥补这一不足,它图文并茂、声形具现,能轻而易举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让他们轻松、愉快、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

(一)情境再现,指导观察

作文是观察、思维和表达的综合呈现。观察是否细致,是否深刻,与文章质量的高低有着直接的联系。观察越细致,感受越深刻,就越能发现题材的价值所在,就越能触发写作的动机。

如三年级下册《介绍家乡景物》,虽然惠州西湖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课前又特意布置了游西湖的作业,可是在课堂上介绍的时候,还是发现孩子们的观察存在许多局限性。比如说白天和夜晚的区别, 晴天和雨天的差异,一年四季的变化等等。当孩子们出现观察空白的时候,就可以利用互联上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做补充观察。经过景物再现,指导孩子们有序地观察后,他们是这样介绍西湖景点的,“沿着苏堤走来,一座七层宝塔高高地耸立在孤山上,就像一把宝剑直插云霄,这就是著名的泗州塔。宝塔四周绿树成荫,一到五六月份,凤凰花开,这里又成了花的海洋。”“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有一座拐了九个弯的桥,叫九曲桥。白天,它就像一条白龙卧在水面上。夜晚,在灯光的映衬下,它又像一条彩带。走在桥上,一阵风吹来,这条身披彩带的巨龙仿佛也在随着波浪轻轻摇晃。”……有了互联网的辅助,同学们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细细地、反复地观察景物,心中有了感触,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丰盈多了。

(二)声像结合,放飞想象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只能在课堂上正襟危坐,听老师分析范文,这样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创作,导致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个性化不强。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不仅能为学生搭建向课外延伸的桥梁,让学生闻其声、见其形、临其境,更让思维的个性化如虎添翼,实现新的飞跃。

如二年级下册《春天里的发现》,为了让学生的思维不被教室禁锢,我用电脑播放鸟儿清脆的叫声、小河的流水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孩子们闭上眼睛,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感受,一个个优美灵动的句子随着泉涌的文思流淌而出:“微风轻轻地吹来,送来了阵阵花香。”“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青蛙喝了一口,啊,真甜呀!”“鸟儿在树上扑腾着翅膀,梳理着羽毛,唱起欢乐的歌。”“小朋友们在草地上玩,他们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捉蝴蝶,还有的在玩‘老鷹捉小鸡’,可开心啦!”……一幅幅画面把孩子们带到了春天的郊外,尽情地感受春的美好。

(三)丰富词汇,各取所需

好的词语能让语言表达更具有感染力,然而中、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尚小,对词汇量的积累并不多,在口语交际和习作课上往往心中有千言万语,但说出来的话却显得词不达意。针对这一现象,我除了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用摘抄本建立自己的“词语聚宝盆”,用以积累好词佳句以外,还利用互联网搜索同类型词给他们提供词汇参考。如描写秋天的词语、描写建筑物的词语、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等,使一些词句贫乏的孩子在表达的时候不至于词穷。好词佳句运用得多了,自然而然就成了自己的语言。

三、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搭建交际平台

要想让口语交际扎实训练,只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而互联网恰恰能把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起来,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我为孩子们建立了一个班级微信群,为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训练提供课外展示的平台。如五年级上册《我是“小小推销员”》,由于课内时间有限,不能让每个孩子都获得展示的机会,于是,课后我布置孩子们回家拍一则视频短片,向别人介绍你要推销的“商品”,然后发到班级微信群,大家观看后发表语音评价。这样每个同学不仅都获得了发言的机会,还能在观看同学的短片中对比自己的不足。有同学发现,介绍商品的时候,面带微笑更具亲和力;展示推销时一边口头介绍,一边演示操作能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的特点……此外,我还经常用同样的方式让孩子们给人物对话影片配音,给风景片段配导游词;当小小新闻播报员,播报当天的时事新闻;进行古诗、美文诵读;或者用微视频记录并解说自己的课余生活等等,都收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四、利用互联网的共享性,实现多元评价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一篇好的文章是需要一个精心打磨和润色的过程的。因此,在习作中,作文的评价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教育”环境下,使原本单一的评价方式轻松地过渡到一个多元评价的空间。除了传统的老师评价外,亲人、朋友、同学,甚至是陌生人都可以参与到评价的互动中来。孩子们只需把写好的文章放进自己的QQ空间,其他人就可以随时进入空间阅读并发表评论。 孩子们根据评价意见,只需要轻点或拖动鼠标,就能随意修改文字、调整句段的顺序、批量替换词汇等,省时又省力。

总之,“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式作文是现代教育思想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能有效地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展示拓展出广阔的空间,使作文教学改革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杨剑飞,《“互联网+教育”:新学习革命》,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1月。

2.榮维东,《交际语境写作》,语文出版社,2016年4月。

3.高文、徐斌艳、吴刚主编,《构建主义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8月。

作者:广东省惠州市下角小学校长邱敬慧,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式作文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17YQJK135的阶段性成果。

惠州市下角小学,广东   惠州   516000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口语交际互联网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