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羌走廊中羌族舞蹈队形特征研究

2021-09-10毛欢

红豆教育 2021年1期

【摘要】藏羌走廊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沉积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和遗迹,是藏羌民族文化融合的集聚地。从藏羌民族的地域位置来看存在不同的行政区域,但是两个民族的文化间具有很多的相似性和互通性。特别是民间舞蹈文化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对羌族舞蹈形成的研究以及与藏族舞蹈的对比,有利于对羌族舞蹈发展规律的探究。本文主要对藏羌走廊中羌族舞蹈队形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藏羌走廊;羌族舞蹈;队形特点

藏羌走廊中孕育了丰富的羌族和藏区文化,而这些文化都浓缩在民间的舞蹈表演形式中,在羌族和藏族的民间舞蹈中可以体现出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以及宗教信仰和朴实的民族精神。经过上千年的发展,藏族与羌族舞蹈中凝聚了无数的智慧结晶。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下,民族文化大融合,部分少数民族的特色逐渐弱化,或者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逐渐消逝,民族文化的没落会导致民族灵魂的丢失,使民族被湮没到历史的尘埃中。为了有效的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需要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方面着手,通过对一些特色的艺术形式发扬和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羌族舞蹈文化是藏羌走廊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传承文化传统,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式。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加强对舞蹈文化内涵和规律的研究,使独特的藏羌走廊舞蹈文化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藏羌走廊文化特征分析

藏羌走廊地处高原与峡谷的组合地域,地势复杂,民族迁徙频繁,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民间文化。藏羌走廊文化体现在服饰、建筑、语言、风俗文化、信仰以及节日歌舞等方面,这是因为藏羌走廊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民族文化特点,在这些文化中大部分都是在生产劳动以及生活中逐渐积累的文化精神。而这些文化内涵和精神思想都可以通过舞蹈文化进行表达。藏羌走廊为藏族和羌族文化融合提供有利的地理优势,在舞蹈文化中二者具有非常强的融合性和契合性,两个民族各具特色,又可以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体现出我国古典文化中“和而不同”的理念[1]。藏族舞蹈的发展形式比较好,也为羌族舞蹈的传承和发扬提供参考,打破地域的限制,将羌族舞蹈置于更宽阔的视野中,促进民族融合发展。

二、藏羌走廊中羌族舞蹈队形特征

羌族舞蹈与民俗活动具有紧密的联系性,很多舞蹈都用于大型的祭祀以及自娱自乐等活动。羌族舞蹈可以分为六大类,分别为萨朗、巴绒、哈日、克西格拉、呦粗布以及摩恩纳莎。其中萨朗是最典型的羌族舞蹈。萨朗舞蹈是一种多人参的,可以在室内室外举行的具有欢快节奏,舞风古朴大气的民族舞蹈。主要采用的是连臂踏歌的形式,腿部动作比较多,小腿运动比较灵活,脚步多变,有很多扭腰和顶胯的动作,与藏族舞蹈动作比较相似。接下来将针对萨朗舞蹈队形特点进行分析,从舞蹈的动作、队形排列以及动律特点进行分别阐述。

(一)羌族舞蹈队伍中的动作特点分析

萨朗舞蹈是羌族舞蹈中典型的连臂踏歌舞蹈形式,在舞蹈中队形采用的为弧形或者圆形的连臂形式,手臂动作比较少,只有连臂、放下手臂以及随着舞步轻轻摆动三种方式,但是脚步的变化多,膝盖屈伸转化较快,扭腰以及顶胯的动作频繁[2]。通过胯部的力量带动上下身随着旋律的变化而改变。从胯部力量的变化情况来看,可以分为不同的胯部运行方式。关跨指的是在舞蹈中将胯部向外顶出,这个过程中需要以左脚为重心,右脚脚尖点地,膝盖向内部深,通过胯部带动整个身体运动。整个队伍中都采用同样、同方向的动作,保持队伍的一致性。顶胯的舞蹈动作中,与关跨比较相似,是以关跨为主要的步态,在迈脚的过程中胯部配合带动腿部移动,然后通过胯部的左右摆动带动腰臀部的运行,在这个动作中队伍的队形不变,一般四拍变换一个动作。甩胯也是羌族舞蹈中比较常见的动作,同样以关跨为基础,通过左右甩动胯部完成舞蹈动作,这个动作的甩动频率比较大。转胯是通过胯部的转动使胯部画立圆,一般一拍画一个立圆,形成一种往返的转胯韵律。羌族舞蹈中大量的胯部变化动作与民族发展的生产生活现状具有直接的关系,羌族发展中以打猎和畜牧为主要的生产劳动方式,因此男子一般都比较健壮,女子也比较饱满。而且羌族的母系社会维系时间比较长,而胯部是女性孕育生命的重要部位,因此从女性生殖崇拜方面来看,在舞蹈的编排中融入大量的胯部动作,而且舞蹈的风格比较端庄柔美,其中融入了古代原始风情。

