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品味炼字之妙
2021-09-10曹小丽
摘 要:本文基于中国古典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独特语言魅力,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为例,在课堂上通过预设问题、角色扮演和班级辩论等方式来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诗词情境中去感受语言,去体会古诗词炼字的妙处,从而培养其丰富深刻的感受能力。
关键词:创设情境、炼字、教学相长
一、中国古典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独特语言魅力
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就“木叶”中的“木”做了细致的体味与阐释,“木叶”相较于“树叶”的繁密湿润给人以干燥、微黄的联想,让人想到木板、木料的质感。一个“木”字,整个秋天疏朗、萧瑟的气息便迎面而来。这充分体现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也要求我们在鉴赏诗词时,要从字词入手,重视品味领悟其蕴含的意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即充分体现了古诗词语言具有留白的艺术特征。
正因如此,我们在鉴赏诗词时,除去查阅背景资料外,应该更加注重古诗词言简义丰的特点,细读诗句,甚至对每个字词进行反复玩味,用心去体味熔铸在每一个字词里的情感、意蕴。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设计上,“创设情境”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品味炼字之妙。“情境”理论是西方语言学家提出的,是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一股脑地将所有知识抛给学生,而是应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收获知识,通过各种手段,创设出丰富、生动的具体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己去积极主动地探索与体悟,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笔者即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三首古诗词为例,通过图片展示、音乐渲染、预设问题、角色代入以及班级辩论等具体形式来创设生动形象的特定情境,引导学生分析体悟这三首诗词的炼字之妙。
二、创设问题情境,品味周邦彦《苏幕遮》词的炼字之妙
周邦彦精通音律,在词曲方面,造诣极高,他的主要成就是创作婉约派的词,他的《苏幕遮》词在语言的锤炼上,堪称典范。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播放音乐,PPT投影图片的方式,带领学生一起品味“大晟词人”的语言之妙。
(一)“燎沉香,消溽暑”。
首先我让学生从具体的词句中找出词人写作本词的时令。学生通过具体词句以及课下注释,发现这是夏季,而且有着南方夏季的点,因为词人必须点燃“沉香”来消除湿气,南方的夏季相较于北方的夏季,在炎热的同时,由于气候潮湿,给人一种潮湿闷热的感受。接着,我让学生找出能体现时令特点的字来进行赏析、品读,学生找到了“溽、暑”二字。接下来我创设了分角色朗读的情境,对其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中,更进一步体会“溽、暑”二字的炼字之妙。再这样湿热的天气中,词人的心绪显然是烦闷的,那么朗读时就应该读的慢些,音调拉长,语调也应低沉一些,我请班里所有的男同学进行了朗读。
(二)“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鸟雀呼晴”,一个“呼”字顿时消解了词人的郁结愁闷,拟人的表达使得整幅画面生动起来。那同学们想想,又是谁在“窥”檐语呢?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有的说既然呼唤晴天的是鸟雀,那么“窥”檐语的当然应该是鸟雀了,那探头探脑的样子多么可爱灵动。但亦有同学反对,他们认为“窥”的主语还可能是词人,因为词人此时在湿热的屋子里正烦闷难捱,又恰巧听到了屋外的鸟鸣,于是他走出屋门,一抬头正巧看到了那一展歌喉的小精灵。第二种理解关照到了景物背后的人,我正要为此击节嘆赏时,又有学生给出了另一种答案,他认为是“阳光”照到了屋檐上,若有若无,极具画面感。正所谓“诗无达诂”,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展开想象,一起探究“窥”字的精妙之处,感受到了周邦彦炼字的高妙,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时,词人的心情也变得明媚晴朗起来,“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我让女同学尝试朗读,读出此刻词人的心情变化。
(三)“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这句把荷花的神韵描摹得淋漓尽致,几乎每个字都体现着炼字的精妙。我首先用ppt投影校园荷花池的照片,让学生置身特定的情境,去揣摩其意象所蕴含的意境。然后提问,这句词蕴含了多幅画面,如果你是摄影师,请写下你的拍摄方案(提示:镜头、角度、位置)?有学生紧扣“清圆”,荷叶、池塘、水面、露珠都是其拍摄对象,镜头的角度选择有特写,也有远景。有学生说要拍下“水面清圆”的画面须得是远景,并且要俯拍,站在远处、向下俯拍,才能拍出池塘的水面上铺满圆盘般的荷叶的场景。也有同学认为应该用特写镜头捕捉那雨后荷叶上面的露珠清澈而圆润的动人形态以及露珠滴入水中所激起的圈圈涟漪。“一一风荷举”的画面感更是被学生敏锐地捕捉着。“一一的荷”拍摄出来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有学生说“一一”可与“风”联系起来品读,正如同朱自清先生所描绘的荷叶,不是贴着水面,而是挺拔修长,随着微风舞动,婀娜多姿,妩媚可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风中摇曳,此起彼伏,舞出生命的律动。还有学生说镜头应该逐渐由远景拉到近景继而特写,“一一”,一片片,明明触目是大片的荷,可它们相互独立,于是才有下文的风荷“举”,而不是堆叠在一起。谈到“举”的时候,其主语和宾语究竟是何,学生的回来让我得到了诸多启发,欣喜地发现,原来不只有一种理解。“举”的主语是荷叶、是风、是粗壮的茎部、是水面,而被举的对象则有荷叶、荷花、露珠……美丽是层层托举产生的,就这样,形成层层叠叠的荷塘之美。词人用拟人手法,描绘出一种包容万物的温柔的力与美,给人“亭亭净植”的感觉。最后我给出了朗读提示,让全班同学用舒缓平和的语调来朗读,要注意重音和停顿。
