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网络课堂互动模式探讨
2021-09-10王春艳
王春艳
摘要: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同伴教学法理论,探讨了大学英语网络课堂互动模式运用的工具和方法。研究简要介绍了微信群、ZOOM会议和CANVAS系统互动模式在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发挥的作用,并重点讨论了“实时在线协作编辑文档”的互动模式在课程不同阶段的应用。研究发现,混合式网络课堂互动模式对大学英语课堂互动和同伴学习效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网络教学;互动模式;协作编辑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3-0055-02
基金项目院本研究系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教学发展基金立项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TLD20J0029)。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为了贯彻“停课不停学”的精神,全國各高校全面开展了网络授课。教学互动是教学的必要环节,有效教学离不开教学互动。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互动模式有很多,比如师生之间的问答互动和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互动等。但是,如何在网络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是非常有挑战性的问题。
一、课堂互动研究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性
互动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G.H Mead在1937年提出的,他的学生布鲁默在《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一书中将其提升为一种社会理论,符号互动论认为人类对某一客体所采取的行动,主要是根据他们对客体所赋予的意义,人们赋予事物的意义产生于人们的互动之中。课堂就是一个小的社会有机体,教师和学生是构成这个小的社会有机体的成员,他们之间的互动使教学活动得以展开[1]。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是良好教学活动的基础和保障。
课堂互动教学的理论依据之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用身心感受教育情境中的问题、情感和价值,传达思想,从而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与过程之中。教学主体主动学习是因为他们被教学活动吸引,共同参与和创造相互交往的活动,双方通过理解形成互相吸引、共同参与的关系,建构自己的新知识系统。
课堂互动模式的教学法理论依据是同伴教学法理论。同伴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独立思考,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进而在同伴交流讨论中主动建构获得知识。同伴教学法在增加课堂互动的同时,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更有兴趣,同时由于学生向同伴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和对概念的理解,使得其对课程理论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课堂互动的重要性以及合作学习广受学者关注,例如刘燕飞、朱红梅等学者都曾对其进行过探讨[2-4]。近年来,网络技术支持下的互动合作学习的相关研究也有不少[5-6],但是国内在此领域偏重于教育技术的研究较多[7],而研究教学过程的较少。特别在将协作编辑文档的互动模式应用于教学这一领域,国内的相关研究也存在不足。其原因可能是国内协作编辑软件的普及性不够,支持协作编辑的软件技术不成熟、实时协作编辑使用人数受限、收费较高等。如今国内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突破了以上限制,教学中运用协作编辑互动方式的硬、软件都已经具备,探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学习互动模式研究有一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大学英语课堂运用并探讨互动模式,对大学英语网络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将以大学英语课堂为例探讨网络课程的教学互动模式。
二、大学英语网络课堂的互动模式
(一)微信群互动模式
如今,微信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基本通讯软件。当今社会,智能手机普及,微信使用普遍、稳定性高、操作简单、信息传递便捷等特点,为教学中使用微信提供了可能。班级微信群是教师和学生保持实时互动的基本平台,在微信群中的课堂内容互动可作为网络教学的基本互动模式。
(二)ZOOM会议互动模式
教师利用ZOOM会议在上课时间段内直播授课,并可以进行师生之间的直接语音视频问答交流,共享演讲者屏幕,分享PPT等课件。利用ZOOM会议的分组功能,可以实现和传统课堂一样的分组口头讨论,教师可以进入不同的小组监听和参与讨论。ZOOM会议功能稳定,在网络课堂中,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都可以通过ZOOM会议顺利实现。
(三)C ANV AS学习管理系统互动模式
教师可利用CANVAS学习管理系统传递课程资料和文档,布置和收取课堂内和课堂外作业,实现同伴作业互评,讨论版跟帖等互动功能。CANVAS系统和微信群有互补作用。微信群能及时传递信息和课件,便于学生即时查阅,但是其组织界面不利于课件的长期保存,而CANVAS系统可以做到有组织地呈现课件和作业情况,便于学生长期查阅。
(四)“实时协作在线编辑文档”互动模式
