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古典诗文为媒 熔中华传统于心

2021-09-10王美莺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古诗文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摘 要:古诗文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引导学生在古诗文阅读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古诗文节奏和韵律上的美,细细品味传统诗文的精妙。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潜心品读,通过诗文感悟传统美德的精髓,感知传统习俗的精彩。教師也可以依托读写训练,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从而拓展学生认知范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真正做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传统文化;古诗文;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1-0055-02

引 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由于学习古诗文是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很多优秀古诗文。这些古诗文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学生通过诵读,不仅可以感受到古诗文节奏、韵律上的美,还可以感悟诗文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流传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及传统习俗[1]。如何引导学生在古诗文阅读中感受传统文化呢?下面,笔者结合部编版教材实施三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反复诵读,感受古诗文的精妙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他们美美地读、细细地品,以感受古诗文的精妙。

(一)用心发现语言美

古诗文的语言凝练、生动、形象,常常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再现大自然之美、人性之美和艺术之美[2]。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发现古诗文的语言美。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咏柳》时,教师可以先出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柳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出贺知章的《咏柳》,让学生感悟诗人是如何描写柳树的。在学生初步了解诗文内容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碧玉”“绿丝绦”指的是什么。结合图片,学生不难发现,这里的“碧玉”就是刚长出来的柳叶”,“绿丝绦”则是柳枝。教师可以追问:“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这里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翠绿的柳叶比作“碧玉”,突出柳叶的颜色美;把下垂披拂的柳枝比作“绿丝绦”,突出了柳枝的轻柔美。

(二)潜心品味音乐美

古诗文极富节奏感。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读出节奏。节奏读对了,诗文的音乐美就出来了,诗文的意思也就更明了了。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文言文《司马光》时,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文言文,教师可以先带着学生读,提醒学生读好停顿:“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执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接着,教师再用问答的形式进行趣味读:“群儿在干什么?一儿发生了什么事?众人怎么做?光怎么做?最后儿怎么样了?”读着读着,学生就将停顿记在心中,节奏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三)尽心领悟形式美

诗人作诗时讲求对仗工整,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形式美。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绝句》时,教师在指导诵读的环节可以开展男女生对读游戏,先行对行:“两个黄鹂鸣翠柳”对“一行白鹭上青天”,再词对词:“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读着读着,学生就会发现“两个”和“一行”都是数量词,“黄鹂”和“白鹭”都是鸟类,“鸣”和“上”都是动词,“翠柳”和“青天”都表示事物,而且“翠”和“青”都表示颜色,从而对古诗的形式美产生深刻的理解和印象。

二、潜心品读,感悟传统美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光荣使命。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满怀激情地创设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潜心品读,感悟古诗文中的情和理[3]。

(一)诵国学经典,知为人处世之道

部编版教材从《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传统国学经典中选取了符合当今时代特点、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如一年级下册的《人之初》就选自《三字经》。在教学《人之初》一课时,教师可先进行“情感预热”,播放动画短片《孟母三迁》,请学生说说孟子的母亲为什么要搬三次家,让他们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人要接近好的人、事、物,学习好的习惯。然后,教师可以导入课题,告诉学生《人之初》中就藏着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有了前面的预热,学生学起来自然激情澎湃,读文悟理,水到渠成。

(二)吟千古名句,明修身养性之德

中国是礼仪之邦,几千年来形成了许多美德。中华传统美德在古诗文中多有体现,极具教育意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学生明白百善孝为先,学会感恩亲人的爱;“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使学生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让学生知道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提醒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在学生牢记这些古诗文的同时,中华传统美德也在他们心中扎根,成为他们的做人标准、行动准则。

(三)读文言故事,悟怡人性情之理

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司马光》和下册的《守株待兔》这两篇文言文故事都深受学生喜爱。这些文言文篇幅短小、文字简练,却蕴含着意味深长的道理。在教学时,教师在解词释句的同时,要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司马光》中的光在“众皆弃去”时“执石击瓮破之”,让学生明白遇到问题时,只有沉着冷静,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解决问题。《守株待兔》中的农夫最后“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则告诉学生想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在一个个文言故事的熏陶下,学生性情自然会更加积极向上。

三、设疑细读,感知传统习俗

现在,很多学生能准确地说出西方“圣诞节”的时间及习俗,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及习俗知道得很少。这种现象反映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漠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古诗文教学,渗透传统节日的文化习俗,借此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三首古诗被编入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编者这样安排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通过学古诗,知道传统节日习俗。所以,在教学古诗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学习这些诗,你知道了哪些节日习俗?”接着,教师可以用有趣的故事讲述这些节日习俗的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其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印象。

例如,在教学杜牧的《清明》时,教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清明时节路上行人欲断魂?”在学生交流后,教师可告诉学生清明节有扫墓的习俗,想到逝去的亲人,谁能不悲伤呢?这里的“欲断魂”就是因扫墓而引发的对亲人的思恋。涉及传统节日的古诗文还有很多,如王安石的《元日》告诉我们春节放鞭炮、贴对联的习俗;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我们知道重阳节有插茱萸消灾辟邪、登高思亲的习俗……通过诵读古诗文,学生了解了节日习俗,而懂得习俗又让学生对古诗理解得更透彻、读得更入情,一举两得。

結 语

古诗文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对学生习惯的养成、品德的培养、人格的塑造、语文素养的提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借部编版新教材大幅度增加古诗文篇目之东风,引导学生在古诗文阅读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熔中华传统于心。

[参考文献]

孙琍.阅读文学经典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J].小学语文教师,2018(06):35-38.

袁占明.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融入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5):108+112.

陈同兵.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古诗文教学[J].才智,2020(05):193.

作者简介:王美莺(1975.2—),女,福建福州人,一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文化教育。

猜你喜欢

古诗文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