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学生的“后妈”
2021-09-10朱轶
朱轶
接新班和中途接班的班主任通常被戏称为“亲妈”和“后妈”。众所周知,“后妈”比“亲妈”难做,因为尺度难以把握:管多了,遭人厌烦,甚至招来怨恨;管少了,被人指责感情淡薄、漠不关心——真有点进退两难。而我最近几年却有过多次做“后妈”的经历。
2020年3月,我再次从高二下学期接手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几次中途接班之后,我发现做好“定位”——给前任班主任做好定位,给自己做好定位,也是有助于顺利当好这个“后妈”的。
当“后妈”,“前任”绝对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在对待前任班主任的态度上,有几种常见的误区。
第一种误区是避而不谈。可能是觉得对“前任”的离开没必要跟学生交代得那么清楚,所以有些中途接班的班主任从不在学生面前公开谈论“前任”。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并不好,因为一进入新学期,你就会感到压力,不管是学生管理、班级事务管理等方面,你会时不时听到类似的话,“我们以前的老师如何如何”“我们以前的老师说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如何”。这种话听多了,不管多么好脾气的班主任都会忍不住感到心里憋闷:已经“改朝换代”了,怎么还老是“以前以前”的?这不是因为学生不懂事,可能是因为班主任自己没处理好。
第二种误区是虽然敢于直面“前任”的问题,但是错误地对“前任”进行了评价。当然大多数接班的班主任都会说“前任”的好话,比如“你们以前的班主任很好”,但是殊不知,这样的评价虽然能让学生“口服”,却很难让学生“心服”。如果你的“前任”确实很优秀,学生往往会认为你的评价过低,在心里犯嘀咕“我们老师当然很优秀,你可比不上”;如果你的“前任”不那么优秀,学生就往往会认为你不够真诚,会偷偷地议论“这个新老师不太了解我们原来的班主任吧”。究其原因,一是“很好”是一个主观评价,但是每个人心里的评价标准不同,而且我们永远不可能让学生把“很好”的标准统一起来。有时你觉得“很好”已经是最高评价了,可在学生看来“非常好”或者“很好很好”才能配得上他们心目中的“老班”。二是“很好”往往是通过把这个人和那个人放在一起比较得出来的一个评价。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样评价之后,学生就开始把你这个“后妈”和脑海中的“亲妈”不停地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了。这样一来,不管你怎么努力,总会有“挂万漏一”的情况,你将永远无法比过存在于学生脑海中的“亲妈”了。
所以,我的策略是,面对“前任”,与其避而不谈,不如主动谈及;与其让他成为与你比较的标尺,不如一开始就想办法消除“比较”这件事。
在第一次和学生面对面时,我就会跟学生主动谈及“前任”班主任。而我谈及“前任”的原则是,不讳莫如深,而是认真地跟他们解释“前任”离开的原因;不主观评价,而是尽量寻找具体而客观的因素解释“前任”离任的原因。比如“你们刘老师去年秋季体检时查出肝硬化的前兆,医生要求必须减少工作量进行全面休养”“你们龙老师已经挺着大肚子陪了你们一个学期,这个学期她也要开始去适应‘妈妈’这个新角色了”等。即使你的“前任”是因为无法胜任而被换掉的,也可以说“学校出于工作安排的需要,调他去其他的岗位了”。让“学校”这个虚拟的共同体来当“背锅侠”是个不错的选择。我觉得,具体而认真地解释“前任”离开的原因,学生肯定会相信你话语背后的真实,也会感受到你把他们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认真对待的真诚。而用客观的原因代替主观的评价,就能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前任”离开的事实和理由,从心理上消除“被背叛”“被抛弃”的不快之感,做好迎接你這个“后妈”的准备。
