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阅读在外语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10姚雯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经典阅读人文素养

摘要:在当今时代发展下,外语人才的培养不仅要考虑如何夯实受教育者的语言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回归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经典阅读在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及其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外语教育者尝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经典阅读,探索经典阅读对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探索过程中,教育者实施了课外阅读学分制、读书文化节等措施,结果显示参与大学生们的阅读量及阅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学生在思辨能力、文学素养等方面均有提高。但是培养过程仍然存在经典阅读融入专业课程程度不够、学生主动阅读意愿尚待加强等问题。

关键词:经典阅读;外语人才培养;人文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倡导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高校作为天下学子景仰的人文荟萃之地,更应该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增进经典阅读,促进文化传播与传承。外语类人才培养要将经典阅读的推广与外语人才培养相融合,坚持以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和文化底蕴为依托,在学生思想上扎牢乐读经典的读书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双一流”建设的育人环节,以“品读经典·学贯中西”为目标,推进学生经典阅读的常态化、多样化、制度化,从而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外语新人。

一、经典阅读的意义

經典,是那些超越时空局限、有影响力的权威著作,包括学科经典和综合性经典。经典,记录了历代先贤创造的丰富知识、精辟见解,是人类几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是开启心智、滋养心灵、提升境界的精品。无论哪个学段,经典阅读都必不可少,经典阅读能够让人涵养文化,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但是,在中国当下教育环境下,在大多数人眼中,经典阅读的重要性远远次于应试教育的课本的重要性。即便是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大学学习中,专业课程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比重也远远大于经典阅读。郑惠生(2005)在《大学生离经典名著有多远》的调查研究中显示,就总体而言,大学生的经典名著阅读率很低。教育的功利主义色彩越来越浓,而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弱,黄梦佳等在《大学生爱读什么书》调查中显示,59.2%的同学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时间来阅读课外书籍。此外,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受到“饭圈”文化、二次元文化等网络文化等的冲击影响特别大,价值观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因而,培养高校学生养成经典阅读的良好习惯,对于唤醒和激发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同时提升其思考能力、抗压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外语人才培养核心素养

在全球化时代,外语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外语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应该回归人文精神的培育。胡文仲、孙有中(2006)指出,培养外语人才不应该只考虑市场需求,更应该考虑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要回归人文学科的本位,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人文学科精神。宋博(2019)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应用技术大学中外语能力核心素养探究》中指出,跨文化能力与思辨能力是技术性国际化人才的核心素质。蒋洪新(2010)在《人文教育与高校英语专业建设》方面指出,我们在理念与课程设置等方面没有意识到文学对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性。文化是一个民族真正的灵魂,民族文化又必然顽强地存在课程之中。因此,将经典阅读贯穿至外语学习者的大学学习、生活全过程,对于培养符合当代要求的新时代外语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经典阅读长效机制构建

1.经典阅读融入专业学习

列一份经典书单。每年新生入学时,要邀请专业老师为学生列一份经典书单,书单由进阶、必读和推荐书目三部分组成,既结合各系学生培养实际,又遵循《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南》要求,彰显着大学的人文气质和精神旨归。

搭建高阶阅读平台,追求阅读“精品化”。通过开展课外阅读学分制等活动保证阅读质量。外语类人才培养要适当将英文原著阅读课程纳入《英语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培养学生阅读技巧、阅读报告撰写能力。每学期初,指定2—3本英文原著书籍,严格阅读标准,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2.经典阅读打造品牌

外语类人才培养要在“品读经典学贯中西”理念引领下,坚持思想性和实践性相结合、日常养成和长期坚持相结合,构建起体制逐步完善、组织保障日趋健全,平台建设更加多元的长效育人机制。

与校园文化相融合。阅读活动的开展要始终与学校图书馆、学工处、团委等与学生沟通密切的部门联合合作,营造学生全员参与的浸润式经典阅读氛围。主动对接图书馆主办的“一校一书”活动,围绕经典名著,开展读书评比,征集优秀心得集结成册。

