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2021-09-10郭瑞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校方支教孩子

后知后觉,时光已至初三夜。刚刚的沐浴,将新年的最开始的三天忙碌疲惫洗去,现在想想似乎同时也洗去了整个寒假。坐在窗前,望处尽是灯火尽是夜,而我也开始享受自己的夜晚。毕竟夜晚时光往往会是留给自已享受,会是思考,会是回忆。

低头便会思考,仰望便会回忆。而当我仰望之余,月亮又是格外皎洁。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诗句脱口而出。现在想想,同样时夜晚,而我这条江,这轮月,又是在等待或是期待者什么呢?……实在不知其然,不自觉的感到想法莫名其妙。而想到后句,“但见长江送流水”细细玩味还是挺有映射。

这个寒假,我做了一回长江,送了一池清水。

……

“支教”,说是为作业也好,一时兴起也罢,想想论人论事,是在人与事的实际过程,开始发展结束才能盖棺定论。虽我忘记了开始是什么起因选择了去支教,但过程与结果会是值得我去回忆,更值得我去定论我所作所为的意义。

以支教的名义,我与你相聚。梦想着那个充满孩子天真稚嫩的地方,原来,你在这里。

还好有了之前一月份交流与网上志愿者网站的交流。二月初,我们志愿者团队便开始计划着实行支教计划。多方面的网上调查,最终选择了在山东省菏泽市下一个小镇的学校。经过与校方的多天联系,校方同意我们实行四天课程分两个星期的支教任务。

与孩子们最开始的相识,来自伴随下课铃声,在走廊时相逢。那一声“哥哥好”、“老师好”,就给了我最大的慰藉与温暖,宛如阳光明亮心房。而作为支教团队的一员,在接下来的时光中,我又会与他们有怎样的故事?

从最初的团队来到学校时的期待紧张,到开始用心研究校方发来的教案和课本,我们花了三天时间去思考揣摩想象。毕竟对待的是一个个未来,自己虽说会是这些孩子人生长河的一粟,但大风也会起于青萍之末,身为未有经验的教育者,不患得,唯恐患失,自己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是不能考虑的。

还好,时间不但会沉静许多事,还会沉静赤子心,更何况一群愿意花费光阴做好事的青年赤子之心。三天没有白费的研究思索,让我们走进三尺讲堂多了份平静与坦然。刚开始的一天,虽达不到不动如山,却也教起来游刃有余,团队虽有地方会不是完善处理,但总体上教学还是不错让校方满意。有了第一天的经验,我们也会增加些信心,吸取一些教训,反思完善一下,才有了之后的第二天三天四天。

我被分配的是英语二年级的教学任务,而在当时,当地的教学中其实并没有英语课程,一到三年级只有整天枯燥的数学语文来回,偶尔的体育也只是在夏天的户外玩耍。之所以让我们教授英语,一是为孩子带来课程的新鲜感,新的面孔;二是为了让孩子们在未来的英语课程做些基础,哪怕是我们这些微不足道的4天。/或许在外人,在孩子整个教育生涯我们的教学可有可无,但我觉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当置身于讲堂与孩子之中,才能深切明白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这个开始的足下是否踏实勇敢自信,在于我们的态度用心,更在于我们与孩子之间。当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便更为自信勇敢,妄自菲薄更无人说。

从刚开始映入眼帘的荒芜校园景象,到我走进硬件设施不算夯实的三尺讲堂,我开始适应着,同样感受著。孩子们被冻得疮红的脸,未曾凝住他们无邪的笑容;含有污泥的衣襟,未曾阻挡他们玩耍的热情;哪怕土灰色的室内泛着阴暗,也未曾遮盖他们上课时的明眸。

课堂上的孩子们远比想象的热情,简单的与孩子们的小小交流与自我介绍后,便开始了教学,期间只是小小的要求领读,孩子们更愿意用声音的洪亮表达他们的热情,反倒不需要我们老师刻意得去渲染孩子们的学习气氛。难怪有人说,“有微笑,有歌声,世界其他再华丽的事物便再也顾及不了。”我便是融入其中,忘记周围环境的简陋,少了些拘谨,多了些欢乐。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改变了我的心态,思量着像孩子那样做一个充满希望的人会是多美好。