接下来就是想办法消除学生心里的“比较思维”了。首先我会表达对“比较”这种做法的理解。“我知道,无论现在我说什么、做什么,你们可能都在不自觉地把我同你们原来的班主任进行比较,这真的很正常。换了我,我也会。”但是,接下来我会表达出对“比较”做法的不认同。“但是我觉得这样做,无论对我还是对你们以前的班主任来说都是不公平的。比如刘老师细腻,而我比较粗线条;刘老师处变不惊,而我可能为人热情……这些都只是说话方式、做事风格的不同,孰优孰劣是无法进行比较的。就像在文学上无法说李白的浪漫飘逸更好还是杜甫的沉郁顿挫更好一样。”然后,我会继续跟学生阐述我所认同的“比较思维”究竟是怎样的。那就是,不是用输赢优劣的观念来评高低对错,而是学会用欣赏的眼光接受风格的不同,所谓“浓妆淡抹总相宜”。如果非要比较,那就应该是用发展的眼光对同类事物进行比较。比如,自己跟自己比较:今天的自己跟昨天比有没有进步,明天的自己会不会比今天更好。最后,我还会及时跟学生澄清:“在接班前,我并没有去跟‘前任’打听任何一个人的情况,因为我不想让先入为主的观念阻碍我的视线。你们每个人在我面前都是一张白纸。至于这张纸上会有什么样的图案、什么样的颜色,全凭今后你自己的表现。我会陪你们一起走一段人生旅程,我会用我自己的眼睛去认识每位同行者,去发现你们的闪光点和进步之处。”相信这样的阐释会让学生感受到真诚,也受到激励。
安放好“前任”,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给自己定位了。我常常会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之路上的“同行者”而非“裁判员”,成长之路上的“陪伴者”而非“监督者”。之所以这样定位,是因为我认为,虽然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免不了出错,需要改错纠偏,但是班主任绝不能专盯着缺点和错误看,而更应该以“过来人”的眼光和成功的经验引领学生,并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我会跟学生坦白自己作为班主任的成长历程。带第一届学生时,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是个“救火队长型”的班主任,在遇到问题之后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带第二届学生时,有了前面的经验和不断的阅读学习,我有了一定的成长,虽然还谈不上高瞻远瞩,但应该说成长为一名“哨兵型”的班主任了——有了站在塔楼望哨的哨兵的警觉,对一些问题有了一定的预见性,但是解决问题时仍然方法不多,智慧不够。“现在你们已经是第N届学生了,许多雷区我和前面的师兄师姐已经帮你们踩过了;许多成长道路上的坑,我和前面的师兄师姐也曾掉进去过,后来又努力爬了出来……”现在我觉得自己已经成熟了不少,可以较高质量地完成同行和陪伴的任务。现在的我感觉自己是个“老猎人型”的班主任。“这条路我已经跌跌撞撞地走过一次又一次,现在我回来,准备接上你们再走一次,你们是否愿意与我同行?”
同时我还会告诉学生,虽然再次带班有点像那位深情的班主任说的那样“你们远走高飞,我原路返回”,但是现在陪他们上路,我依然会感到兴奋和新鲜。因为我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学生是这条路上最大的变量,也是最有趣的变量。我的第一届学生是1995年前后出生的,而现在已经是2003年前后出生的了。“15~18岁的年轻人当然有一些共性,但是你们又跟师兄师姐们如此不同!”所以,我会表达清楚这个意思:“现在我非常愿意在你们即将成年的关键之年,跟你们共同走一段青春之路。如果你愿意多多地亲近我,主动分享你的快乐、你的迷茫、你的兴奋、你的失落,我觉得我会是个不错的同伴。我说我愿意,那你愿意吗?”我想听了这样的定位和表达,很少有学生会表示反对吧。
曾有人把教育称为“世界上最复杂的事”,比按照图纸造汽车、造火箭还复杂得多。中途接班当“后妈”当然更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其中的尺度拿捏、其中的各种酸甜苦辣真是“谁当谁知道”。但是真诚地表达自己对学生的爱,真诚地说出自己的困惑和成长,真诚地引导学生一路同行,学生一定会从你的所说所做中感受到那份真诚与兴奋。做好定位,愿每个“后妈”都当得有滋有味。
(作者单位: 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