三、角色扮演,品味柳永《雨霖铃》的炼字之妙
柳永是北宋词坛婉约派不可或缺的重量级人物,含蓄而深情的表达是他的特色。《雨霖铃》句句含情,读来令人神伤。我在课堂上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来创设情境,体会本词的炼字之妙。
鉴赏诗词最直接的切入点便是找到“诗眼”或“词眼”,我先让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找到词眼。“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这句最能体现词人心绪情感的句子,句中“伤离别”是词眼。那么,词人到底伤心到什么程度?哪句话具体描摹了他伤心时的情态呢?学生又找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句,此刻明明有千言万语,却都定格在了这无声的一幕中。接下来,我给定了明确的任务,我要求学生抓住本句中“执手”这一典型的动作来引导学生深入赏析。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做一做这个“执手”的动作,思考这里的“执手”能否换成“牵手”、“握手”或是“拉手”呢?从而更深切地体会通过炼字所达到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学生的热情很高,纷纷开始了“执手”这一动作的尝试。起初,只是同性别的学生做“执手”的动作,后来在我的引导和鼓励下,同学们也打消了性别的顾虑,很热烈地讨论着“执手”的精妙之处。到了展示环节,先上来了几组女同学,她们的“执手”是温柔而又含情脉脉的,她们认为此处唯有用“执手”二字,才能描摹出一对恋人在“兰舟催发”时的四目相对、依依不舍的情态,明明有千言万语,而此刻竟“无语凝噎”了,深刻传达出“伤离别”的主题。后来上台展示的是一组男同学,他们的“执手”带着男子的“阳刚之气”,让人感觉是道别时“兄弟”间的牵挂与不舍。其中一个男孩子说,“执手”本来就源自战场上战友兄弟间的动作。“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诗经》里的句子是在描绘战场上的生死离别,“执手”是战场上战友之间的生死约定,后来经过发展演变,才形容爱情的真挚与永恒。全班对这位男同学的发言报以热烈的掌声,确实,正因为“执手”二字的动作感、画面感太强,才演变为爱人之间亲密的动作。
四、班级辩论,品味《涉江采芙蓉》的炼字之妙
《涉江采芙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代表篇目,它真挚的情感和余韵悠长的意境打动着每一位读诗的人,它的语言更是典型地体现了“一字千金”的炼字之妙。
在上课前3分钟,我播放了一曲符合本诗意境的古筝曲,营造氛围,请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从各类艺术相通的角度,引出本诗,导入新课。在分析到“环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一句时,我紧扣“环顾”这一动词,引导学生体会蕴含其中的画面,这一回头,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位凄楚、苍凉、悲苦的主人公形象。此句表达出了抒情主人公那种满怀希望地回头看自己心爱的人,继而又归于无限失望的感情。那么,这个“环顾”的动作是谁发出的呢,它的主语是谁?对此,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男子是“环顾”的主语,也有人反对,认为采撷荷花的是女子,故而“环顾”者也应该为女子。
此时,我设置了班级辩论的环节,认为“环顾”的主语是女子的为正方,认为其主语是男子的则为“反方”,班级进行了一场辩论。正方认为采撷“芙蓉”的应为女子,因为“采莲”是江南女子的旧习,一般采莲的都是女子,女子哼着曲子,泛舟采莲,借“采莲”传达出少女含蓄内敛的情愫,故而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应为女子,那“环顾”的主语当然也为女子,回头看故乡的心上人,因为距离遥远,所采撷的花儿也无法送出,更显悲凉与落寞。而反方则认为古代社会,一般是男子出门远行,或是求取仕途,或是为生计奔波,这里“环顾”的主语应该是男子,此时的情景应该是女子采撷了荷花想要送给心上人,然而所思的人却在“远道”,为了寄托相思,女子便想象自己所思慕的男子此刻亦在回头望向故乡,也在思念着自己。这种手法被称之为“对写法”,这是古诗中表达思亲思乡情感一类诗的常用技法。在抒发自己的思乡怀人之情时,为了寄寓深情,抒情主人公不直接从自身的感受心情出发,而是笔锋一转,从他所思念的对象出发,通过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状,从而间接、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的深情。“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的这句诗即采用了“对写”的手法,想象家人此刻正围坐在一起,念叨着远行的游子,来抒发自己的思亲之情。
五、教学相长
炼字,既是语言的精心锤炼,更是情感的熔铸。当我听到多样化的解读与理解时,我对诗歌的体悟得到了丰富与完善,学生精彩的分析更是激活了我的思维,师生的交流碰撞出了多样的智慧的火花,让我们激荡于胸中的情感得到了多层面、多角度、酣畅淋漓的表达。我想这便是《礼记》中所提到的“教学相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应重视向学生学习与借鉴,博观约取,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王浩琳.高中语文宋词情境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0.
[2]贺萍.高中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J].语文天地,2020(10):16-17.
[3]赵福楼.基于語文学习任务群的语境教学探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21(01):21-25.
[4]林志文.鉴赏字词,领会古诗词炼字艺术[J].教育,2020(14):53.
[5]陈志芳.高中古诗词炼字艺术教学探析[J].考试周刊,2019(39):36.
作者简介:曹小丽,女,生于1989年6月2日,汉族,甘肃省庆阳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学二级教师,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