当然会出现吵吵乱乱的一面,但作为一个过来人,谁又没有孩时的野性灵性,现在我们所说的“熊孩子”,我反倒觉得不是贬义词,而是普遍词,曾经的我们是,未来现在的孩子也都是。孩子们中,也有毫无顾忌的上台表演的,配合我们教学的趣味性,去扮演动物,模仿声音,让下面的孩子用英语猜。想想若是在大学或是职场,又会有多少人愿意放下包袱形象展现给他人。

有时下课之际,孩子们将我们在课堂上教的英语单词的动物画了下来,一个一个的跑到我们身边送给我们,有的还有纸心,小段字信。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满是温情,虽然只是歪歪扭扭的字体或者画作,但又未尝不是一份份的特殊礼物,因为这背后是一颗颗美丽纯净的心灵,我心换你心,这是值得应之受之的。

……

当我将回忆快进至最后,没有狗血的离别煽情。简单的最后与校方的合照,我将与学校的最后记忆存留在团队离开校门的黄昏。操场红旗飞扬,寒风萧瑟,却还是有很多孩子在操场玩耍。我与他们的短短相遇,佛家说这是缘分,道家说这是轮回,我说,这是青春。这是将在我一次性的生命里留下铭心记忆,过往不复,而我也自豪的挥霍自己的精力与时间这些孩子。

夕阳伴着我们的困倦,在远边的红晖的斜照下,我们踏上归程。车窗外尽是田野,远处尽是黄昏。倘若用心,田野上已经长出青青的麦苗,也是无穷无尽的新生。路上不少的回忆成为我们的谈话内容。我看着孩子们送的作品,上面画的,正是我见过的,我认识的,我开始熟悉的,我感触回味的。

你一扑向我,我就感到无限温柔。

送给一同支教的志愿者青年:你们是可爱的人,你同样会遇到可爱到你的人。

……

时光回至此时此刻,几个小时的写作后,不免让我再次伸伸懒腰仰头望月。夜更深,月更明,照我心,心更静。我再次想到了当初的问题:不知江月待何人。我这条江送了一池清水,而我这轮月又在等待些什么?

原本并不存在的问题,反而做作的开始自问自答,又难以回答。想想其实每个人都是夜空中的一轮明月,每月都在轮回之间等待着光亮盈满,可月盈则缺,盈满一时便又进入下一个轮回。但在我看来月依旧是那轮月,地上的人们虽只看到明亮的一面,它却并未因为光亮的圆缺而本身缺失一块,只是静静在黑夜中孤寂地追求自我与太阳的交接。

当我联想回到自身。我呢?从最开始的意识产生,到如今苦读十几年又是在等待追求什么?反复思量,如今我从支教经历中找到了答案。原来我所追求等待的,同样是自己。

将回忆再次回放到最开始的支教。第一次之前往往会有怀疑恐惧:我将要做的是否有意义,是否对得起时间,青春,我能做的是否能对得起孩子的热情……无数个是否让我一度打消的念头。现在想想,人生仿佛就是在无数个是否的矛盾中选择,从而成长,而自己的选择,也就决定着我们选择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而幸好正是在支教中,从孩子们的眼中,我看到了那个曾经的自己。那个为了在人群中突出,为了让父母欣慰,为了让老师欣赏,为了让同学关注,而想要优秀的自己。那是没有世俗杂念,没有未来概念,没有物欲横流影响,简单纯粹。想想也是,诸葛武侯曾说:“非淡泊无以明志。”当自己清清淡淡无世俗之求,方可明白自己真真切切的志向,那不正是最初所追求的自己吗?

支教,当我放弃寻求上面所列“是否”的答案,放弃自己曾在意的世俗结果与眼光。我懂得开始接过善良与自我的火种,并以微弱的火光去照亮未来的生命。从内心深处,满溢出不恼悔的平和与喜悦。选择追求的便是真正的自我,是我真真想要成为的人。我看到了校园、教师、孩子,听到了风声雨声读书声;我在做着教书育人,和与曾经相同的多个我在一起。没有所谓的伟大,而是实实在在的真实。

这便是我所谓的等待,等待着那个不畏惧世俗眼光,追求善良,勇敢,自信,优秀,热爱,坚信,无畏的自己。

仰望那轮明月,她已经高出了我的视野,明天的她会比今天更圆更亮,我等待着。

作者简介:郭瑞(山东省菏泽市),哈尔滨商业大学2017级,经济统计学,本科生。

(哈尔滨商业大学)

猜你喜欢

校方支教孩子
警惕功利性支教
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现状及困境归因分析
丹江口市教育局 对盐池河支教教师进行考核
加大力度 全面保障学校学生合法权益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