与专业实践相融通。经典阅读始终和实践融通,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经典阅读要强化阅读与专业学习、职业发展的结合,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养。通过各级各类专业比赛,让学生在学习研读经典书目的同时,更将所学所思融入运用实践中,真正提升思辨能力与综合素养。

四、实施效果

1.阅读量提高。长期性、规律性的读书活动保证了学生进行经典阅读的时间。通过两周一次的读书推荐会、读书交流会等形式,同学们互相之间介绍好书、交流心得。活动追踪显示,不少同学推荐的书本成为了其他同学选择阅读的书本,阅读后也会产生了共鸣或者启发。此外,良好的监督机制和管理机制,有效地提升了同学们的阅读量。

2.阅读质量提升。阅读不仅仅是量的积累,也需要质的提升,精读和泛读同样重要。一方面,课外阅读学分制的实施,课外阅读课老师会引领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技能;一方面,同学们通过自我撰写阅读报告、交流阅读报告等方式,启迪思维,碰撞火花。良好的阅读的习惯也让同学们形成了思考问题的习惯,养成了深入研究问题的思维,本科生在专业论文撰写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与突破。

3.阅读成效显著。经典阅读在满足学生阅读需求、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取得了扎实育人成效。每一年度读书推荐会参与人数达1000余人,推荐书籍近2000本;学校图书馆每年发布的年度阅读报告中,学院学子的借阅总量名列前茅;还涌现了“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冠军、特等奖获得者,全国英语辩论赛一等奖获得者等大批优秀学子。

五、存在的问题

1.经典阅读融入专业课程不够

高等教育对“出口关”管理更加严格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日常学业压力显著提升,需要在专业课上花费的时间更多。目前课外阅读学分制+读书文化节的形式虽然在平台上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阅读学习机会,但是专业课程教育作为大学生学习的主体部分,在经典阅读融入方面仍然不够。可以通过增加文学类课程的比重、在各类课程中融入经典阅读内容等方式让经典阅读更好地融入专业课程,从而更好地浸润学子心灵。

2.学生主动阅读意愿尚待加强

当同学们面对课程作业、学生干部任务、社团活动乃至娱乐放松等大學生活中的各项内容时,阅读成为了需要挤时间去完成的“任务”,而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的存在,也让沉下心来进行经典阅读成为一种“奢求”。同学们主动进行经典阅读的意愿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学院创造阅读机会的时候,也有同学采用敷衍的态度参与,导致阅读效果不佳。

六、结语

经典阅读是永不过时的话题,虽然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阅读的特点,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但对于高等教育而言,经典阅读意义依旧非常重要。外语人才在高等教育的培养过程中,目前更重的还是技巧培养,因此,通过经典阅读,引导外语人才培养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回归也意义重大,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高素质外语人才,在进行国际交流或者进行英语教育的时候,才能更好地把握住中华文化的底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蒋洪新,杨安,宁琦.新时代外语教育的战略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0,52(01):12-16.

[2]仲伟合,穆雷.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外语,2008(06):4-8+14.

[3]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05):243-247+319.

[4]束定芳.关于我国外语教育规划与布局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45(03):426-435.

[5]彭斐章,费巍.阅读的时代性与个性[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02):9-15+23.

[6]郑惠生.大学生离经典名著有多远——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9):60-66.

[7]党怀兴.倡导阅读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0(03):9-11.

[8]黄梦佳,李英子.大学生爱读什么书[N].市场报,2005-05-20

[9]蒋洪新.加强研究生人文教育之我见[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05):6-10.

[10]蒋洪新.推动构建中国特色英语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的研制与思考[J].外语界,2019(05):2-7.

作者简介:姚雯(1994-),女,汉,湖南邵阳,本科,湖南师范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经典阅读人文素养
关于高校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活动的思考
经典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想象力都去哪了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低年级经典阅读指导方法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