(二)羌族舞蹈队伍中的步伐结构

羌族舞蹈队形中的步伐直接影响队形的变化。以萨朗为主的舞蹈步伐结构中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起步、主体动作以及结束步。起步以右脚踏地动作为基础,在转换的过程中将左脚作为重心,结束步时右脚向前撩出,整个动作重复循环。舞蹈中所有的动作都比较简单、明了,节奏固定,脚步的变化少。在队伍行进的步伐中主要以九曲黄河阵步、蛇脱皮步、萬字格步以及跑圈步为主,萨朗舞蹈步伐的变化中也会带动胯部运动。萨朗舞蹈步伐主要包括踏步、点步、跑跳步、悠腿步等形式,这些部分与藏族舞蹈中的蹭步、踏步、跨步、踹步等非常相似。羌族舞蹈中腿部动作丰富的主要原因为藏羌走廊的地势崎岖,位于高山和峡谷地带,人们生产生活中都需要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中,同时居住的独角楼每日都需要上上下下,对膝盖的灵活性要求高,这也是羌族舞蹈膝盖比较灵活的主要原因。

(三)羌族舞蹈队伍中的动律分析

羌族舞蹈舞曲的种类比较多,而且大部分比较欢快,同时也具有端庄典雅和豪放的特点。在基本动律中包括“颤”指的膝关节的颤动,“开”指的脚步的外开;“顺”指的同手同脚的顺;“左”指的是舞蹈的开端;“绕”指的舞姿的美化。在这些动作中涉及到肩膀、胯部、膝盖等不同的部位。这些舞蹈动作和韵律与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具有直接的关系,原始生活中,游牧人们在物资的运送中需要依靠肩部背运,包括柴火以及水等物资,同时穿梭于高山和草原腿部力量强,这些都体现在舞蹈动作中。

(四)羌族舞蹈的队形变化特点

羌族舞蹈的队形大部分采用的都是手拉手围成半圆或者圆圈的形式,舞者面向圆心站立,根据舞蹈的人数围成半圆或者整个圆圈,同时也有些舞蹈在行进中形成“S”曲线流动。只有在舞台表演中才会有直线或者斜线,一般原生态表演中都是围绕小火塘,队形的行进中一般采用逆时针的方式,行进到中间再向反方向跳。舞蹈围起来的圆圈队形大小没有特别的规定,还可以采用“之”字形的队伍结构,或者队头领舞者从前面两人中间穿过,后面人依次行进[3]。萨朗舞蹈比较轻盈,氛围热烈,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其中,因此在队形排列上比较自由,但是一般队形中会以男前女后为主,在进入舞蹈表演的高潮阶段,领舞者会变换姿势,在队伍中穿梭,转身或者变换舞步等,这些都需要以领舞者为主。在队形变化中主要有卷心菜、龙摆尾以及解锁链等方式。这些对象与藏族舞蹈中的“鲜”比较相似。以龙摆尾的舞蹈队伍结构为例,所有舞者围成一个圆圈或者半圆,都面向圆圈而立,相邻两人手拉手,但是拉手的方式比较有讲究,左手边的人要用左手拉右手边人的右手,这样组成的队形更美观,更具特色。通过对出土陶瓷和彩陶纹盆等方面的印证,这些舞蹈队形都是古老舞蹈的形式。这也说明羌族舞蹈是对藏羌走廊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结语:

综上所述,藏羌走廊下的羌族舞蹈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当前传统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需要结合羌族舞蹈的特色以及与羌族舞蹈相似的藏族舞蹈发展历程和经验等,对羌族舞蹈各方面特色和规律分析,探究更合理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毛欢.藏羌走廊下羌族“萨朗”舞蹈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西藏:西藏大学,2017.

[2]范燕华,龙有成.文化产业发展视域下的羌族舞蹈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9,40(1):104-108.

[3]张伟.羌族传统自娱性舞蹈解析——以黑水河“莎朗”与杂谷脑河“席步磋”为例[J].四川戏剧,2019(5):124-126,158.

本文系西藏大学艺术学院2018年度西藏大学培育基金项目资助成果,项目名称:藏羌走廊中羌族舞蹈队行特征研究。课题编号:ZDQMJH18-30。

作者简介:毛欢(89.4-),性别:女,民族:藏族,籍贯:四川汶川,职称:助教,学历:硕士,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

(西藏大学 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