以上三大平台搭建起了网络课程互动实施的框架,本研究将重点讨论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人实时在线协作编辑文档”的互动模式(简称协作编辑),它可行性高、操作方便,值得探讨和推广。协作编辑互动能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整个教学环节,对整个课程的有效互动起到重要作用。
三、“实时协作在线编辑文档”互动模式在网络教学中的运用
多人实时协作在线编辑的软件和应用有很多,如腾讯文档、石墨文档、谷歌文档和金山文档等。在网络课程中,协作编辑可以被运用到不同的教学环节,为课堂互动提供简单易行的稳定平台。
(一)通过协作编辑实现课堂点名
教师可通过协作编辑互动模式点名,避免单纯点名的紧张气氛;通过使用实时在线共同编辑的Excel表格,教师在上课前问候学生,并提示每位学生回应,就可以知道学生出勤情况,同时沟通了情感。
(二)通过协作编辑确定课程难点
通过协作编辑互动模式,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课前预习的篇章,学生在共同协作编辑的文档里提问或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如此互动来确定文章的难点和问题。文档中同伴讨论的热点就是文章的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点讲解这些讨论的热点。所以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不是教师猜测或主观判定的内容,而是经过学生思考、讨论后发现和确定的。这样的课堂授课更有针对性和效率。学生在协作编辑时,能够主动思考和沟通,进而提高学习能力。
(三)通过协作编辑实现课堂讨论
本研究在多次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回答和参与大大丰富了课程资源,上课的协作学习过程对师生的知识系统、对课本的内容都是一种新的建构和提升。通过协作编辑,能够激发每一位学生参与讨论。和传统的课堂互动方式问答甚至小组讨论相比,协作编辑互动模式使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更高,因为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同时参与文字编辑,都有参与表达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
(四)通过协作編辑实现自由活动分组
在课堂中,教师经常会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而协作编辑可以实现自由分组。只要教师把共同协作编辑的文档建好,规定好分组的原则、组的数量和组的大小,学生就可以共同编辑共享文档完成分组讨论。和传统教师分组的操作方法相比,协作编辑分组可以实现学生自由组合,而且更高效。
(五)通过协作编辑实现同伴互评
同伴互评是同伴学习的一个重要合作互动形式,互评的结果可以通过协作编辑实现。在组织作文或是口语互评时,教师可以利用协作编辑功能对写作者或讲演者进行反馈。反馈结果呈现在共同编辑的文档,演讲者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反馈意见,这种反馈形式较为灵活,读者或观众既可以独立反馈也可以合作反馈,协作编辑都能轻松实现这些功能。
(六)通过协作编辑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度
协作编辑可以记录每一位编辑者的足迹。通过编辑历史,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完成课堂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及学生完成任务的先后顺序,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总结学生学习的规律,对学生学习情况做过程性分析,总结出高效学习的方法;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因材施教,进一步了解学习缓慢的学生的困难,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四、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保障了大学英语教学实现和运用多种网络和平台互动模式。本研究通过微信群、ZOOM会议、CANVAS学习管理系统和协作编辑等平台,实现了教学中的师生和生生互动。在线协作编辑使用方便,能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所有环节,配合其他平台,实现教学互动。在混合式互动模式中,合理搭配各信息技术支持的平台和软件,取长补短,能对网络课程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Blumer H. Symbolic Interactionism:Perspective and Method[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
[2]Godsell A.,Tinto V.,Smith B.,et al. Collaborative Learning:A Sourcebook for Higher Education[J]. Annotated Bibliographies,1992:175.
[3]刘燕飞,王坦.论合作学习实践中的情感缺失[J].中国教育学刊,2016(02):70-73.
[4]朱红梅.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5]Zhou W.,Simpson E.,Domizi D. P.. Google Docs in an Out-of-class Collaborative Writing Activ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aching &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12,24(03):359-375.
[6]Hansen,Nils Kristian. Collaborative Writing with Web 2.0 Technologies:Education Students’Perceptions[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Research,2011(04):73-103.
[7]徐瑞. Google协作平台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